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楼市有新变化,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的调整对楼市有多大影响?

深圳楼市有新变化,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的调整对楼市有多大影响?
2022年07月09日 15:34 凌三百daily

7月6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申请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不论有无缴存住房公积金均可以作为共同申请人,申请人的配偶、父母、子女是购房人的,应当作为共同申请人。

今年以来,咸宁、池州、泉州、珠海、天津、赣州、沧州、秦皇岛等多地也实行了相似的政策,而深圳此次就相关政策公开征求意见,意味着一线城市也加入了公积金政策的变革当中。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整体发展来看,公积金政策的松动有可能会楼市产生长期的影响,而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果也很有可能因为政策的变化而得到优化。

从市场信心的角度来说,公积金政策的松动能够有效提振购房者信心。公积金政策松动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潜在的购房者。进入2022年以来,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已经开始出现了分化的现象,一二线城市依旧保持着“供求平衡”甚至“供不应求”的情况,在开发商发展策略不再激进,拿地、盖楼脚步放缓的前提下,人口净流入带来的刚性购房需求使得市场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当中;而对于三四线城市而言,改善性购房和刚需购房都是市场的主要需求来源,因此“不紧迫,不着急”的购房者依旧不在少数,大家对于尚未明显转暖的楼市更多地呈现出的是观望的态度,因此“公积金政策变化”能够起到刺激购房者需求的效果,在交易量、交易额都回暖后,市场信心自然也就能够有所提振。

那么回过头来看,在深圳这样市场刚需充足的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的松动能够起到的效果就更加明显:它能够进一步降低刚需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在刺激刚需购房者购房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刺激到改善性购房需求,需求的提升对于楼市走出回暖的态势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整个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发展给了一颗“定心丸”。

对资金面的角度来说,公积金政策的松动能够有效撬动大量闲置资金。一方面,当前楼市缺乏热度,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潜在的购房者在购房资金上有些“捉襟见肘”。疫情影响以及市场的影响,导致潜在购房者们的储蓄需求增加,“愿意投入房地产”的资金减少,从而导致在结果上呈现出购房需求降温的情况。另一方面来说,公积金沉淀的资金量,缺乏更为有效地利用。公积金于购房者而言是“第二钱包”,它能够起到一个平衡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资金使用和长期贷款资金占用的问题,对于缓解居民的现金流以及促进消费来说都是有着很大的作用的。但是实际情况当中,由于公积金的使用政策较为严格,因此不少居民的公积金实际上是处于“沉睡”状态当中,既不能将公积金取出用于其他消费,又无法满足公积金使用条件而在购房时使用公积金。而通过“多人公积金合并使用”的方式,可以在撬动存量的“沉睡公积金”,提升公积金的使用率以及激活沉淀的公积金所产生的巨大消费能力,也能够在促进购房需求增长的同时,降低购房者长期的经济负担让更多的购房者“安心购房”

从政策一致性来说,公积金政策的松动对于前期“鼓励养老购房”等政策是相互呼应的。之前不少城市的管理部门对有养老需求的购房者进行了限购政策上的放宽,鼓励父母到子女所在城市购房养老。而这样的政策施行后,也面临着实际的问题:作为子女来进行购房,存量房贷尚未结清,新增房贷很有可能在贷款政策上不满足银行商业贷款要求。而作为父母进行购房,其年龄、收入等条件的限制导致房贷的审批也会面临问题。因此“多个钱包”合并的公积金使用模式,能够帮助前期的政策在落实中更为有效,使得政策的推行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为市场整体的发展以及各部门政策的联动起到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综合来看,公积金政策的放宽,对于国内楼市而言会有着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而归根结底,楼市的健康发展,需要开发商们的稳定的发展战略、相对明确的政策指引以及购房者们对于市场的信心,三者会起到一个“1+1+1>3”的效果,最终让国内的楼市回到正轨当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