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亲族大乱斗——八王之乱: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化司马旗

司马亲族大乱斗——八王之乱: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化司马旗
2018年12月29日 14:37 化雨阁

八王之乱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很多童鞋应该在历史书上都学过。根据字面理解,很容易误解为是八个诸侯王一起出来搞事情。其实,八王之乱这一历史事件的命名源自《晋书》,因《晋书·八王列传(列传第二十九章)》将这八王编著在了一起,所以被后世称为八王之乱。

实际上的八王之乱历史长达16年,出来搞事情的并不止八个诸侯王,而主要的这八个诸侯王也不是一起跳出来的,而是一个一个上场的。说白了,八王之乱就是司马家亲戚大乱斗,然后因为其有权有势,就带动了整个国家陷入混乱。下面小编就按照这八王登场顺序来大致说一下历史上这个“八王之乱”。

登场第一王:楚王 司马玮

家族身份: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晋惠帝司马衷的同父异母弟弟

主要敌人:太傅杨骏

起兵盟友:皇后贾南风

起兵事由:诛杀逆贼

作乱经过: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司马衷继位。曾经的盟友贾南风与杨骏因权力争夺发生矛盾。贾南风联络多名诸侯王,希望协助其讨伐诛杀杨骏,司马玮第一个跳了出来。公元291年,司马玮带兵入洛阳,与贾南风里应外合,诛杀杨骏。杨骏死后,汝南王司马亮乘机把持朝政,欲将司马玮赶出京城,令其回封地,司马玮不从。

结局:司马玮受贾南风挑唆,诛杀司马亮。公元291年6月10日,司马玮被贾南风冠以诛杀大臣,图谋不轨的罪名处死,并屠三族。司马玮的同母弟弟长沙王司马乂遭牵连被贬,改封常山王。

登场第二王:汝南王 司马亮

家族身份:司马昭的异母弟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晋惠帝司马衷的叔祖

主要敌人:太傅杨骏、楚王司马玮

作乱经过:汝南王司马亮实际上是晋武帝司马炎去世时授命的辅助大臣,但被太傅杨骏篡改。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司马亮回京吊唁,太傅杨骏恐其回京后争权,遂请旨判司马亮谋反,司马亮得知消息,未入京立即逃回封地。贾杨争权后,贾南风第一个联络的人就是司马亮,但司马亮胆小拒绝。楚王司马玮起兵诛杨骏后,司马亮第一个跳出来争权,遂把持朝政,欲赶走司马玮。

结局:公元291年,司马玮受贾南风挑唆,杀司马亮。

登场第三王:赵王 司马伦

家族身份:司马昭的异母弟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晋惠帝司马衷的叔祖

主要敌人:皇后贾南风

起兵事由:公元300年,贾南风杀太子司马遹

作乱经过:司马伦以贾南风杀太子为由,矫诏,联合齐王司马冏杀入京都洛阳,擒贾后。后以一壶毒酒逼死贾南风,自己独揽朝政大权。301年1月,司马伦逼晋惠帝司马衷让位,自己称帝。

结局:司马伦本是庸才,但先废司马衷称帝,后任用孙秀等小人掌权,遭司马亲族不满。很快,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常山王司马乂、新野公司马歆五路亲王起兵反司马伦。司马伦连番战败,301年4月,司马伦将帝位退还给司马衷,被囚禁。很快被降为庶人,并被人灌毒酒杀害。

登场第四王:齐王 司马冏

家族身份:晋武帝司马炎的侄子,晋惠帝司马衷的堂兄弟

主要敌人:赵王 司马伦

作乱经过:在赵王司马伦作乱期间,其实司马冏就是帮凶。在反司马伦的战斗中,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居首功。晋惠帝司马衷大肆封赏齐王与成都王,并留二人在京城辅政。成都王司马颖因担心一山容二虎,与齐王司马冏并列朝堂可能导致新的纷争,因此拒绝了留京城辅助的提议,率兵回封地。齐王司马冏遂独揽朝政。

