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阁#(19)现代文化名人与天心阁
本文原载2024年9月出版《阁里看长沙》
现代文化名人与天心阁
徐悲鸿在天心阁的奇遇
在天心阁众多的传奇故事中,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沙海、戴岳峰等所著的《世界名城名楼经典故事》里,载有的《名人的奇遇——天心阁往事》即为其中之一。而故事的主人翁,就是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讲的是1937年5月,徐悲鸿曾应邀在长沙举办个人画展。画展期间,主办人向恺然陪同他游历天心古阁的故事,那时天心阁还没有烧毁。
《世界名城名楼经典故事》封面
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其第二任夫人廖静文是长沙人。徐悲鸿1919年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美术作品。先后在德国柏林和法兰克福举办个人画展,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举办中国近代画展;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曾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49年7月,当选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9月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1953年9月任第二届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执行主席。著名绘画作品有《田横五百士》《九方皋》《漓江春雨》《泰戈尔像》《奔马》等。
向恺然(1889—1957年),湖南平江人。近代著名武侠小说家,被誉为20世20年代“侠坛首座”、民国武侠小说奠基人。他从小文武兼修,文学、武术,两者均有深厚造诣。两度赴日留学,1922年开始创作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其笔名“平江不肖生”灵感,来自于老子《道德经》之“天下皆谓我道大;夫惟其大,故似不肖。”
向恺然
向恺然陪徐悲鸿来到长沙的地标名胜天心阁。正要登上石阶时,遇到一位怪客。那人仿佛认识徐先生似的,上前搭讪道:“久闻先生大名,难得今日亲见,真是幸会。我看过先生您的画作,的确高手神绘,妙不可言。”当下话锋一转:“在下也有一技,久藏勿露于人,今日巧遇先生,正想领教您呢。”
徐悲鸿微微一笑,“哦?领教可不敢当,不知是何种技艺?”
“徐先生用笔作画,我用烟作画;徐先生的画画在纸上,我的画画在墙上。”徐悲鸿将信将疑,一边的向恺然也兴趣盎然,当即热忱相邀,请怪客到家中表演,怪客欣然应允。
他们一同来到向家。向恺然按照怪客的要求,准备好一块大黑布挂在墙上,又买来三斤烟丝。怪客待大家坐定,走到黑布前,不急不忙地从身后取出一支铜质水烟袋装满烟丝,然后悠然点燃装在水烟袋上的烟丝。只见他吐口气,用力猛吸一口烟,然后张嘴向黑布喷去,顿时,黑布上升起缕缕白色烟云,忽而像群燕飞舞,忽而像万马奔腾,忽而如海浪翻滚,忽而如百花竞放,千变万化,神妙莫测。观者如痴如醉,半晌没有回过神来。
掌声过后,徐悲鸿饶有兴趣地问起这吐烟成画技艺的由来。怪客只道是气功派生的小小技艺,只有气功高超的人才有余力玩玩,一年半载难以学成。再要探问怪客是何方人士,他便只笑而不答了。休息不多时,怪客起身告辞,主人相送。他们又兴致勃勃地聊了半天,向先生才猛然想起陪徐先生游天心间才游了一半。好在向家离天心阁不远,仍旧陪徐先生登上了天心阁,一睹“四面云山都入眼”的壮观景像。
有了这次天心阁之行,从此徐悲鸿先生对长沙可谓“情有独钟”,念念不忘。1941年秋的长沙第二次会战期间,日军梦想快速、彻底打败中国,以便腾出手来发动太平洋战争,故而倾尽全力,发动第二次长沙会战,妄图打通这条南北交通的咽喉。第二次会战中我方曾经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当时徐悲鸿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举办艺术展览为抗战募捐,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他连夜奋笔疾画命名为《前进》的奔马图,借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并画中的右下角题款:“辛巳八月十日,第二次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仍是前次之结果,也企予望之。悲鸿时客槟城。”最终我方在薛岳将军的“天炉战术”统帅下,取得了长沙第二次会战的胜利。
