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壹品,又击败老大了!

中建壹品,又击败老大了!
2024年06月12日 11:04 地产人言地产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一两年来,很多地产人频繁讨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中建系房企的PK

一说到中建系房企,过去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中海。然而,这几年来中国建筑8大工程局旗下的地产平台迅速崛起,中建东孚、中建壹品、中建智地等中建系房企逐渐被大家所熟知。

虽说是“一家子兄弟”,但也免不了被很多人放在同一竞技台上,进行一番排位赛,最终的结果往往是——

中建东孚做老大!

这样的态势持续了很久。然而,去年来,这样的固有态势态势被打破。

挑战者,则是中建壹品!

01

再一次击败老大

首先要声明一点的是,中海地产因为名气太大,排名太靠前,早已一骑绝尘,自成一派,所以不在本篇讨论的范围内。

今天要和大家来唠唠的,就是中建8大工程局旗下的地产公司。

但说来说去,这几年能够成为销售榜单上座上客的,其实就是5家公司——

中建东孚(属于中建八局)、中建壹品(属于中建三局)、中建智地(属于中建一局)、中建玖合(属于中建二局)、中建信和(属于中建五局)

艳姐姑且把这5家房企称为“中建五朵金花”。

过去,这5家公司的排位格局一直是中建东孚做“老大”,根据此前克而瑞统计:

2022年中建东孚销售额约311.7亿,是5家公司中的绝对王者;当年的老二是中建信和,销售额为196.1亿,还是和老大有距离感。

说实话,距离确实能够产生美,更能让老大产生安全感。

到了2023年,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老大居然变成了中建壹品!销售额为333.1亿,在销售榜单排名中位居43名的位置。

图片来源:克而瑞

而老二的位置则是中建东孚,销售额为331.4亿,正好是头贴着中建壹品“屁股”。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完。

就在前不久,今年1-5月销售榜单出炉:

中建壹品仍然以79.3亿的销售额超越了中建东孚!而中建东孚是72亿...

图片来源:克而瑞

中建壹品能够实现超越,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它的初心和胆识:

在2024年年初的工作会议上,中建壹品董事长徐超,提出了2024年的几大要求,第一大要求,就是中建壹品的站位——

“提高区域站位,全力冲刺全国房企20强。

图片来源:官微

从这样的讲话中,足见中建壹品对于自己的要求之高,决心之大。

而在中建东孚的工作会议上,中建东孚董事长左臣华也提出了今年工作的几大要求,第一大要求是——

“加强战略研判,做实战略解码,确保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引领。”

图片来源:官微

相对于中建壹品,中建东孚掌舵人的讲话还是稍显稳健。

中建壹品给人的气势就是求突破,求发展,努力冲刺。中建东孚还是老生常谈的高质量发展。

按照目前的数据态势,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中建壹品大概率将成为今年上半年中建系房企中的头牌。

至于能否成为2024年稳坐王座,只待后续时间的答案。

02

还要爆发?

中建壹品给到艳姐的强有力的感觉就是:

未来,它还要持续爆发!

已经有一些有力的事实,来印证艳姐这种感觉。

前不久,克而瑞发布了1-5月新增货值榜单,中建壹品居然以467.1亿的新增货值,位居第2的位置!

图片来源:克而瑞

这样的新增货值,早已把建发、滨江、绿城、招商蛇口甚至是自己的大哥大中海,甩在了身后,这确实让艳姐倍感震惊。

实际上,从房企的拿地态度中,就可以看到它对于市场和自我的信心究竟如何。

艳姐也特地去查了一下,光是在今年上半年,中建壹品就拿下了4块地,关键是这4块地全部是在上海、北京、深圳这种一线城市核心地段。

比如今年4月,中建壹品通过收购的方式间接获得杨浦滨江定海街道154街坊地块,代价约37.5亿,保守估计,该地块可售货值也要超60亿;

再比如今年2月,中建壹品和湖北文旅联合体,以51.79亿元拿下深圳龙华地块。

只能表示,中建壹品的资金实力和拿地决心还是比较猛的。

在这些地块之上打造起来的项目,只要未来产品力过得去,基本都是卖爆的节奏。

要知道的是,中建壹品本身就有打造超级爆款的能力,它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去打磨产品,最后也总能征服市场。

比如在2022年,中建壹品在北京海淀打造了首座公馆系产品学府公馆,在此之前,中建壹品打磨公馆系产品就足足花了7年之久,最终产品也得到了市场的青睐,开盘714套住宅全部售罄,销售额超110亿!

