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的楼市:利好与焦虑同在,未来依旧可期

“金九银十”的楼市:利好与焦虑同在,未来依旧可期
2022年09月17日 17:44 凌三百daily

进入九月,也就进入了房地产行业最为看重的“金九银十”,不少房企也将其视为“翻身”的关键时期。

市场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可以说依旧保持着高度的乐观,A股房地产板块在9月的走强也预示着楼市真正的“寒冬期”已经走到了尽头,房地产行业在调控政策的不断优化之下,属于自己的“健康发展”道路似乎已经找到了。

这时候,没有房企再会说出“活下去”的目标,取而代之的,是“寒冬期已过”的呼喊。

中国楼市至少在2022年的9月来看,确实已经摆脱了过往的阴霾,市场上“房地产回暖”的声音不绝于耳,利好不断之下,细看数据,却会发现与利好同在的,还有房企和监管部门的焦虑。

一、市场化的“商品房”,需要时间去消化过往产生的问题

“房住不炒”依旧是楼市不会改变的主旋律,“住有所居”也是楼市调控的根本目标。在这样的调控思路之下,楼市从“大热”到“寒冬”,再到如今逐步恢复,走了许多的路,但是最终结果依旧是好的——中国的商品房,开始具有“商品”属性了。商品房不再是“投资品”,不再是“只涨不跌”的标的,它的价格开始会有波动,开始会因为市场的供需关系以及本身的地段、配套设施建设而变化,这本身是件好事。

可是对于许多城市而言,这样的“好事”,也需要“多磨”。在过往楼市的“疯狂发展”年代,开发商们拿地、建楼的频率明显超出了许多城市的正常需求,只是因为在大多数人将房子作为“保值增值”的投资选项的时候,再多的供给也会被超额的需求给掩盖。但是一旦房地产行业的“疯狂发展”受到了市场的限制,在购房者们趋于冷静之后,留给国内楼市最大的焦虑出现了——高库存率

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如果一个城市的商品房供给明显超出了这座城市居民的需求,那么在未来房价还会有上涨的空间吗?这个问题在前些年几乎不称之为“问题”,可是一旦商品房恢复了“商品”的属性,它也必然会受到商品价值基本规律的影响。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肯定是否定的,在供给明显超过需求的情况,商品价值的下跌是不变的定律。

因此从许多三、四线城市近期出台的政策来看,“稳”住楼市的第一步,便是刺激需求,有效地去除库存,将失衡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整。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使得区域内的房价不至于大幅度地波动,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房地产企业进一步“站稳脚跟”,它要解决的是过往楼市在发展中遗留下来的问题,而解决了这个问题,楼市才有“未来的健康发展”。在高库存率下,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但是问题一旦得到了解决,供需关系得到了再次平衡,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将受益。

二、一、二线楼市回暖,房地产企业拿地谨慎

在三、四线城市忙着解决高库存率所带来的问题的同时,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商们在“金九银十”的日子则要好过得多。人口的净流入使得楼市本身的库存量可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甚至在开发商们放慢拿地盖楼的脚步之后,市场的供需关系已经恢复到了平衡的状态。从一手、二手房的成交量来说,即便较之过往仍然有下滑,但是楼市整体回暖的趋势已经初步呈现,作为楼市的“先锋队”,一、二线城市的数据对于国内楼市的整体判断而言具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与此同时,也能看到开发商们在经历过“寒冬期”之后,如今的发展策略与当年已经有了显著的差异——即便在市场回暖的情况下,开发商们拿地的态度也开始谨慎起来,从拿地价格来说,“地王”的名号已经成为了过往,大家出价更为理性也更为合理,从拿地的积极性来说,“量入为出”成为了主旋律,“宁可要精、不可要多”逐步了土拍市场中大多数开发商们的风格。

因此,从市场整体来看,在开发商们经营策略转变、调控政策优化以及宏观指导依旧维持的情况下,楼市长远、健康发展依旧可期。对一二线城市而言,市场交易量的提升预示着市场热度的回暖,对于市场整体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于三四线城市而言,有效“去库存”后,楼市整体的“稳”字能够更好地展现出来,而楼市的未来发展,依旧值得期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