徐悲鸿作品《奔马图》
田汉天心阁“听雨”
田汉(1898—1968),本名寿昌,笔名陈瑜,长沙县果园镇人。1912年考入长沙师范,得校长徐特立精心教诲。1916年随舅父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从五四时期起即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开始戏剧创作。先后与欧阳予倩、洪深等创办了南国剧社、南国艺术学校、南国电影剧社,主编《南国周刊》《南国月刊》,创作了《咖啡店之一夜》《名优之死》等一批进步话剧,在全国掀起了“南国”艺术新潮,影响久远。1930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左翼戏剧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大同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左翼戏剧家联盟党团书记、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其间,创作了许多话剧和歌剧,参加编写和拍摄了许多进步电影。由他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传遍大江南北,全国为之振奋。后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田汉曾担任带有研究性质的戏曲领导机构——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该局成立后,在制订戏曲政策、广泛团结艺人、编审戏曲剧目、搜集整理戏曲资料及演出和教育的改革实验等各方面,都起过开创性的作用。田汉与旧社会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人交往较多,又与旧戏旧艺人打交道,因此熟悉、同情、尊重他们,难免充当旧艺人的“代言人”,人送外号“田老大”。周总理曾经称赞他说:“田汉同志在社会上是三教九流五湖四海无不交往。他关心老艺人,善于团结老艺人,使他们接近党,为党工作,这是他的一个长处”。
1956年,田汉以中国戏曲家协会主席、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到长沙、桂林等地考察,走访了许多老艺人和中青年演员。其中在5月28日,为了慰勉参加过抗日救亡的湘剧艺人,更为了全面调查戏剧方面存在的问题,田汉邀请部分湘剧名老艺人周圣希、黄元和、王申和、贺华元等,在古城长沙的标志性建筑天心阁举行“听雨之会”,听取艺人们对戏曲改革工作的意见。
1956年田汉在天心公园
座谈时,大家都怀念湘剧界许多艺人,回忆他们在抗日期间,激于民族大义,不为日伪出演,其中不乏有吴绍芝、罗裕廷、欧元霞等,为保全大节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艺人们也就戏曲改革和剧团建设及艺人生活等方面,反映了一些问题和意见,特别是对当时少数干部的粗暴作风,不遵循艺术规律,或者不尊重老艺人所爱用的教学方法等问题,提出了强烈的批评。田汉勉励大家说:“新社会是在党的领导下,用革命先烈的热血换来的,我们必须格外珍惜。我们革命文艺工作者都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为繁荣人民的戏剧事业做出贡献”。
座谈会结束后,大家一起在天心阁拍照留念。之后田汉将自己的部分稿费连同工资一起约2000元,分别赠送给有困难的老艺人或遗孀以示慰问。后来湖南省委拨下20万元的款项,给极为困难的艺人们解决了一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问题,并充分体现了党对文化艺术的关怀。
叶圣陶书写“天高地迥,心旷神怡”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个人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8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
