一把手访谈丨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文创出圈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

一把手访谈丨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文创出圈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
2025年01月16日 23:43 新京报

过去一年,北京文博领域收获颇丰:天宫藻井冰箱贴“一贴难求”、博物馆文创“组团出圈”、北京中轴线历经12年申遗成功、考古首次发掘出金中都的城门遗迹——端礼门……今年北京“两会”期间,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立新做客新京报千龙网访谈间,聊了聊过去一年北京文博圈的“大事儿”。

谈冰箱贴文创“出圈”

文创爆火带动更多年轻观众进入博物馆

新京报:2024年是冰箱贴文创特别出圈的一年,可以说是“一贴难求”,你觉得背后有怎样的原因?

张立新:拿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天宫藻井冰箱贴来讲,火爆出圈首先是源于文物的稀缺性、唯一性,天宫藻井文物本身的构造非常精美,是经过专家抢救以后在古建馆展出的。设计师在文物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设计,用五层的分层结构,将原来天宫藻井文物的精美结构巧妙地展示出来,表面采用传统珐琅描色工艺搭配玻璃漆上色,上市半年多销售额超1100万元。说明大家对博物馆文创、对中国古代建筑及传统文化是非常喜爱的。

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于国潮审美的追求和喜爱,给我们依托博物馆馆藏文物资源创造性地开发文创产品,带来了很大的动力。

1月16日,北京会议中心,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立新展示天宫藻井冰箱贴。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新京报:网上有一种声音,担心会不会本末倒置,大家更多地去追求冰箱贴、追求文创,而对于真正的历史文化建筑可能会关注变少,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立新:我认为恰恰相反。去年我们做过统计,2023年北京地区的博物馆举办展览超过2000场,线下活动举办超过3万场,接待的观众流量超过9000万人次。大家到博物馆里,一方面是去了解馆藏文物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同时又特别希望把博物馆的知识和文化带回家。文创产品兼具艺术性、审美性和实用性,很好地契合了当下一些观众的需求,特别是年轻观众的需求。博物馆文创的火爆出圈,带动了更多年轻观众进入博物馆,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新京报:2025年,在文创领域,有没有好玩的活动推荐?

张立新:2025年,我们会继续举办北京文博文创大赛。而且,在今年的文博文创大赛中,会特别设置中轴线主题赛道和文化遗产主题赛道,这两个赛道恰恰契合当下很多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需求。希望社会各界,包括首都的大学生、年轻人都关注大赛,参与到大赛中来。我们也有文博文创的孵化平台,让这些优秀的设计作品加快转化进入市场,为市民提供更丰富的博物馆文创选择。

谈中轴线申遗成功

正在编制新的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

新京报:2024年,必须要聊的一件大事就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中轴线申遗成功是一个终点,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

张立新:北京中轴线在2012年就列入了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备选名单,经过12年的接续努力,去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正像你说的,申遗成功是一个新的起点。现在,我们正在编制新的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带动北京老城的整体保护。

在中轴线的价值阐释和传播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比如,我们正在组织一些中轴线的国际交流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建设了“数字中轴”“数字打更人”项目,很多中轴线沿线的居民自发申请成为中轴线遗产的监督员、讲解员,通过扫描遗产点周围的二维码,可以上传遗产监测的信息,自觉守护家门口的文化遗产。

国际专家到北京来考察评估的时候,也和中轴线沿线的居民进行了座谈,被大家保护中轴线文化遗产的热情感动。中轴线的申遗成功,得益于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特别是广大市民朋友的关心、参与和支持,也欢迎社会各界的朋友继续关心、支持、参与中轴线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新京报:在中轴线申遗过程中,有没有特别令你印象深刻的事?

张立新:中轴线申遗过程中,我们解决了很多历史遗留难题,原来中轴线上一些重要的文物单位,都曾经有过单位或者住户,对这些文物的历史风貌是有影响的。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腾退、修缮、环境整治,一大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得到了恢复。

当然,过程十分艰辛,要挨家挨户去和居民做工作,经过共同努力,既让文物的历史风貌得到恢复,又使很多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实现了多赢。像钟鼓楼周边的平房区,通过申请式退租,一部分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留住的居民生活环境也有所改善,包括一些养鸽子的住户,对他们的鸽笼进行微改造、微提升,让其更符合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

新京报:申遗成功之后,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方面,未来还有哪些规划?

