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年内拟关200家店,8月大调改

永辉年内拟关200家店,8月大调改
2024年06月18日 23:57 颜菊阳

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永辉2024年会大幅优化现有门店体系,计划关闭200家左右尾部门店,关店数占现有门店数的20%左右。

该人士将永辉关店行为称为:“去除糟粕,留其精华。”

目前,国内领军的全国性超市零售商,尾部店几乎都占到了各自总店数的30%左右。所以,市场能看到2024年来,商超零售商,尤其是大卖场的关店行为相对以往更为频繁。以上海为例,2024年上半年,永辉、华润万家等都已经关了不少店。

关店短期会有一些成本,但从中长期来讲,有助于恢复企业的造血能力,瘦身更好地应对当下的转型期。

而与关店计划同步进行的则是,永辉针对现有业务体系的大调改也可能将于8月开启。

“目前,永辉郑州的两家店正在与胖东来合作,学习胖东来并进行调改。现在永辉全国有几百号人都在郑州参与调改,学习胖东来。”有市场人士称,“到8月份,永辉各个省区的团队,这几百号人从郑州回到各自省区市场后,就要对现有业务体系进行大调改。”

目前,从当下实体商超零售业的发展来看,行业整体都在回归理性。

一位商超企业家曾对《商业观察家》称,过去二十年,行业的几波扩张热潮都有些非理性,从资本驱动的横向连锁扩张,到用线上的钱做数字化扩张,都没有能让企业变得更好,现在回过头来反思,还是要脚踏实体做好商品与服务。

“我们其实都判断错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为是狂飙,到现在看其实是转型。”

这就是摆在实体商超零售业,摆在永辉面前的命题,也可能是永辉与胖东来合作的要义。

《商业观察家》认为,永辉与胖东来的这项合作可能有以下三层意义。

一、抱团取暖。

要做好商品,还是需要终端的订单规模,有足够的订单才能更好撬动上游去做好商品。尤其是在食品快消与自有商品领域。

与胖东来的合作,永辉河南门店可以引入胖东来的供应商与自有商品,从而产生更好的规模效应。而通过售卖胖东来的自有商品也可以交换胖东来的零售能力输出。零售能力一定是要通过调改实操,才可能带来亲临其境般的“感悟”与提升。学习需要环境与氛围。

目前,中国实体超市行业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年轻客流流失较大。年轻客流是“优质”客流,在后疫情时代,他们还是敢买东西,而中老年人则越来越消费理性,出现了明显的消费力不足。

体现在渠道端,直播等渠道能聚集一批25岁-35岁的年轻女性,以致于一些高端及潮流商品,比如价格并不便宜的树熟榴莲,在直播等渠道销售得很好,增长很不错。但在以中老年客流为主的线下门店,树熟榴莲基本上卖不出去。

实体超市行业可能需要抱团来通过商品与服务赢回年轻客流,同时,通过抱团产生的规模效应,来满足中老年人的极致性价比需求。

有市场人士称:“零售业以前是高品质低价格,我们第一思考是品质要好,符合中高端定位。现在是价格低高品质,思考的是价格带,在这个价格带里去挖掘有品质的商品。

二、零售能力。

做超市的初心是什么?永辉的生鲜以前是行业标杆,很多企业都会去永辉福州黎明店学习。但是随着连锁规模的做大,永辉其实也出现了“规模不经济”的情况,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永辉的门店生鲜运营是有些退步的。

这个时候,永辉也需要找到一些方法,找到一种复制模型,来提升自有的零售能力。由于永辉的规模相对比较大,转型调头的难度也很高,因此,有一个现实、可靠、被印证可提升零售能力的可复制模型,之于永辉,比较重要。

胖东来的理念、服务、卫生管理、门店运营、商品差异化,则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和一整套方法论。

三、信心。

现在的实体零售业最缺的是信心。通过与区域明星企业的强强合作,通过行业间领军企业的“交流交互”来树立行业理念与价值观,通过领军企业合作“光环”效应,可以提振企业内外部的信心与凝聚力,提振整个实体超市行业的信心,提振实体零售上下游的信心。

信心能“凝聚”企业团队与外部资源。

自信可以改变未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