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部杰作进入沉睡阶段,那么失败的是这个年代:这个年代将和书一样接受裁决。”|豆瓣一周新书精选

“当一部杰作进入沉睡阶段,那么失败的是这个年代:这个年代将和书一样接受裁决。”|豆瓣一周新书精选
2024年05月17日 08:03 豆瓣读书

本周豆瓣一周新书精选上榜了10本新书:

《与陈词滥调一战》《大地颂歌》《法国哲学的历险》《奥本海默传》《我的皮村兄妹》《未弃之物》《草迷宫》《人类进化中的宗教》《拉夫尔》《骗子的化装表演》

01

《与陈词滥调一战》

作者: [英] 马丁·艾米斯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原作名: The War Against Cliché: Essays and Reviews 1971-2000

译者: 盛韵 / 冯洁音

出版年: 2024-5

《与陈词滥调一战》是英国作家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1949—2023)最负盛名的文学评论集,曾获得2001年全美书评人协会奖。本书集结的文章为1971年至2000年艾米斯撰写的深度评论,他以磅礴的阅读储备,为塞万提斯、弥尔顿、约翰•多恩、简•奥斯丁等经典作家的作品贡献了洞见非凡的解读。一部充满锐气和智趣的个人阅读史,一份带着睿智的偏见的欧美文学指南。

艾米斯不只是在评论这些书,他简直是在重写。 —— 杰夫•戴尔(作家)

02

《大地颂歌》

作者: [德] 韩炳哲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副标题: 花园之旅

原作名: Lob der Erde. Eine Reise in den Garten.

译者: 关玉红

出版年: 2024-5-6

在眼前这本书中,某些字句是在祈祷,在告白,在对大地和自然进行爱的告白。大地不是死的、无生气的、沉默的存在,而是一个善言的生命体,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就连石头也有生命。今天我们恰恰正在残暴地利用它,蹂躏它,并由此彻底摧毁它。大地发出请求, 要我们爱护它,善待它。“爱护”在词源上与“美”同源。爱护它,就要赞颂它。本册文字皆为赞美诗,是对大地的赞颂。

@慕容港

爱了大地,就重新爱上了自己失落的灵魂。

03

《法国哲学的历险

作者: [法] 阿兰·巴迪欧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副标题: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原作名: L'aventure de la philosophie française: depuis les années 1960

译者: 胡陈尧

出版年: 2024-4

本书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的批评文集,汇集了作者对萨特、阿尔都塞、德勒兹、利科、利奥塔、朗西埃等法国当代哲学家的评论文章,这些人中既有他的师长、友人,亦有其“敌手”。在巴迪欧看来,书中谈及的哲学家所各自代表的“奇点”构成了法国当代哲学一个非凡的历险时刻,其规模和创新性足以与希腊古典哲学和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相媲美。

@梅十斤公爵

1968年是当代法国的转折点,也是当代法国哲学的转折点,所有的哲学都必须对1968年事件作出回应。

04

《奥本海默传》

作者: [英]瑞·蒙克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启真馆

副标题: 深入核心

原作名: Inside The Centre: The Life of J. Robert Oppenheimer

译者: 刘诗军

校对:刘小雨

出版年: 2024-5

如同作者的《维特根斯坦传》和《罗素传》一样,这部奥本海默的传记同样无与伦比。《深入核心》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关于科学发现、隐藏秘密以及两难选择和空前毁灭的故事,这部传记也比以往的著作更为深刻地揭示了奥本海默的复杂性与精彩之处。本书阐述和解释了他在物理学上的贡献,并将这些贡献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他在其他智识领域的兴趣以及参与公共生活的情况,也要以同样的方式得到体现。

@饺子

他一生最璀璨也对他自身影响最大的成就,当然还要属令他爱恨交织的原子弹。这是人类科技的长足进步,却未必不是伦理的巨大倒退。一弹掷出,可取千万人性命于一瞬,这是古时候传说中也不曾见过的地狱景象,竟有一天成了真。

05

《我的皮村兄妹》

作者: 袁凌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大方

出版年: 2024-5

《我的皮村兄妹》是对皮村文学小组诸位成员的人生故事展开全景式描绘的非虚构作品。是对当下劳动者文学、新工人文学的一次整体性书写。书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文学的照耀下,于各自的困境中走出独属于自己的生命之光。似世间的盐。作者袁凌是著名作家、调查记者,亦是皮村文学之家的志愿者之一。他用七年时间,多次进入皮村生活,在深度了解十多位工友从务工到成为文学创作者的命运转折过程后,完成本书。

@月无忘其所能

袁凌最温暖的一本书。读毕,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完成比内容更重要”。能不能一直写下去,能不能成为作家并不是最主要的。甚至一个人究竟有没有才华都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TA的心灵如何从受困状态松松绑,重要的是一个人如何度过ta的一生。在这个层面上才有写作的意义,才有皮村写作的意义。