张立新:中轴线的重要文物腾退出来后,大家很关心未来怎样进一步利用。比如,现在在钟鼓楼,有展览和文创、咖啡等,大家可以去打卡。再如,先农坛庆成宫去年年底开放,大家去了之后,不但可以了解先农坛的历史,还可以感受文创配套服务,将来还要开发更多有文化品质的活动。去年12月26日,正阳门箭楼也向社会公众开放,因为处于交通要道,且文物内部空间有限,所以采取了限流措施,但是大家的热情非常高。站在箭楼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南中轴,一直延伸到永定门,成为热门打卡地。

新京报:这两年,感觉大家对历史文化越来越感兴趣,主动走进文物建筑,很多文物建筑也采取了限流措施,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张立新:文物还是要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因为它具有稀缺性、不可再生性,既要保护好文物本体,也要保护好文物周边的环境,保持整体风貌的协调。对文物古建参观游览场所采取限流措施,合理科学地设定游客的承载量,也是全球惯例。我相信,只要文物保护得好,就能够历久弥新、延年益寿,在一个较长时间段内,能让更多观众近距离观赏。

1月16日,北京会议中心,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立新(右)做客新京报千龙网访谈间。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谈三星堆展览热

三个月154万人次参观,今年将推殷墟大展

新京报:去年,三星堆展览在大运河博物馆展出,吸引了北京市民争相打卡和参观,对于文物部门来说有怎样的启示?

张立新:三星堆展览是去年暑期全国最有热度的一个展览,短短三个月时间,有154万人次参观,平均每天超过1.5万人次。三星堆展览在大运河博物馆开展,而大运河博物馆是副中心重点建设的三大文化设施之一,2024年是它运行的第一年。首都博物馆策划了两个系列展览: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和世界文明互鉴系列。三星堆展览就是中华文明起源系列的首展。

我们和四川进行了多轮深入对接,特别感谢四川省文物部门和三星堆博物馆的支持,把一些重磅文物送到北京。200多件文物里,一级文物就有40多件,确实满足了大家对了解三星堆文化的强烈需求。

我们也在策划一系列新的展览,比如将在大运河博物馆推出殷墟大展,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系列的又一个重要展览,将在今年暑假和大家见面。

新京报:像这样各地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会越来越多吗?是一种新的趋势吗?

张立新:是的,我们和全国各地的文物单位、博物馆都有联系。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各个省市非常支持,把一些精美文物送到北京,既让首都市民能看到,也可以让全国各地的游客看到,还有很多国际友人能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我们和其他省市也在洽谈合作办展,特别是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览。另外,我们也在积极和北京地区中央单位的博物馆对接,像故宫博物院今年将迎来建院100周年,国家博物馆也有针对考古中国成果的重要展览要亮相。

新京报:接下来,包括春节期间,还有哪些精彩的展览,能否推荐一下?

张立新:目前,齐白石诞辰160周年书画精品展正在大运河博物馆展出,非常值得一看。在首都博物馆本馆,正在展出的“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大展,集结了希腊14家博物馆的270多件文物,其中90%的文物都是第一次在京展出,无论是展览内容、展陈设计,都深受好评。

在这里要特别说一下,我们和天津市、河北省共同举办的京津冀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已经启动。今年春节期间,三地文博单位联动,将给广大市民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供给,有精品展览、研学活动、文创市集,欢迎大家走进博物馆,到博物馆里感受过年氛围。

谈北京考古

不断采取新方式让公众更多地了解考古

新京报:北京考古领域也有很多值得聊的话题,2024年都做了哪些工作,接下来有怎样的规划?

张立新:考古现在也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原来考古专业比较“高冷”,现在社会公众对考古有非常高的渴求,希望了解考古到底是怎么回事,考古挖出了什么东西,它背后有怎样的故事。所以,我们也在不断采取一些新的方式,让社会公众能够更多地了解考古。比如,我们举办的公众考古季,邀请社会公众走进考古工地,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到考古现场去观摩学习。

去年年底,我们发布了“考古北京”成果。比如,在丰台区丽泽商务区附近发现了金中都外城城门遗址。北京有870多年的建都史,但是经过几百年的城市建设,金中都地上的遗存几乎是没有的。去年,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了金中都端礼门遗址,有城墙、护城河、瓮城、一些主要道路,结构清晰,规模很大,对研究金中都历史是一个重要佐证。像大家比较关心的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一直在进行,去年又发现了一些城壕和新的文物,相关考古研究也在进行。

在中轴线申遗过程中,考古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南中轴,我们通过考古发现了三段重要遗存:珠市口南中轴道路排水沟渠遗址、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和永定门北侧石板道遗存。特别是永定门这一段,很好地融入永定门公园的整体设计中,让市民在公园游玩时,能够看到南中轴道路的历史遗存。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杨许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