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葳漪专栏】在一个竞丑的舞台,你不想丑,格外需要勇气

【汽车人◆葳漪专栏】在一个竞丑的舞台,你不想丑,格外需要勇气
2024年06月13日 16:13 汽车人杂志

除了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士,没有人会对车企的高管们直播有兴趣。

文 / 刘葳漪

1

从机场高速开车进市区的路上,仪表盘上的机油灯突然亮了,时间已是傍晚,导航显示,距离最近的4S店,有一家奔驰店面。

电话打过去,想问下能不能加个机油,客服礼貌地表示,店里营业时间到晚上8点,但是,只服务奔驰车主。言外之意,您开个宝马车来,就算加的机油是完全一样的,我们也不能提供服务。

又给另外一家临近的经销商打了个电话,这是家自主品牌的店,说明来意后,接电话的顾问表示:“您来吧,我们什么车都修得了。”

这一次,轮到我退缩了。什么车都修得了?还是算了吧,检查了车辆状况,显示是少1升机油,京东下了单,嘉实多极护5W-40,踏踏实实开进车库,第二天早上机油到了自己加上就是。

虽然被奔驰的经销商拒绝,但又一次,让我增加了对这个品牌的尊敬。

2

很多人的生活,可以分为“新冠前”和“新冠后”。2020-2022这三年,彻底改变了很多事情。对汽车行业来说,从2023年开始,“饭圈化”日益严重,不能忽略也没法回避。

就像财经作家吴晓波形容的:“燃油车时代,汽车行业就是纯粹的制造业,车企老总们都比较低调,不太喜欢在镜头前表现自己。每当有重大活动时,传统车企就会邀请明星来站台。但现在,传统车企的那套玩法失灵了。”

2024年的北京车展,果然变成了热闹的广场舞,成了网红见面会和大型直播秀。像经济学中的“剧场效应”,坐第一排的观众站起来了,你不得不站起来。站起来的雷总让所有的“总”都感到了莫名的压力,大家纷纷争做“雷军身边的男人”。很多车企的一把手“不得不”卷入直播首秀,当然,火眼金睛的观众们也在第一时间就看出了理工直男们在“卖艺”方面的笨拙与焦虑。

除了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士,真的,没有人会对车企的高管们直播有兴趣。本来,这些高管既没有戏剧天赋也没有表演才华,能给他们捧场的,只能是他们自己的员工,和打算成为企业供应商的“媒体”。

试问,你作为一个消费者,记得卖冰箱、卖自行车、卖打印机、卖腕表的企业在直播间说过的话么?你觉得,一个卖中央空调的高管说过什么,对你选择空调很重要么?你订酒店前,会去看看酒店CEO的直播么?如果以上都不会,那你为什么要求一个普通消费者看你车企老板的直播呢?何况人家买过车了,一时半会儿也没打算再换车。

我问过几百个身边的邻居,“你买车会去特意看老板们直播么?”——邻居们都觉得我PDST(创伤后应激障碍)了,病得不轻。有邻居说过,“嚯!你们真把自己当乔布斯了?”或者“以为自己是马斯克呢?”还有几个特别有钱的邻居说得更直接——“您若没有巴菲特那样在地球上的网红地位,就别出来丢脸了。”

CEO.com每年都会公布社交CEO报告,网红企业家确实可以更好地连接消费者、员工和投资人,但前提是,您的公司至少是全球排名前100,这个结论才有效。

3

抢着当网红——是把双刃剑,一旦管理者个人说错了或做错了什么,就会100%对品牌产生负面影响。在正常社会,网红只是偶尔为之的手段,IP只是企业文化的周边;在不正常的社会,那,不正常才叫正常。

以前不用高管们“卖艺”的时候,车还卖得挺好,员工有双薪、三薪,经销商不必动辄关门,多出的钱还能养活媒体和供应商。

现在纷纷下场赤膊上阵,车反倒销量很差,员工面临裁员,挺不过去的经销商只能停业,就连好多豪华品牌的经销商都不主动给客户提供午饭了……新能源车企不挣钱,叫好不叫座;燃油车企业也不挣钱,以往排名第一的合资企业都在公司内部出现“向死而生”“背水一战”的推送。

其实,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管理层都对这种所谓直播投流是否可以按比例地转化为销量心知肚明,但是,还是剧场效应,坐第一排的观众站起来了,你不得不也要站起来……卖手机的网红要卖汽车,能瞬间把原本正常的营销生态位,卷成奴隶位?归根结底,尽管卖手机的网红有各种先天不足,他的一言一行也让你躁动不安……

至今没有下场去直播间卖车的企业高管,能数得过来,不多了。的确,在一个竞丑的舞台上,你不丑,也不想刻意表现丑,格外需要勇气。【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