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性所能允许的范围内,追踪记忆和想象在伍尔夫一生中的流动|豆瓣一周新书精选

在真实性所能允许的范围内,追踪记忆和想象在伍尔夫一生中的流动|豆瓣一周新书精选
2024年03月22日 08:02 豆瓣读书

本周豆瓣一周新书精选上榜了10本新书: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人都去哪了》《聂鲁达情诗》《唐纳兄妹》《离散与在场》《资本之都》《红楼梦幻》《残酷电影》《河上一周》《面纱下的女性》

01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

作者: [英] 林德尔·戈登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艺文志eons

副标题: 作家的一生

原作名: Virginia Woolf: A Writer's Life

译者: 谢雅卿

出版年: 2024-3

林德尔·戈登通过伍尔夫的小说作品以及日记和书信重构出这样一个伍尔夫:她是强健的步行爱好者,努力工作的职业作家,更是“不知疲倦的探索者”,探索“人类处境的千奇百怪”。林德尔·戈登想要呈现的并非常规的线性传记叙事,而是在真实性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详尽地追踪记忆和想象在伍尔夫一生中的持续流动。戈登同时论证了这种传记方法正是伍尔夫的发明,也曾由她实践,背后是一种全新的重视无名者的历史观。 

@hierophant

《到灯塔去》里,画家莉莉·布里斯科长久地凝视拉姆齐夫人,爱与实践智慧的化身,为她画下一幅灵魂肖像,一个紫色的三角。林德尔·戈登做的也是同样的工作。她占有大量材料但拒绝工笔细描,从中疏朗浮现的是伍尔夫作为个体、作为作家的独特精神气质与倾向。译笔典雅温润,扎实考究。

02

《人都去哪了》

作者: [美] 雷蒙德·卡佛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原作名: Fires

译者: 卢肖慧

出版年: 2024-3

雷蒙德·卡佛文学选集,包括4篇随笔,50首诗歌,7篇短篇小说,2024年新译本。一如既往有着卡佛的极简风格,描写普通人的那些不普通的琐碎日常。

他的作品毫不客气地笔直杀入我们心中,但我们读者并不因此感到剧烈的苦痛。在这苦痛中,我们甚至能感受到某种温情。  —— 村上春树

03

《聂鲁达情诗》

作者: [智利]巴勃罗·聂鲁达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雅众文化

原作名: 100 LOVE SONNETS

译者: 黄灿然

出版年: 2024-3

此书为智利民族诗人、西语世界最重要的诗人,巴勃罗·聂鲁达两册最著名的情诗诗集合录,包括聂鲁达代表作《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100首爱情十四行诗》。适逢聂鲁达逝世50周年,诗人黄灿然时隔20年全新编译其译文。

@malingcat

“我要|和你做春天和樱桃树所做的”。聂鲁达呼唤聂鲁达,一个译本招唤另一个译本,近年看了不下四五个译本了。由于聂鲁达本人的强大气场,我觉得,无论是西语底本还是英语底本,翻译都无损原作光辉。人在年轻的时候,总归要读几首炽热情诗吧。

04

《唐纳兄妹》

作者: [瑞士] 罗伯特·瓦尔泽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副标题: 罗伯特·瓦尔泽“柏林三部曲”No.1:无所事事者之书

原作名: Geschwister Tanner

译者: 叶辉

出版年: 2024-3-1

这是一本不用敌意的尖锐,只用胜利的微笑与我们身上所有的庸俗主义做斗争的书;这是一本为世间无所事事之人正名之作:他是一个对一切事物都嗤之以鼻的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无所事事之人——他知道如何穷尽全部的爱意编织如植物一般快乐的天性 。

瓦尔泽写的是那些历经疯狂的人物,如果要把他们身上那些令人喜悦和叫人害怕的东西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他们都被治愈了。 —— 瓦尔特·本雅明

05

《离散与在场》

作者: 吴琦 主编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单读

副标题: 单读37

出版年: 2024-3

本辑《单读》关注本土非虚构创作,“纪实”栏目发表三篇“在场·非虚构写作奖学金”获奖作品。本辑还收录了廖伟棠、王璞 、春树、徐振宇的诗歌,他们离散在世界各地,写下过去几年里无可奈何的离别、无处可逃的危机,也尝试缝补和构筑着新生活。另有石迪夫的影像、唐克扬和欧宁的随笔,前者从城市返身新疆旷野,后者则重新书写了城市的意义和对它的想象。