结局:公元302年3月,皇太孙司马尚夭折,晋惠帝司马衷直系子孙死亡殆尽,遂立成都王司马颖为皇太弟,作为今后皇位的第一继承人。已独揽朝政的齐王司马冏怕今后大权旁落,宣布废成都王司马颖的皇太弟身份,私立年仅八岁的司马覃为太子,自封太子太傅。河间王司马颙遂联合成都王司马颖出兵讨伐司马冏。而在京城的司马冏得知消息后,第一个想到的是将在京城里与他作对的长沙王司马乂(原长沙王,后被贬为常山王,因灭司马伦有功,又被恢复为长沙王)灭了。结果反被司马乂军队活捉,并被斩首。

登场第五王:长沙王 司马乂

家族身份: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晋惠帝司马衷的同父异母弟弟,楚王司马玮的同胞兄弟

作乱经过:齐王司马冏被司马乂杀死后,司马乂开始独揽朝政,并以晋惠帝司马衷名义令正在半路的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退回封地。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只得愤愤离去。随后,晋惠帝下诏,恢复成都王司马颖的皇太弟身份,这件事的结果是只有河间王司马颙什么都没得到。

结局:公元303年,愤愤不平的河间王司马颙出兵7万,讨伐司马乂。他同时邀成都王司马颖一同出兵,结果司马颖更狠,直接举全封地之兵20万,攻击司马乂。几十万大军在洛阳城外连番激战,仅司马颖军队被斩首和俘虏者就达到6、7万之多。持久大战导致双方粮草匮乏,周边城市均遭饥荒。洛阳城中东海王司马越乘军心浮动,擒司马乂,将其送至城外,大将张方遂将长沙王司马乂绑在铁柱子上烧烤,以炮烙之刑虐杀。

登场第六王:成都王 司马颖

家族身份: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晋惠帝司马衷的同父异母弟弟

作乱经过:长沙王司马乂死后,成都王司马颖入京,受封二十郡,拜为丞相。之后,作为皇太弟,司马颖没有留在京城,而是回到根据地邺城,遥控政权。实际此时的司马颖已经目空一切了,他的排场、起居已与皇帝无二。

结局:公元304年7月,东海王司马越传檄四方,召集十多万人,挟持晋惠帝北征邺城。司马颖命军队迎击,打败东海王司马越的军队。司马越逃跑,晋惠帝被送至司马颖的邺城。304年8月,司马颖的弟弟,司马腾和安北将军王浚与鲜卑部落首领联手起兵讨伐司马颖,司马颖不敌,携晋惠帝逃回洛阳,结果被已控制洛阳的河间王司马颙反挟持。304年12月,司马颖的皇太弟身份被废除。司马颖在洛阳憋屈的过了一段时间,后司马颙战败,司马颖只得北上逃窜,后在邺城被抓软禁。306年,司马颖被人在狱中勒死。

登场第七王:河间王 司马颙

家族身份:司马懿三弟司马孚之孙,晋惠帝司马炎的堂兄弟,晋惠帝司马衷的堂叔

作乱经过:河间王司马颙实际上已经搞了很久事情了,之所以算他第七个登场,是因为他这时候才登上权利的顶峰。公元304年,东海王司马越挟晋惠帝北伐司马颖,司马颙手下大将张方控制了洛阳,河间王司马颙在老巢长安远程遥控。304年12月,司马颖挟晋惠帝司马衷逃回洛阳,遂被河间王司马颙控制,只得寄人篱下的活着。为了更好的控制皇帝,司马颙先下令废了司马颖的皇太弟身份,立司马炎另一个儿子司马炽为皇太弟;后下令将晋惠帝迁都长安。

