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又一央企董事长离职……

刚刚,又一央企董事长离职……
2024年09月14日 00:01 地产人言地产

自2021年7月开始,国内房地产高位跳水,俯冲向下,走出了一波历史罕见的熊市。

期间各项核心指标迅速缩水、房企风险此起彼伏、行业逻辑剧烈调整,所有城市房价经历了自住房商品化20多年以来“时间最长、下跌最猛、幅度最大”的周期大调整。

可以说,创造地产神话用了二十多年,打破它仅仅用了三年!

这场超乎所有人预料的史诗级震荡,波及众多地产从业者,他们或悄然隐退,或转换赛道,或苦苦支撑。

起初这场风暴还只在民营地产肆虐,但很快已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央国企地产。

最近,艳姐有一个直观感受是:

一大批央企领导,也开始作别地产行业了......

前有保利发展副总经理刘颖川因工作调整原因突然辞任,近期又有央企信达地产董事长石爱民、董事及总经理郭伟、董事及副总经理陈瑜三人作别一线,调任集团……

而在刚刚,又有央企发布重磅信息:

中交地产董事长李永前,也要离开了!

根据公告,因工作需要,2024年9月,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决定:

郭主龙任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免去李永前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董事职务。

消息来得突然,事前毫无预兆,这位央企地产一把手的离职消息,或许会震惊很多地产圈内人。

这位1998年就入行的“地产老将”,曾见证过商品房改革浪潮的波澜壮阔,曾见证过烈火烹油、花团锦簇的行业高光,也熬过了行业调整严酷的寒冬。

听到这个消息,艳姐不自觉想起了古典小说中的场景:

极目之处,尽是萧瑟一片;怅然矗立,已是英雄落暮。

对中交地产来说,属于李永前的一页重重翻过;对当下的行业来说,一位地产老兵归隐,更多坚守的人在期盼着晨曦微光。

01

从业26年的“地产老将”

出生于1974年的李永前,拥有26年的从业经历,手握郑州大学建筑学士、北理工工商硕士、中央民族大学法学博士学位,还是高级工程师。

在2014年加入中交集团之前,还曾先后在中国中建地产、中国水电建设房产公司、中国电建房产事业部等央国企地产公司的管理岗任职。

2015年的时候,中交集团入主绿城中国,李永前与李青岸两人成为中交系派驻到绿城的第一批高管,以执行总裁的身份,在绿城管理班子中负责投资管理工作,前后历时5年。

在业内,李永前素以风格稳健著称,这种风格帮助当时的绿城重构了更加扎实的基本面,助其平顺地过渡到发展新阶段。

2019年7月,中交地产公告,李永前全票通过,履新中交地产总裁一职。后又于年底担任中交地产董事长。

当时,外界对与中交地产最大的期待是:

新帅李永前,将如何开启中交地产新时代?

按照当时的分析,在绿城做过高管的李永前,可能会汲取标杆房企的管理经验和运营思路,来助推中交地产快速发展。

李永前也不负众望,接手之初就喊出了“复制绿城中国、创新中交地产”口号。帮助中交地产实现了规模上的图破,他上任之时,中交地产的销售规模,尚不足300亿元,销售榜排名还在70位开外。

到了2022年,中交地产已经杀入TOP30,全口径金额排在第28位,此后至今一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阵营区间。

在内部治理层面,李永前的上任也结束了此前中交地产管理层,尤其是总裁这个位置轮换频繁的问题,同时也一改央企保守风格,外引职业经理人和市场化人才的力度相当大,迅速为内部充实了新鲜血液。

不过让人惋惜的是,李永前领衔中交地产管理团队刚开始发力,便迎头遭遇了行业调整,持续时间之长,震荡幅度之大,洗牌烈度之残酷,远超所有人预料。

年初时财报显示,去年中交地产遭遇销售下滑、利润亏损的情况,刚提速的布局节奏也被迫熄火,不再全面出击,转而将重心转向大本营浙江。

只能感叹李永前这批高管的确时运不济,刚发力,就赶上行业调整,英雄有心无力生悲切。

02

逆增长与利润亏损之辩

周期之下,难有幸免

艳姐在前面提到,中交地产是中交房地产集团旗下控股上市公司。透过中交地产的财报,我们也能客观看出这家央企的全貌。

据中交地产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交地产总资产1159.11亿元,保持千亿以上规模;实现营业收入89.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8%

