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筹划下沉业态,“弃”生鲜,补山姆

沃尔玛筹划下沉业态,“弃”生鲜,补山姆
2024年06月24日 23:29 颜菊阳

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沃尔玛近期在筹划做一个下沉业态,主要面向三线市场。这个业态设想的最大特点,是要“放弃”以生鲜为主要引流品类来做超市的思路,或者说不以生鲜为主打,保证一些功能性的基本款供应就够了。

该市场人士称:“沃尔玛的下沉业态与山姆会员店会有互补,虽不是会员制,但两者商品思路也有很多类似,商品端也会有协同,做的则是更小包装商品,与山姆互补。至于‘弃’生鲜,是因为他们认为,生鲜过往的功能主要是拉消费频次,但现在的市场,乳品(更追求新鲜)等日配品类也能提升消费频次,沃尔玛想通过做强日配品类来做超市,生鲜经营则被认为太麻烦,耗工、非标、低毛利、不赚钱等。”

过往,中国商超零售业的一个传统认知是:在中国,没有生鲜做超市是不可想象的,既因为中国的生鲜销售占超市销售比重较高,大幅高于海外发达市场。也因为没有非标的生鲜,超市面临商品力不够的问题,吸引不了足够多的顾客进店。

但是,随着近些年来,中国线下零售业非生鲜专业店的大量冒出,比如零食量贩店、火锅食材冻品店、卤味店、烘焙店等,大量出现在下沉市场,主要是三线城市,像零食店、冻品店的头部玩家到目前都实现了万店规模,这些专业店也能吸引大量顾客进店,尤其是年轻顾客。这就一定程度打破了过往的认知。

因此,还要不要以生鲜为主打来做超市,是不是可以通过弱化生鲜来做超市,也成为了行业的一个重要思考。

毕竟,超市做生鲜大多都不赚钱,主要通过生鲜品类来引流,生鲜经营又非常辛苦,全国性的商超零售商到区域市场后,总部垂管模式下,生鲜又很难做过区域零售商。因此,如果其他能赚钱的非生鲜品类也有引流效果,那么,“弃”生鲜做超市,就可能成为一种选择。

加上,中国商超零售业目前都在转型做折扣化模式,在逐步改变过往收取供应商进场费、货架费的商业地产盈利模型,这种转型理论上会大幅提升企业非生鲜品类的商品力,由此,也让“弃”生鲜的超市业态研发开始趋热。

这些,有可能是沃尔玛筹划“弃”生鲜超市新业态的底层逻辑。而它面临的最大争议,还是商品力是不是足够的问题。

看好沃尔玛下沉新业态构想的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沃尔玛现有的商品力基础还是有机会做成这样的业态的。

“沃尔玛非生鲜商品的商品力,是有挺多积累和资源的,比如沃尔玛可以共享山姆的商品,以及沃尔玛全球的商品。沃尔玛与山姆在供应链体系层面有很多交流,虽然两者的采购是两个独立团队,但是资源很多都是共用的,山姆目前虽只做一二线城市,但它的商品在下沉市场有很多代购销售。而从沃尔玛大卖场过去一段时间的改革来看,也能看到一些商品力的提升,比如黄标低价商品等。”

“如果具体来盘一盘沃尔玛的基本盘,主力的前4000支-6000支SKU,沃尔玛还是有得做。这里面包括弄一些新的趋势品,比如熟食、烘培等,把山姆+沃尔玛的量加起来做。然后,一些休食品类,比如坚果、果干等沃尔玛本身进口产品挺有优势的那些品类,沃尔玛的下沉业态也好谈。而至于现在零食量贩店的主力引流品类——水饮(零食非刚需,由此,很多零食店都拿水饮品类来引流,卖价很低。)对沃尔玛来说,这块跟品牌商是总对总的对接,就更容易了。”

“现在商超卖得好的,差不多就是这些类别,其他的就是看怎么操作好一些小的细分门类。比如美妆护肤类的优质供给,这块,沃尔玛也一直在弄,它自己的采购加上沃尔玛的全球购。”

整体来说,从目前中国商超零售业的经营转型来看,伴随着折扣化模式改革的持续推进,业态也将可能会更新。接下来,实体商超行业可能会再次出现一波新的探索热潮,沃尔玛的下沉业态设想可能只是其中之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