再比如中建壹品在上海打造的第一个项目浦江之星,项目是千万级住宅,却对标了半亿级豪宅标准的奢阔装标,被很多人说成是整个板块顶格的存在。

其在今年5月21日开盘热销49亿,也是成为了上海楼市典型的高端热销盘,项目之后也发布了热销海报,为自己鼓掌。

未来,中建壹品在上海的热销故事还是要继续:

接下来就是上文已经提到的杨浦定海社区地块项目,同样是位于杨浦,同样也是毗邻黄浦江,中建壹品在这里打造产品估计也已经有自己的操盘经验了,很有可能要成为下一站爆款。

就在今年4月,中建壹品华东区域在上海办了一场隆重的品牌发布会。中建壹品总部和华东区域的领导班子也悉数到场,发布会主要围绕着中建壹品如何和上海这座城市同频共进而展开,可见公司对华东市场是非常敬畏和重视的。

要知道的是,此前中建壹品在上海一直是比较低调的,今年开了这场重磅的发布会,可以说是为中建壹品在上海的深度发展拉开了序幕,也展现了它深耕上海的决心。

未来,中建壹品在上海的故事,估计还会很长。同样在上海深耕多年的中建东孚,估计还是会有些压力。

03

前车之鉴

不得不承认,有时候“中建系兄弟”,内部确实会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之前业界有一个比较有趣的段子:

北京的土拍,从一辆辆轿车上下来的,都是别家房企的员工,而从一车大巴上下来的,都是中建系的员工。

虽然属于同一“大家庭”,但在北京土拍中,常常能看到中建系房企们抢食同一地块,比如在去年北京四批次土拍中,一幅热门地块就吸引了5家中建系房企争夺。

毕竟如此优质的地块放在眼前,谁都不想错过,谁都拿下地块大干一场,谁都想表现得更好一点。

实际上,艳姐了解到,中国建筑对地产平台的考核已经非常严苛,在去年年末,内部考核指标也透露了出来:

包括快速去化、现金快速回流、有现金流支撑的效益

既然有考核指标,那自然内部会有孰优孰劣的判断,最终结果可能就是优质资源向强者倾斜,有更多的发展势能和机会。

现如今,中建东孚在运作上也是存在一定的挑战:

中建东孚此前并没有上市,关于它的运营数据并不多,在此前中诚信国际发布的一份评级报告里,也可以管中窥豹,看到中建东孚的窘境:

在2022年中建东孚实现营收262.59亿,而中建八局的地产业务营收为270亿,净利润为-0.22亿,处于亏损状态。

另外根据中建八局此前发布的财务数据来看:

2021年至2023年,中建八局地产板块的毛利率分别为13.03%、11.99%、10.05%,已经连续3年出现了下滑。

这也被很多人看作是过去中建东孚勇猛拿地的代价。

要知道的是,中建东孚之前一直是中建八子中的王者。所以有时候外表看上去确实光鲜,但其实企业内部的硬核实力还是有一些值得提升的地方。

如今,中建壹品成为了中建八子中的销售和拿地王者,由于目前关于中建三局和中建壹品的具体利润数据网上公开资料并不多,对于中建壹品如今的内部运作情况,艳姐也不能做过多分析。

但或许中建东孚可以作为前车之鉴,在登顶后,中建壹品或许也该谨慎前行,眼光向内,持续到自己的硬实力。

04

垫底者的压力

成为王座上的老大,自然让人瞩目;但有时候,那个跌落得很重的人,也是格外会被特别关注。

中建信和或许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中建信和去年销售额为141.6亿,在“五朵金花”中垫底。今年前5月,中建信和销售额为33.2亿,在“五朵金花”中依然处于末位。

虽然中建信和没有年报,但可以从中建五局历年的债券报告中,看到中建五局相关地产业务的情况,报告显示:

中建五局房地产开发与投资业务,2021至2023年分别实现收入129.42亿、111.89亿、102.75亿,出现了连年下滑的态势。

更让人唏嘘的是,去年102.75亿的营收,几乎跌回了四年前的水平,2019年的营收约99亿,向后退的步子还是比较大的。

此前其盈利水平同样也遭受到业界的质疑:

在2022年有一份融资募集说明书披露过其在2022年的营业收入为105.65亿,净利润1.76亿,按照这样的数据口径,其净利润率仅为1.67%,可以说是一个比较低的盈利状况。

此外,中建信和此前打造的多个项目也是遭到了诸多客户的质量投诉等问题,也让其市场口碑面临一定的承压。

去年4月,中建信和发布新的人事安排:中建五局副总经理卢洪波,兼任中建信和党委书记、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对于卢洪波来说,所面临的挑战不可谓不大,提升利润率、提升产品口碑、提升企业发展规模,这些都成为了他未来的课题。

他能否带领中建信和实现较大的提升,我们且看后续进展。

结语

不管中建八子谁胜出,或者谁表现得不如人意,都无法否定的一个事实就是:

中建系房企已经成为了如今地产行业的强大力量,并不断输出自己的产品理念,推动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

期待未来他们呈现出更多精彩的作品。

关于今天的文章,您有什么观点想和艳姐分享,欢迎在文末留言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