而在销售方面,在克而瑞公布的1~6月房企销售榜上,中交地产以权益销售金额129.9亿元排在第23位,相比去年同期甚至逆势前进三位

最重要的是,中交地产上半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4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已经连续三年为正

在地产危机四伏的淘汰赛里“现金流为王”的做法为公司的经营安全筑牢基础。

除了加大去化力度回笼资金,依靠自身AA+主体信用评级与央企母公司的支持,中交地产也拓展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今年6月中交地产完成非公开股票发行,净募资4.38亿元;8月又成功发行首单私募债券,票面利率创公司信用债历史新低。

这些全新的融资模式对中交地产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负债率、提升财务稳健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中交地产在李永前领衔的管理团队带领下,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

但艳姐也注意到,中交地产财报中也遭遇了盈利难题,其实,今年地产中报季几乎所有上市房企都绕不开“盈利困局”。

一句话,踩踏行情之下,几乎没有人能够幸免。与其说是某一家房企管理层的难题:不如说是留给整个地产行业的时代之辩。

在整个行业处于剧烈调整期之下,一家企业的业绩不止取决于管理层经营策略:

也和企业的增长逻辑、行业发展大趋势、乃至宏观经济环境密切关联。

03

行业重压之下

中交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其实围观今年的房企中报每家房企的管理团队都心知肚明在全新的行业发展周期之下,“以价换量”充其量只能保证企业活下去、勉强不掉队

真正保证企业活的长久、乃至在下个周期占据潮头,需要房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革新产品理念、组织变革也要及时跟进。

回来再看中交地产,过去几年的一系列动作,似乎为应对行业下行做好了准备。

首先,拿出了代表作品,酝酿了全新的产品体系。

这几年,中交地产在全国多个主要城市有了更多标杆项目,如绍兴中交·朗清园,武汉中交越秀·知园,昆明中交·锦澜府,苏州中交·春映东吴等。

昆明中交·锦澜府

这些代表项目不仅成为板块内的产品力“卷王”,而且独属项目的建筑美学、设计语言、细节巧思等元素频繁破圈刷屏,受到同行的关注和效仿。

不得不说,在全面“卷”产品、竞争白热化的行业新基调之下,在产品力和用户口碑上,中交地产也竞得了一席之地。

这也得益于中交地产以全新的产品打造理念,形成的M+交享生活体系4.0,也标志着中交地产打破传统的设计瓶颈,主动走出“产品同质化陷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产品维度周期。

其次,培育了新的业态,布局业绩增长点。

去年5月在中交地产的品牌发布会上,首次对外明确了未来愿景:

打造中国领先的城市开发和运营商,引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升级。

当时整个中交房地产集团更新了业务架构版图,中交地产与绿城中国、思源兴业、中交服务、中房集团等组成业务矩阵,其中中交地产是集团的绝对核心。

半年报中,中交地产提出在住宅业态之外,业务也囊括了商业、公寓、产业园、特色小镇、城市综合体等。

上海中交滨江广场实景

这两年行业调整过程中,单一的地产开发业务承压,倒逼越来越多的房企重构业务增长的新模式,重新思考新的增长点。

从中交地产的布局动作也能看出,这家央企也正主动提出了与开发板块同等并行的板块布局策略,主动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最后,中交地产组织架构的变革动作也较为及时。

今年开年,中交地产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组织架构调整:

一方面组织聚焦从三级管控到“总部-城市”两级管控,实现精简提效。

一方面战略聚焦按地理区域就近原则整合重组为9大城市公司。

地产下行期,房企普遍选择了集团总部加强管控,为控风险,也为集中资源办大事。

同时,区域深耕、将一个核心高能级城市做深做透,也逐渐替代了以往摊大饼的布局模式。中交此次区域整合很有指向性,更有利于聚集资源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高能级城市群进击。

从这个角度看,中交地产在组织架构的适应性升级,目标明确、动作果断,成了央企地产变革组织架构的典范之一

艳姐记得,今年1月的年度工作会议上,中交集团评价中交地产管理团队过去一年的表现时提到

顶住了市场压力,解决了一些困扰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这也代表了母公司认可其在销售去化、项目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结语

对于李永前的辞任,在艳姐看来,一方面要向这位深耕地产行业26年的“老将”表达敬意,另一方面也对其率领管理团队力抗行业最残酷的调整期,表示钦佩。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祝福李永前,也祝福尚在地产界的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