06

《未弃之物》

作者: [波兰]马尔钦·维哈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译者: 林歆

出版年: 2024-5

“尽管生活告诉我们,人必有一死,但总有一些我们永远没做好准备的告别。”波兰当代作家马尔钦·维哈就面临这一难题。《未弃之物》是一本词与物的书,一本关于母亲的书,它像物品剪贴簿,更像一部个人史、私人回忆录。整本书一点也不沉痛,而是充满了黑色幽默与讽刺、揶揄、顾左右而言他,是相当别致的逝者追思录。

没有陈词滥调,没有悲情,与那些令人起鸡皮疙瘩的作品完全不同。……这本杰作超越了沉重的空白和沉默。 —— 玛丽亚·坦戈斯卡(Maria Tengowska)

07

《草迷宫》

作者: [日] 泉镜花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果麦文化

原作名: 草迷宮

译者: 李振声

出版年: 2024-4

本书是泉镜花的中短篇选集,收录四部代表作。作品植根于日本民俗,承袭江户志怪血统,借鉴能乐谣曲的嵌套结构讲述缥缈离奇的故事,道尽人间的丑恶和悲欢。魔界与人世相邻,鬼神与佳人共舞。梦和现实的界限模糊游走,绵延成无垠的迷宫。

@马戏团🎪

泉镜花的小说我都觉得很适合夏日阅读,绮丽的,幻影般的故事,隐藏在山间,被偶尔路过的人倾听。这些故事正如其名,镜花水月,作者借僧人之口道出:“世间诸多烦恼,皆为执迷虚妄所生”。但泉镜花的故事不是重在有多怪奇,也不是重在讲道理,而是重在美,一种古典日式的美,驻留在夏天有虫鸣的夜晚。

08

《人类进化中的宗教》

作者: [美] 罗伯特·贝拉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从旧石器时代到轴心时代

译者:孙尚扬 / 邵铁峰

出版年: 2024-4-1

著名思想家哈贝马斯评论道:“这部巨著是一位领军性的社会理论家的丰富的学术生涯的思想大丰收,他在从事这一令人讶异的项目的过程中,吸收了海量的生物学、人类学和历史学文献。贝拉首先要探寻的乃是在我们人类的自然进化中,仪式与神话的根源,随后则探寻直到轴心时代的宗教的社会演化进程。在该书的第二部分,他成功地对留存下来了的一些世界宗教甚至希腊哲学的起源做了独特的比较。在这一领域,我还没有见过与之同样雄心勃勃和包罗万象的研究。”

@伦勃朗的朗

贝拉旁征博引,以广博的跨学科视野和细致的论证,建立起了一套表象与文化(进化或历史)理论,并以其反思人类社会与宗教的发展。虽然作者止笔于轴心时代,可其视野毫无疑问是指向现代性的。此书毫无疑问是贝拉最重要的著作,值得读者反复消化。

09

《拉夫尔》

作者: [俄] 叶夫盖尼·沃多拉兹金(Евгений Водолазкин)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 大方

原作名: Лавр

译者: 刘洪波

出版年: 2024-5

叶夫盖尼·沃多拉兹金是当代俄罗斯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该作品奠定了沃多拉兹金在当代俄罗斯文坛的重要地位。小说以15世纪古俄罗斯为背景,围绕一位名叫阿尔谢尼的中世纪医生的一生展开。主人公的爱人乌斯吉娜在两人未婚的情况下死于难产,阿尔谢尼因此备受良心的折磨。为了寻找救赎,他决定孤身踏上求道之旅,试图找到那个能让自己内心得到安宁的答案。这是一段跨越世纪的旅程,展现了人类对于生死、爱情、信仰这些永恒主题的深度思考。

在《拉夫尔》中,沃多拉兹金直接瞄准了俄罗斯宗教体验的核心,甚至可以说,他精准刻画了那个令人抓狂的、难以捉摸的、被珍视到陈词滥调地步的概念:俄罗斯灵魂。 —— 《纽约客》

10

《骗子的化装表演》

作者: [美] 赫尔曼·麦尔维尔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KEY·可以文化

原作名: The Confidence-Man: His Masquerade

译者: 陆源

出版年: 2024-4

《骗子的化装表演》是《白鲸》的作者赫尔曼·麦尔维尔生前最后一部公开发表的长篇小说。作者通过对骗子以及船上不同身份、不同社会地位人物的精致刻画,揭露、讽刺了19世纪中期美国社会对财富的疯狂追求,猛烈鞭挞畸形的资本主义以及被物化和异化的人际关系。字里行间,麦尔维尔不断对当时盛行的信仰狂热和超验主义提出质疑,讽喻了各种各样的美国式信心—欺骗,堪称是对美国梦的毁灭性讽刺大全。

麦尔维尔虽然置身于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洪流中,但与同时代的作家(爱默生、梭罗、霍桑)不一样的是,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在我看来,麦尔维尔是现代主义在美国的真正先驱和主要代表。 —— 格非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