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家知名国企上市失败,员工超2700人,年营收超20亿元!

北京一家知名国企上市失败,员工超2700人,年营收超20亿元!
2025年03月26日 16:53 胡华成

近日,上交所发布了关于终止对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国茶叶)在上交所主板IPO审核的决定,宣告了中国茶叶上市的失败,北京又多了一家上市失败的企业。

中国茶叶成立于1985年4月,位于北京朝阳区,这是一家国内茶产业的龙头企业。它跟其他茶叶公司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名字前面可以加“中国”,这不是一般企业可以加的,因此,中国茶叶的来头肯定不会小。

据了解,中国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11月,也就是说新中国刚成立,中国茶叶前身就已经成立了,这也是新中国第一家国有茶叶企业。到了1956年,公司改为中国茶叶出口公司。到了1985年,中国茶叶正式诞生,主管国内18家茶叶公司的进出口业务。2000年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到了2017年,公司才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尽管公司进行了改制,大股东依然是中粮集团,它也是中粮企业十八个专业化的公司之一。截至2021年,公司员工数量为2702人。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乌龙茶、普洱茶、红茶、白茶、花茶、绿茶等几乎所有茶叶品类。公司主要品牌是“中茶”,此外还有“猴王”“海堤”“蝴蝶”“龙冠”“百年木仓”等品牌。我对其他品牌不太熟悉,但是我对猴王还是蛮熟悉的,30年前,只要是家里泡茶,那必定是拿出一包猴王茶叶,这在当时也算是“小资生活”了。

公司品牌在2006年被商务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多次以“国茶”身份参与重大国事活动。

公司的生产基地遍布福建、云南、广西、湖南等茶叶主产区,产业链覆盖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全链条。目前有13个茶叶生产工厂,年产能为3.5万吨。

在营销渠道上,公司拥有超35000个销售终端,1600多家专卖店,还有各大电商平台店铺20多家。

公司在2020年4月进行了上市辅导备案,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主板注册制的落地,公司的上交所主板IPO申请于2023年2月获得受理,15天后获得首轮问询,然后公司竟然没有回复监管的问询,在等了如此长的时间之后,公司决定撤回IPO,上市失败。看来国企上市也不是那么容易。

公司此轮上市拟募资11.4亿元,其中,2.90亿元用于云南普洱茶产能建设项目,2.51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项目,还有6亿元整用于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

公司2019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16.33亿元、18.93亿元、24.34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4亿元、2.20亿元、2.68亿元。

公司选择上市标准为最近三年净利润均为正,且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1亿元或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10亿元。

如果只看业绩,中国茶叶是符合上交所主板上市标准的,那么为什么还是上市失败了呢?

第一、行业问题。茶叶行业属于传统行业,而且跟农业具有一定的关系,茶叶的收益率跟天气、环境等多方面具有联系,并不是目前监管主要鼓励上市的行业类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传统行业赶赴香港上市的原因之一。

第二、市占率较低的问题。茶叶行业是一个市场很大的行业,2023年国内的茶叶市场规模预计达到了3512亿元。但是这又是一个市场极度分散的行业,只要是有点经验的种茶人就可能做出很好喝的茶叶,完全没有门槛。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是典型的有品类,没品牌的行业。想要在主板上市,往往需要企业在某个行业占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中国茶叶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

第三、募资合理性的问题。公司一共募资11.4亿元,却有6亿元用来补充流动资金。补充流动资金高就算了,公司还在上市前进行了大额分红,2019年-2020年,公司累计分红2.4亿元。另外,公司的普洱茶产能利用率最高为79.44%,公司现有产能就已经足以应付市场的需求,干嘛还要扩产呢?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