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7万块

最近小影子记账有十多年了。

以前记账很积极,花一笔记一笔,每天都要记账。

跟大多数人不同,我记账并不是为了统计自己的支出,而是了解自己的收入,还有就是太爱“倒腾”钱了,十几张银行卡转来转去……每次记一笔收入,都觉得特别开心。

不过,慢慢的,就越来越懒得记账了。尤其是公司屏蔽了我用的在线记账平台的网址,我又不爱用app,所以改成了定期记一次。

前年的时候,我的习惯还是:每周记账,每月对账

每周记账:

平时消费用微信、支付宝等有交易记录的第三方支付渠道付款,周末找个时间,查一下微信和支付宝的账单,把每笔交易补记到记账软件里。

我平时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和美团,支付宝、美团这类基本上是显示具体买了什么东西,微信和云闪付就是显示在哪个平台花了钱,如果不记得具体买了什么东西,再去买东西的平台看下订单就行了。

之所以每周记账,一方面是时间长了会忘某笔钱用在哪了,还要去翻别的平台的记录就比较费时间。

另一方面是这种相对机械的工作很适合作为周末的第一个工作任务,唤醒大脑,再做别的比较费脑的工作就会更好进入状态。

每月对账:

每个月月底月初那么几天,把所有账户里记账app的余额跟实际账户余额核对一下——

一致的,就说明这个账户的交易记录没有错记、漏记。

不一致,如果金额比较大,从上次对账开始往后看账户明细, 看哪里记错了;如果金额不大,我个人设置是500以内,就直接记一笔收入或者支出,项目记成“对账差异”,直接保证在对账的这个时点,记账app的余额和实际账户余额一致。

个人建议对于差异不用太纠结到底差哪里了。按我说的这么一笔把差异“抹平”,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正差逆差一加,最终差异并不会很大。

PS:有人喜欢直接改账户余额,小影子不建议这样哈,有些差异可能是比如信用卡在对账的时候还没入账(可用余额会减少,但是账单里没有)之类时间差造成的,这种如果是记一笔对账差异来写,下次看到有对账差异,一对金额就清楚是怎么造成的,而如果改余额,是不在app里账户往来里显示的,下个月又要改余额才能让两个账户金额一致。

这套方法是我21年主要用的记账方法,但是到22年,各种懒散,导致中间有大半年没好好记账,基本都是想到就记一笔,月末也都不对账。因为工作量有点大,毕竟我二十几个账户,每周要有几十笔往来(有支出、有收入也有各种薅羊毛的转账)。

这两个月才又恢复了规律的每周记账、每月对账的习惯。针对之前遗漏的账目,我采用的方法是:先对不常用的账户,把这些账户对准之后,这类账户改成2个月对一次(交易少,2个月也不太会有差异),同时每月对那些常用账户(一个礼拜二三十笔那种)。

常用账户是必须一笔笔对的,app余额跟账户实际余额差了好几万。

这两天,我把最常用的账户对到去年8月份了,然后发现有几个当年薅羊毛的账户里居然还有7万块钱!

都是为了薅券商理财的羊毛,投的30天、50天的产品,投完之后我就忘了……放了快半年,损失了半年的利息,按5%年利率算,1750块呢!

这几个周末我都安排了对账,免得后面还有这种投完忘了的钱。

想要不跟小影子犯一样的错误,就要好好记账、对账。

首先,有个记账软件。大家选自己喜欢的就行。

其次,对于常用的账户,要在记账软件里设置对应账户。对大部分人来说,至少会有储蓄卡A、支付宝、微信,这几个账户。

不常用的账户,可以适当省略。比如小影子支付宝还开了余利宝和余额宝,并且设置了自动转入。实际支付宝是有3个账户的:支付宝余额、余额宝、余利宝,但是我在记账app里就只设置了“支付宝”一个账户。

有了多个账户,一定要分清楚收入、支出和转账。假设我刷信用卡100块买了一件衣服,那么记账是信用卡账户支出100元;等还款的时候,从储蓄卡账户转账到信用卡账户100元。很多人会记储蓄卡支出100万,这就记了2次支出啦。

这几个基础的准备做好,之后就是定期去记账、对账了。不要拖延,因为越拖漏记的越多,越不想开始去做。

如果你更勤快一点,可以自己excel表格做一些辅助的记录和统计。

比如下面这个银行卡清单。可以把银行卡的余额、购买的定期产品到期日、银行给的消费贷额度和信用卡都记录在表格里,这样自己对账也不会漏掉要对账的账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