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规模缩量、不良率抬升,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深陷调整

交易规模缩量、不良率抬升,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深陷调整
2024年09月09日 21:57 第一财经网

告别“存量时代”。

贷款余额缩水、不良贷款率上升,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继续收缩。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时发现,今年上半年,多家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表现继续低迷,交易额度、交易数量、贷款余额等多个关键指标下滑。此外,信用卡业务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也持续上升。业内人士认为,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已从存量时代转向精耕细作时代,提升机构信用卡业务竞争力,可以从拓展使用场景、打造差异化功能、创新产品及服务、加强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入手。

交易规模持续缩量

信用卡业务多个关键指标下滑,其中交易规模缩水明显。

从信用卡贷款余额情况来看,股份行规模下滑最为明显,多家同比下滑超过两位数。兴业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一度在2020年末突破4000亿元关口,随后一路上行,但到了去年开始出现回落趋势,到了2024年二季度末,信用卡贷款余额跌破4000亿元,缩水至3685.74亿元,较2023年6月末同比下降11%。

平安银行也出现类似情形,该行信用卡贷款余额曾在2021年末突破6000亿元规模,随后规模一路缩水,到了今年6月末,规模缩减到5000亿元下方,剩下4709.99亿元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4.9%。浦发银行也出现信用卡贷款余额缩水情形,今年上半年该行信用卡贷款余额为3602.46亿元,较去年同期缩减了大约484亿元,同比下降11.85%。

信用卡贷款余额规模出现下滑,背后是多家上市银行交易数量出现大幅缩水迹象。比如,中信银行上半年实现信用卡交易量1241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44%。同期,兴业银行信用卡交易金额同比下滑18.17%,至9849.84亿元。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信用卡总消费金额分别达到11909.90亿元、9849.84亿元、9674.93亿元,相较于去年末分别减少3.74%、12.11%、12.14%。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信用卡贷款余额及交易金额持续缩水,一部分原因是消费需求不足。资深信用卡专家董峥指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下降,尤其是部分奢侈品与家用电器等消费明显走低,但日常消费品如餐饮、食品、药品等依然保持增长势头。在此背景下,银行却并未改变传统的“拉新”思维,大幅增加了银行营销成本,又无法抓住持卡人需求,导致经营收益难以可持续增长。

不良贷款率狂飙

前些年野蛮生长的银行信用卡业务,一直是银行零售战略的重点,也是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受到各大银行的重视。但随着快速生长,信用卡业务的不少问题也暴露出来,成为客户投诉的“重灾区”。第一财经梳理多家银行披露的投诉事件占比情况时发现,信用卡投诉成为主要原因,占比为八到九成,其中涉及原因包括债务催收方式和手段、无故扣费、息费争议等。

不仅成为客户投诉的“重灾区”,信用卡业务的资产质量同样承压。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多家商业银行出现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双双上升的情形。比如,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均出现不良贷款余额增加,今年上半年,建设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为185.9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9亿元;工商银行今年上半年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为216.0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8亿元。

不良贷款率方面,多数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率高企。民生银行、工商银行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分别为3.24%、3.03%,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34个基点、76个基点。平安银行、浦发银行、重庆银行、交通银行、郑州银行、上海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率均超过2%。招商银行不良率达到1.78%,较去年末增加0.03个百分点。

这一情况与行业整体趋势相吻合。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个人不良贷款转让明显提速,挂牌量和成交量均出现环比大幅增长。其中,个人消费贷款占比超过五成,信用卡透支大幅增加至33.5%,2022年末这一数字仅为2.05%。出让方中,商业银行占比约九成,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比超过六成。

针对信用卡透支类资产占个贷不良业务比重不断攀升的情形,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受多方因素影响,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不良资产规模及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信用卡透支类资产占比不断增加和信用卡业务本身题量比较大、在个人贷款业务中占比较高有关,未来商业银行个贷不良资产尤其是信用卡贷款业务方面的资产质量将持续承压。

转向精耕细作时代

经历过野蛮生长时代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当下正告别“存量时代”迎来深度重构,多家商业银行信用卡流通卡数量增长步伐放缓。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信用卡流通户数仅微增4%至5166万户。兴业银行发卡量今年初小幅上升1.62%至7254.92万张。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出于降本增效的因素,停发旗下信用卡联名卡,以应对信用卡业务转型。从全社会信用卡使用量来看,信用卡业务已出现连续下滑势头。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共开立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6亿张,环比下降0.85%,较去年末7.67亿张的总卡量相比,减少了大约700万张,已出现连续六个季度环比负增长。

在此背景下,已有商业银行出现流通卡数量下滑的情形。比如,交通银行信用卡在册卡数量出现三连降,去年同期为7455.98万张,下滑至去年末到7132.42万张,今年二季度末缩水至6488.83万张。今年上半年,浦发银行信用卡流通卡数量则较去年末环比走低3.94%,至4646万张。

董峥认为,上述数据反映出信用卡市场正在经历差异化发展,部分银行在严格风控和调整策略的背景下主动压缩了信用卡流通规模,而另外一些银行则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策略,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了信用卡业务的稳健增长。

“现阶段银行信用卡业务逐步迈入‘精耕细作’的时代。”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各行的信用卡经营除了基础发卡量以外,还要对重点场景给予更多关注,比如汽车信用卡在购车、养车等场景的交易情况。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提升用户体验感,增强用户黏性,将是未来信用卡业务的核心竞争力。银行需在信用卡营销效应、盈利收益、用户满意度之间做个平衡,可从拓展使用场景、打造差异化功能、创新产品及服务、加强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着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