结局:河间王司马颙刚将晋惠帝在长安的宫殿中安排好,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又纠结了各路诸侯和太守前来讨伐,理由是张方劫持司马衷,要求河间王司马颙恭送晋惠帝返回京都洛阳。河间王司马颙不同意,随后双方在长安城外大战,司马颙军大败,长安城东侧被联军中的鲜卑骑兵攻破。司马颙这才下令诛杀大将张方,把晋惠帝送回京都洛阳。晋惠帝返回京都后,东海王司马越以诏书征召司马颙回京都任司徒一职,司马越的弟弟南阳王司马植派部将梁臣随队护送,在司马颙履职途中将其在车上掐死,随行的司马颙的三个儿子也一并被杀。

登场第八王:东海王 司马越

家族身份:司马懿四弟司马馗之孙,晋惠帝司马炎的堂兄弟,晋惠帝司马衷的堂叔

作乱经过:虽司马越被归于八王之乱的八王之一,但严格说来他的作为一直是在为了制止混乱的发生,虽然这一制止的过程也制造了混乱。在此之前的诛杀杨骏、擒司马乂均有司马越的功劳。他也是最终终止了八王之乱的人。306年,河间王司马颙被诛杀,东海王司马越控制了朝政。307年1月,晋惠帝暴毙,很多人怀疑是被司马越毒杀的。随后,皇太弟司马炽登基。当时司马炽已20多岁,有人建议废司马炽,立一个年幼皇帝以便于控制,司马越拒绝,进言者遭司马越斩杀。后司马炽亲政,司马越上表求隐退回封地,司马炽不许,遂司马越去了许昌。

结局:司马越这个人比较复杂,一方面历史记载中有其杀亲信求隐退的故事,另一方面当时西晋已四处叛乱,北方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日益强大,导致司马越不得不四处率军平乱。在朝中,他也没有少干过杀忠良、除异己的勾当。311年,司马炽下诏,发布司马越的罪状,要求各方讨伐。司马越听后,一病不起,死于项城。死后,司马炽将司马越的爵位贬为县公,并将天下大乱的罪责均归于司马越。

八王之乱,谁之过?

历史上公认的八王之乱时间是:自公元291年始,到公元306年止。自司马越掌权之时起,已不被视为“乱”了。以上这八王登场顺序,只是小编我排的序,是以每一个王登顶权利巅峰的顺序排列的,而不是他们参与乱世的顺序。

整个八王之乱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第二王时期,算是种子期;第二阶段:第三第四王时期,算是热身期;第三阶段:后四个王时期,这个时期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真正的大乱斗时期。

在整个八王之乱中,各诸侯王之间的相互倾轧其实只是一根主线,因为这些诸侯王导致的战乱最遭罪的还是人民,因此,各地的叛乱、起义,外族的入侵一直伴随着这一阶段,这让中华大地变得更为混乱。这样一场八王之乱的主要责任在谁?咱们简单的去责怪被称为“白痴皇帝”的司马衷显然是很不负责任的,小编以为最主要的根源还是三点:

1.司马炎封王。司马炎大肆封王的目的是看到曹家族人实力单薄,导致自己可以轻易逼曹奂“禅让”,出于巩固司马家强大的势力,拱卫皇权的目的,他选择了大肆封王,让诸侯王拥有了一定势力。

2.大肆裁撤军队。在完成大一统后,司马炎为恢复民生,大肆裁撤军队。这一做法的初衷是好的,但问题是他裁撤的都是朝廷直属军队,而不是裁撤诸侯王的军队,这直接导致朝廷武力缺失。试想如果有一支强大的朝廷武装,诸侯王也不敢那么随意动。事实上,去读八王之乱的历史,大家会发现朝廷的军队就几乎没怎么被提到过。

3.贾南风引司马宗族军队夺取的尝试。如果没有贾南风邀司马家诸侯王诛杀太傅杨骏的尝试,可能诸侯王还不会那么快发现宗族军队与朝廷军队的悬殊力量对比,也不会那么快起来作乱。至少,晋朝还有休养生息的机会,毕竟司马炎留下的政治体制暂时还是有效的。

不管怎样,八王之乱,这场司马家的亲族大乱斗,揭开了之后两百多年的乱世序幕。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司马旗的时代结束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