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近期大雨不断,中医祛湿有妙方→

养生 | 近期大雨不断,中医祛湿有妙方→
2024年05月06日 20:00 健康广州

近期大雨不断,天气潮湿,不少市民出现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湿疹、肠胃不适等不同症状。

中医推荐用中医外治——艾灸、拔火罐等方式来祛湿。俗话说“湿气重,百病生”,雨季在养生调养上应注重清热祛湿,益肺补肾。

饮食上应健脾祛湿兼清热,在平时生活中多食用一些祛湿利水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山药等。可搭配饮用绿豆汤、赤豆汤、酸梅汤等,以化体内积热。

艾灸、拔火罐祛湿正当时

  •  艾灸:散寒、健脾、祛湿 

中医建议,如果用艾条艾灸的话,可以选足三里、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肺俞穴、膏肓穴等几个祛湿要穴。这几个穴位功效不同,足三里、中脘可健运脾胃中焦,增加人体对水湿的消化吸收运转能力;关元、气海可以固本增元,补益肾气,增强人体排除水湿的能力;肺俞、膏肓穴可补肺阳,强卫气,可以增强人体对外界湿气的抵抗能力。

这里特别要介绍的是肺俞穴和膏肓穴中医介绍“这两个穴位在上背部,艾灸有提升肺阳、肺卫气的作用,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如果肺气上升,护卫能力提高时,当空气湿度增高,湿邪也不容易通过皮肤入侵体内。”

对于掌握穴位有难度的读者,可以使用大的艾灸盒,重点艾灸腹部、上背部即可。每次艾灸20—30分钟以上。对于湿寒特别重的人,可以尝试“长蛇灸”,这种灸法施灸时沿脊柱铺敷药物、姜或蒜,上面再放上艾柱,形如长蛇。整个督脉通过灸补可振奋一身阳气,温阳祛寒,强身健体、运行气血。

  •  拔罐:缓解酸楚困重感 

拔罐也是很好的祛湿方式之一。拔罐的时候通过形成的负压,可祛肌表之湿,尤其对湿邪内阻引起的身体酸楚困重感的疾病效果最好,拔完罐整个人都会轻松很多。与传统火罐相比,抽气罐的优点在于可以随意调节罐内负压,而且无明火危险,相对安全。加上其疗效显著,简便易行、耗时较短、副作用小。

拔罐的部位比较灵活,可以选背部,或因为湿困而酸痛、活动不便的部位,即使是关节处,也可以用变形火罐来拔。留罐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两次拔罐之间的间隔以2~5天为宜,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或前往专科体验中医特色疗法。

忌凉茶、冷饮

天气变化大,汗出黏腻难适。雨季养生,最关键的是保护好中焦脾胃,脾胃需养,凉茶、冷饮易致脾胃受凉。

改善饮食、补充水分

多食蔬菜水果,少食湿热之品。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食山药、莲子、薏苡仁、芡实、赤小豆等,亦可煮粥食。

祛湿茶饮

  • 山楂陈皮荷叶茶 

功效:祛湿排毒,可在饭后饮用一杯。

食材:陈皮3克、荷叶3克、山楂3克。

做法:将荷叶用水洗净,碾成碎状;将荷叶、陈皮、山楂放入煮锅中,倒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倒入杯中;盖盖闷5-10分钟,即可饮用。

中药祛湿泡脚方

  • 寒湿者:

材料:生姜20g、拍碎花椒20g、艾叶30g、透骨草10g。

用法:水温30℃-40℃,放以上泡脚材料(可煮开后放入)。水没过三阴交穴以上20-30分钟(泡至后背及前额微汗出则止)。

  • 湿热者:

材料:茯苓30g、竹茹10g、蒲公英10g、车前子10g、法半夏10g、陈皮10g、枳实10g、透骨草10g、炙甘草6g。

用法:大火煮开,小火10分钟,关火焖10分钟,水温30℃-40℃,水没过三阴交穴以上20-30分钟(泡至后背及前额微汗出则止)。

适当运动+呼吸训练

以有氧运动为主,可走快步、打太极、五禽戏等。简单方便随处可练的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可以让你肺部更好地呼吸,打开小气道,充分激发小气道功能,增强呼吸道的免疫力、抵抗力。

本期封面:

来源:广东中医药、羊城晚报、厦门日报、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编辑:大然   责编:邹向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