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刺激的手段有很多种,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说,降低利率、超发货币都能刺激经济,而从财政政策的角度来说,手段也有不少:减税降费、消费券、产品补贴、消费补贴、现金补贴等等。
但是我们最期待见到的,或者说对我们来说最能刺激我们大脑神经的,应该就是现金补贴——直接发钱。但是这种方法很少会出现,这是为什么?答案其实就是性价比太低,甚至可能起到负效果。
现金补贴我们见过没有?见过,澳门特区每年过年的时候基本上都会给居民发放现金红包,但是注意,这里的现金红包是福利性质的,而不是刺激经济的手段。
诚然,想要刺激消费,发钱或许是最直接的方式。但是扪心自问,如果真的拿到“现金补贴”,我们又会拿出多少来进行消费?
一方面来说,对于当前的中国人而言,我们要存钱的地方太多了。买房、买车对于许多家庭来说都是需要“存钱”才能做的事情,而这些大额消费对于我们来说又是“必要”的事情,所以也就导致我们需要克制一部分日常的消费冲动,去满足我们的“刚需”消费;另一方面来说,对于过往的“消费主力军”,他们的消费观念产生了变化。过往在消费能力上体现出“领头羊”作用的80后、90后们,经历过疫情的影响后,也开始逐渐意识到储蓄存款对于家庭生活的必要性,而这种转变也意味着他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超前消费”和“月光族”这样的名词或许离他们越来越远,与此同时,也意味着他们的消费能力出现了大幅的下滑。
而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现金补贴”这笔“意外之财”的金额和我们用来进行消费的比例是呈现正相关的。补贴的金额越高,我们会拿来消费的比例也就越高。如果每人补贴一千元,可能绝大多数居民都会将这笔补贴用于储蓄;如果每人补贴一万元,那么可能有一定比例的补贴会用于居民的消费;如果每人补贴十万元,那么可能用于消费的比例会更高……从原因来说,居民储蓄都是有着自己的目的,可能用于购房、可能用于购车,但是当“补贴”能够越大比例地满足居民本身储蓄的目的的时候,居民储蓄的“决心”也会越弱。举例来说,假如居民想要存10万元用来买一台代步车,当只有1000元补贴的时候,居民可能会选择存起来用于购车,当有十万元补贴的时候,居民会毫不犹豫地将这笔补贴用于购车,甚至可以将自己过往存下的钱用于提升车辆的配置。
可是这也就随之而来产生另外一个问题:给每个居民发的“现金补贴”越多,虽然对消费的刺激越有效果,然而对于财政的压力也会越大。也就是说,这笔钱,它的杠杆效应不高,甚至是负的。另外,从精准性上面来说,我们能保证发出去的钱都用在我们想要帮助的行业上面吗?不可能,发出去的钱泼出去的水,谁能确保这笔钱就用在合适的地方。那么怎么对这个进行限制呢?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想到,对,就是消费券。想要帮助旅游业,那就发放旅游消费券,想要帮助餐饮业,那就发放餐饮消费券,这样不仅变相发了钱,也能确保这笔钱是用做消费的,还能保证钱用到了合适的地方。
也因此,在综合考虑性价比以及经济刺激的效果之后,消费券相较于现金补贴,虽然不是一个更有吸引力的选择,却是一个更加有效果,也更加实际的选择。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