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楼”业主“主动停贷”,业主维权为何难上加难?

“烂尾楼”业主“主动停贷”,业主维权为何难上加难?
2022年07月13日 16:13 凌三百daily

“主动停贷”是2022年楼市的新词,不惜冒着个人征信出现不良记录的风险,也要主动停止房贷还款。业主们并非不在乎自己的征信记录,也并非因为经济原因无法还款,只是因为购买的商品房仍旧处于“烂尾”状态,而自己却要一直承担房贷的还款,最终钱花出去了,房子却没有踪影当然,与其说是这些“烂尾楼”的业主们选择“主动停贷”去维护自身权益,倒不如说是开发商们的“假复工”“云复工”导致他们不得不思考怎样减少自己的损失

从正常的购房流程来说,“烂尾”的情况并不太容易出现:《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第三条在严格住房消费贷款管理方面规定,商业银行应重点支持借款人购买首套中小户型自住住房的贷款需求,且只能对购买主体结构已封顶住房的个人发放住房贷款。同时,对于预售资金的监管也是有着非常明确的要求,严禁预售资金绕开监管账户、严禁开发商们挪用监管账户资金

因此,出现大面积的“烂尾”,于商业银行而言、于开发商们而言,都有着自身的责任

从监管账户开户银行的角度来说,开发商监管资金的监管不力,导致开发商们挪用监管账户收取的预售资金,甚至允许开发商的预售资金绕开监管账户进入其他账户,这就导致了开发商们有了挪用资金的可能,而之所以设立监管账户,就是为了确保开发商们有足够的资金去完成商品房的建设,监管账户资金没有了,“烂尾”就成了大概率的事件。

从住房贷款发放银行的角度来说,在商品房尚未封顶的情况下就发放住房贷款,明显是违反了相关政策要求的行为,而商业银行选择提前放款,更多地是为了确保自身住房贷款的规模能够保持增长态势,这种只顾商业银行本身利益而忽略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反而是起到了和开发商们“助纣为虐”的效果

从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来说,“资金困难”是因为自身激进的发展策略导致的问题,而为了缓解资金困难的问题,选择挪用监管账户资金,其本身已经违反了相关政策的要求,而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最终导致“烂尾”的局面出现,对于社会的影响、对于市场的影响进一步加剧。

而从购房者的角度来说,违规行为不在他们,后果却需要他们来承担。因为开发商的违约,银行违规发放贷款以及对监管账户监管的疏忽加剧了“烂尾楼”的形成,导致了自己无法按照原有合同的要求按期收房,他们不仅需要冒着“无限期交房”的风险,甚至还要在此期间承担自己的租房成本以及房贷成本,而因为银行房贷合同中的条款,导致暂停还贷也变得“不可能”,最终全部的风险,都由购房者自身承担。

因此,购房者们选择“主动停贷”的方式去“呐喊”,更多的只是希望购房者、开发商、商业银行之间,将各自的责任划分明确,“烂尾楼”的事情谁也不想发生,但是既然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三方更应该是共同协商解决烂尾楼的问题,而不是将责任全部压给购房者一方。

作为购房者而言,已经违规的贷款发放行为、遥遥无期的开发商复工进度以及每个月按期要归还的房贷,都对他们自身的权益造成了损失。“主动停贷”并非是最为有效的维权选择,法律途径永远是最为直接、最为有效也最能满足维权者需求的途径。但是比起通过法律途径所需要的漫长时间,这样的方式或许能够更好地引起相关方面的关注,“烂尾”并不是一个开发商、一家楼盘的事情,对于国内需要“稳”字的房地产行业来说,这个问题值得商业银行以及开发商们去认真对待,去认真寻找解决的对策。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