@敲内脑

每次收到单读寄到的快递通知都会想着“真是久违了”,这一期里让人产生最多共鸣的是关于人与ai的探讨的文章。 

06

《资本之都》

作者: [英] 拉纳·达斯古普塔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21世纪德里的美好与野蛮

原作名: Capital: A Portrait of Delhi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译者: 林盼秋

出版年: 2024-2

在全球化的高速发展下,德里成为许多人一夜致富的天堂,金钱成为德里人的唯一生活目标,却也成为宰制生活的枷锁。金钱改变了政治、住房、医疗、教育等各面向的运作规则被,令德里笼罩在资本主义的阴影中。在资本主义和全球化席卷世界的今日,德里的经历也是许多城市共同的过去或未来。

这本书充满了启发性的细节和生动的印象,涵盖从商业到娱乐,从性到婚姻等各方面,展现德里如何成为一个从居民背上建造起来的机会之地。达斯古普塔的庞大叙事活跃地捕捉了当代人的喧嚣,他们将德里引向全球经济的未来。这既是一封写给转型中城市的情书,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警示。  ——《出版人周刊》

07

《红楼梦幻》

作者: 白先勇 / 奚淞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红楼梦》的神话结构

出版年: 2024-2

白先勇与奚淞结合多年的人生阅历与修行体悟,糅以文学与美学评析,穿透表层文字,剖析红楼中的幽微意象与隐喻,以独特的视角诠释角色众生相,道破红楼主旨。在书中,围绕《红楼梦》第一个登场又最后一个离场的角色——英莲,奚淞凭借精到的洞察,提出前所未闻的新解,解读英莲这条“草蛇灰线”对整部红楼的重大意义。

《红楼梦》其实是一本处处暗伏着隐喻密语的象征主义小说。 —— 白先勇

08

《残酷电影》

作者: [法]安德烈·巴赞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拜德雅

原作名: Le Cinéma de la cruauté

译者: 周杰

校对:张艺馨

出版年: 2024-3

本书在电影作者论的视野之下,对施特罗海姆、德莱叶、斯特奇斯、布努埃尔、希区柯克、黑泽明六位残酷导演展开审读,潜入影像的地表以下,抵达现实深处暗含的残酷本质:“电影真实得像石头,自由得像梦境。”

哪里放映电影,巴赞就出现在哪里,他是最受人钦佩、欢迎与喜爱的电影学家,因为他品德高尚,同时又宽容和善,热情十足。  —— 弗朗索瓦·特吕弗

09

《河上一周》

作者: [美]亨利·戴维·梭罗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品方: 果麦文化

原作名: 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k Rivers

译者: 刘颖

出版年: 2024-3-15

1842年,哥哥病逝,为悼念亡兄,梭罗写下《河上一周》。在这本书里,梭罗将两周旅程缩为一周,一天一个章节,描写他观察到的花鸟虫鱼、高山河流,以及对于宗教、诗歌和历史等话题的思考。

@山海木

“有时,我们在槭树或柳树荫下休整,带上一个甜瓜做点心,趁着闲暇思考河流与人类生命的流逝;就像流水带着水面的枯枝与树叶远去,往昔的万事万物浮现在我们眼前。”  

10

《面纱下的女性》

作者: [埃及] 纳瓦勒·萨达维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后浪 / 后浪文学

副标题: 神死在尼罗河畔·零点女人·寻觅·回环之歌

译者: 远子 / 蒋慧

出版年: 2024-3

埃及女性主义先锋作家纳瓦勒·萨达维小说集,讲述了陷于贫穷、困于婚姻牢笼、受阻于理想道路,仍在遭受精神压迫和身体侵犯的当代女性的故事,她们的痛苦、困惑与挣扎跨越时代与地域,给所有真正尊重个体生存和自由的人带来冲击与共鸣 。

无论是作为医生还是写作者,萨达维的一生都在与不公做斗争,她提醒我们女性得以接受教育,源自我们祖母甚至是曾祖母辈的努力。 —— 多丽丝·莱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