叶圣陶
浓郁的江南人文气息,陶冶叶圣陶毕生对书法文化无尽地钟爱。加之他接受过国学教育的熏陶,而书法又是其本体内容和必由路径,令他一生痴迷、热爱着书法艺术,并遗存了诸多形式不一、风格独特的书法佳作,为中国书法之传播与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叶圣陶遗存的书法墨迹,目前所见以楷、行、篆书三体为多。在此三体中,楷书、行书是文人书家最易上手之书体,亦为书法研习的必由之路。而属于高古一路的篆书,则不仅要有耐心和恒心,更要有对中国古典书法文化的虔诚与敬畏之心。晚年他最满意自己的篆书,甚至其楷书中亦作融合创新,隐约可见其篆书之笔意。同时除了常见文学手稿、往来手札之外,他的书法作品还有对联、扇面、立轴等形式,可谓形式丰富、内容多样。他为天心阁书写“天高地迥,心旷神怡”对联,即为其“楷中融篆”的书法传世佳作,体现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高深与成熟。
石刻对联“天高地迥,心旷神怡”作者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曾光炎,叶圣陶书于1983年春,是为祝贺天心阁重建而挥毫。游客若从南边参观天心阁,须穿过阁楼的“壮观”南山门后,方能看到此座气势雄伟的重建建筑。而南山门两侧的石壁之上,即以石刻形式镶嵌叶圣陶所题此联。采用大理石材质的石刻对联以白底绿字阴刻而成,大小均为纵154.2、横38.5厘米。
叶圣陶书写对联
这副石刻对联具有三个特点:
其一,是石刻对联为“嵌字联”。上下联联首嵌“天”“心”二字,既突出了天心阁的地名,又点出了作者登临阁楼后抒发的阁楼地势高迥、长沙美景可尽收眼底的愉悦心情。
其二,是上下对联皆为成语。“天高地迥”出自唐代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意为“天空深邃遥远,大地平坦辽阔”;而“心旷神怡”出自于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意为“心情愉快,精神舒畅”。
其三,是此联的书法不但恪守了传统,而且楷、篆笔法相互融合,反映了叶圣陶独特的艺术韵味。且其楷、篆书体并非“中规中矩”,而是“相得益彰”,可谓“另辟蹊径”地走出了属于文人书法家之外的范畴。
尽管叶圣陶题写的天心阁石刻对联,仅是其书法佳作中的冰山一角。但窥一斑而知全豹,可见他拙厚纯朴、工稳谨严、气象端严、磊落大方的书法艺术风格,犹如著名学者李建森对其所赞:“既是他的人格品范,亦是他的笔墨旨归”。
夏承焘书写“潇湘古阁 秦汉名城”
夏承焘(1900 — 1986),字瞿髯,字瞿禅,别号瞿髯。温州人。词学家,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曾在温州任教,1930年到之江大学任教。被中国文坛公认为“一代词宗”。胡乔木极为推崇他,曾说:夏老代表了当今中国词学的最高水平,夏老的水平有多高,中国的词学水平就有多高。主要著作有《唐宋词人年谱》《唐宋词论丛》《姜白石词编年笺校》《白石道人歌曲旁谱考证》《白石歌曲旁谱辨》《瞿髯词》《瞿髯论词绝句》《夏承焘词集》等。
夏承焘对长沙有着深情厚意。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波及到北京。首都老百姓基本上都搬离住房,躲进了搭在院落、街头的低矮简陋的地震棚。多年来一直住在北京的夏承焘先生和夫人吴闻女士也住进了地震棚。那一年,夏老76岁。正困难之时,他接到其好友、曾任湖南省文史馆荣誉馆长的陈云章先生邀请他来长沙暂住的信函。夏老喜出望外。1976年11月28日上午,夏承焘夫妇乘火车到达长沙,居高升门李淑一家。这是云章先生事前妥善安排的。高升门离三贵街陈云章公馆“天倪庐”不远,夏老常去天倪庐与文坛故旧雅集。夏承焘先生填词70余年,共创作了1200多首词,而在长沙居住的3个多月中,他就作了20多首词,比他近些年份每年创作的还多,可见当时诗兴之浓。其时遇大雪,喜作《浣溪沙·长沙大雪》:“高枕都忘梦有无。疏棂冻雀听歌呼。湘天风雪在江湖。乍讶鸾凰满空阔,莫惊甲子在泥涂。吟成谁画九嶷图。”又有一次,夏老写了新词《望江南·留别长沙》:“长沙好,好景趁秋来。灵麓初霜尝美橘,湘江新绿似浮醅。欲去几低回。”想找人谱曲,因为一时找不到作曲家,云章先生的儿子就表示愿意试试,在看到这首词以后非常喜欢,并很快为其谱好了曲。
有了这份对长沙的感情,所以1984年12月当天心阁管理处邀请夏老为天心阁重建落成书写楹联时,已85岁的夏老欣然应允。
夏承焘为天心阁重建落成书写对联
夏承焘题写的“潇湘古阁 秦汉名城”刻在天心阁北山门石壁的两侧。两幅石刻对联采用了大理石材质,尺寸皆为纵15.4厘米、横3.8厘米,以白底绿字阴刻而成。夏老的这幅行草书法既婀娜娟秀、又大气流畅,充分彰显了“一代词宗”“词学宗师”的艺术风格。无怪乎不论是湖南卫视拍摄的专题片《天心阁》,还是央视的纪录片《天心阁秘史》《历史见证天心阁》,都一定要在此取景并做重点介绍。
夏承焘书写对联
此联为文史学家萧长迈所作,虽只8个字,但意义深远。“潇湘”原指位于永州的潇水、湘江的汇合之处。《山海经·中山经》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到唐代中期,“潇湘”不单指潇水和湘水,而是被诗人们衍化为地域名称。陆游诗云:“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后泛指湖南全省、此处特指湖南省。“秦汉”一词则特指长沙城的建城年代。长沙是名副其实的“名城”,是1982年国务院最早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登上天心阁后,看到古城长沙万家炊烟、集市熙攘的繁荣景象,都会情不自禁地留下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句。而夏老为其所书的“潇湘古阁 秦汉名城”石刻名联,不仅成为了当今天心阁景区对外的“宣传口号”,而且更是高度定位、概括了这座国家AAAA景区的美景之盛况,令人赏后顿足不前、流连忘返。
舒同为天心阁题匾
1983年天心阁重建之初,原长沙天心书画院院长黄文华为增添其文化底蕴和氛围,专程前往北京向舒同求字,舒老欣然为天心阁题写了“麓屏耸翠”4个大字。
舒同(1905—1998),江西东乡县人。现代书法家。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中顾委委员、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曾被毛泽东誉为“党内一支笔,马背书法家”,以飘洒圆润、宽博端庄之“舒体字”开一代字风。早在红军时期,舒同就一直在团、师搞宣传工作,在紧张战事之余潜心书艺。随红一军团长征到陕北时,一路上书写大幅标语,弄得身上全是石灰,衣服上也烧了好多洞。在行军途中没纸笔,他就捡了树枝在地上划拉;骑在马上,也用手指头在裤腿上划拉。有一次被毛泽东看到了,就笑着说:“舒同,你成了马背书法家啦。”从此,“马背书法家”的美名就传开了。
舒同为天心阁题匾
何香凝说过:“国共有两支笔,国民党有于右任,共产党有舒同。我更喜欢舒同。”而舒同独创的“舒体”自称为“七分半书”,即在根植颜体的底蕴上,分别采纳篆、隶、楷、行、草、颜(真卿)、柳(公权)七体各一分,何绍基书法半分,再融诸体为一炉而自成风格。其书法有三个特点:一为“圆”,圆笔比方笔多,且起、落笔和造型通常浑圆而锋芒不露,而点如危石落地。二为“直”,作品一般以直挺且庄重劲健、活泼流动的直画为主;但直而不呆、外柔内刚,既筋骨内含又生气贯注,就像是“绵里裹铁”一般。三为“润厚”,即圆润饱满的线条在吸收宋人笔意的基础上,不但潇洒超逸(润),而且凝重沉着(厚);特别是在横、捺笔画的运作上,尤为明显。
舒同的行草代表作之一“麓屏耸翠”匾额,就充分彰显了这些“铮铮铁骨铸书魂”的书法特征。
舒同为天心阁题写的“麓屏耸翠”匾
“麓屏耸翠”匾额纵64.5厘米,横192.8厘米。其黑底烫金字,樟木材质。匾额题于1983年春,悬挂于天心阁的“北拱”附阁一楼。“麓屏”特指长沙岳麓山,而“耸翠”则形容山峦、树木等高耸苍翠。四字意即登临天心阁能站得高、看得远,全长沙景象皆可一览无遗。
历代成功学就颜体的书法大家,如乾隆时期的钱沣,道光年间的何绍基,民国时期的谭延闿等,多以写楷书为主。而相较既能楷书又能行书、草书的舒同,有些笔法则近似颜体但又别具一格、自成一派,且极具雄浑博大、外柔内刚的书法艺术特点。单从“麓屏耸翠”匾额来看,其“舒体”在庄重中不失轻松,于雄健中又不失潇洒,可谓运笔灵活自如,似乎能见作者在“文革”后的艺术再次焕发青春,落笔时下笔有神的爽心惬意。
20世纪80年代,是舒同艺术生涯的巅峰期。此时其作书法除格调明朗清新、气势宏大、意气飞扬以外,还洋溢着健康浪漫的激情。这在天心阁“镇阁之宝”之一的“麓屏耸翠”匾额中,可见一斑。
(陈先枢 沙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