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逆袭——奴隶皇帝石勒,作为文盲,他却是开创考试制度的人

屌丝逆袭——奴隶皇帝石勒,作为文盲,他却是开创考试制度的人
2019年01月06日 10:32 化雨阁

两晋十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帝王们给后世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好色、残暴等负面词。无疑,在这样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些负面的词汇的确能概括大多数的短命国家,但乱世出英雄,这个时期也是一个英才辈出的年代,也曾上演过无数精彩的传奇。比如,后赵的开国皇帝、中国唯一一个奴隶皇帝——石勒。

屌丝+文盲——石勒

石勒,初名㔨(bèi),小名匐勒,羯族人,匈奴别部羌渠(羌渠曾居于今新疆塔什干地区)后裔。史书记载羯人相貌为“高鼻深目”,石勒也有同样的特征,据此推算,他可能是西域迁徙而来的欧罗巴人种。

公元274年,石勒出生在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根据相关史料来看,幼时的石勒家境并不是太好,七八岁的时候,石勒就开始在乡间务农。石勒儿时的年代正处于晋武帝司马炎发展经济和教化人民的阶段,但终石勒一生,他却不认字,是一个标准的文盲。和所有在乡间劳作的年轻人一样,少年时期的石勒对外面的世界是好奇的。于是他凭借自己健壮身体,通过做脚夫的方式随同商贩队伍走了出去。

据说,石勒14岁时曾跟随商贩的队伍到达过西晋都城洛阳,在饱餐一顿后,不知是因为吃饱的舒爽还是因为见到了都城洛阳的繁华,他兴奋得大吼,正好被西晋贵族王衍所见。回家后,王衍对下属说:“刚才那个大吼的孩子不是一般人,以后恐怕会成为天下大乱的祸害。”于是派下属去抓石勒,幸好石勒当时已经离开了集市。

奴隶贩子与奴隶——石勒梦想与现实间的距离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崩,太康盛世结束。公元291年,八王之乱启,随后全国范围内爆发一系列天灾,在战乱+天灾的折腾下,底层百姓的生存越来越难。

公元302年-303年期间,石勒的家乡发生饥荒,年近30的石勒离开了家乡,准备去投军。当兵虽苦,但不会被卖作奴隶,至少能解决吃饱饭的问题,且社会地位总也比奴隶高点。但走到半路,石勒在饥寒交迫之下,实在走不动了。幸好半路遇到了同村的财主郭敬,于是他向郭敬乞食。郭敬忙将准备到城里出售的商品就地贱卖,为石勒购买了食物和衣服。

吃饱穿暖的石勒为了感谢郭敬,帮他出了个发财的点子。石勒说:“你看,现在饥荒严重,大家都快饿死了。你可以骗一些饥民说带他们到城里找工作,然后乘机将他们当奴隶卖掉。这样一来能解决饥民们要被饿死的困境,你还能白赚一笔钱。”事实上,这个点子是石勒早就想好,准备参军以后讨好上司用的。郭敬听了以后,觉得可行。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确是残酷的。石勒拜别郭敬之后,没走多远,就被一支军队抓了起来,随后他们将石勒当奴隶给卖了。乱世中为了生存,如石勒这般的“聪明人”绝不会少,于是怀揣奴隶贩子梦想的石勒成为了一名奴隶。

从奴隶到强盗——石勒的“黑社会性质”团伙:飞天十八骑

作为奴隶,石勒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首先,石勒被卖给了翼州地主师欢,在师欢这里,石勒努力耕田劳作,很快获得了师欢的信任,石勒不用再像其他奴隶一样终日锁链加身,并且有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其次,石勒利用自己的自由,与田地附近皇家养马场的马头汲桑成为了朋友。当然,说说简单,一个奴隶与一个身为政府官员的养马场马头能变成朋友,其难度可想而知,但石勒做到了。

然而奴隶总是身不由己的,很快,石勒被师欢转租给了武安的一位地主,更不幸的是,在去武安地主的路上,石勒再次被一伙军士抓住,准备将他再次转卖。不过这次石勒不再认命,他逃跑了。

逃跑出来的石勒算是想明白了,于其被人像牲口一样卖来卖去,不如轰轰烈烈的搏一把,反正做奴隶生死自己也无法掌控,大不了就是一个字——死。于是石勒召集了一批平时一起干活的奴隶兄弟,干起了强盗的买卖。他们自称“飞天十八骑”。

为什么要说“飞天十八骑”是黑社会团伙呢?作为曾写过美国黑手党历史的小编来说,很确定自己的定义没错。因为“飞天十八骑”的主要业务就是到附近各马场去抢马,顺便抢劫一些富户。而劫来的好马、珠宝很多都孝敬给了自己的好友——皇家养马场的汲桑,交换条件就是汲桑帮忙在政府中运作,避免遭到打击。事实上,石勒在“飞天十八骑”时期,无论犯多大的事,政府也没有“关照”过他们。

下注——一个错误的决定

治世生存凭关系、乱世发展靠站队,这是所有黑社会团伙生存的不二法则。而石勒所处的时代恰恰是乱世,因为现在还在“八王之乱”中。为了生存,石勒的“飞天十八骑”跟着汲桑投奔了成都王司马颖帐下大将公孙藩,不过这次他们下错了注,公孙藩在一场战斗中大败被杀,石勒与汲桑索性逃得性命。

之后,石勒与汲桑四处躲藏,招募亡命徒以自保,在积蓄了一定实力后,高举成都王司马颖的大旗,进攻邺城,杀东瀛公司马腾,而这个司马腾就是当初将石勒卖为奴隶的那位。

这个时期的石勒和汲桑虽然高举司马颖的大旗,但其实是标准的流寇,因为在攻下邺城后,他们居然去攻击了兖(yǎn)州,而兖州恰是司马颖的地盘。莫名奇妙的成都王司马颖派大将苟晞去剿灭石勒和汲桑,石勒、汲桑大败失散,石勒逃往了乐平,而汲桑在逃往平原县时被另一支起义队伍“乞活军”逮捕斩杀。

王的崛起——石勒投汉赵

大败逃亡时的石勒应该基本已经是孤身一人了,此时恰逢匈奴王刘渊起事,根据石勒的判断,刘渊能成大事,因此决定投效到刘渊帐下。但石勒面临的问题是自己一个人,明显过去到刘渊帐下估计也就是做个大头兵,于是他开始寻找能增加自己权重的力量。

石勒第一个遇到的是一伙由张背督领头的土匪,根据史书记载,石勒遇到张背督后问他:“现在刘渊占据了山西,你一个小土匪能活下去吗?”张背督回答:“难!你有什么好办法?”石勒说:“跟着我,投靠刘渊,刘渊能成大事,以后天下都是他的。”张背督思考了一夜,决定跟着石勒去投靠刘渊。

到刘渊大营后,刘渊很欣赏石勒,但很明显,张背督的到来多少还是有点石勒忽悠的成份在内,无法证明石勒的真实能力,所以刘渊决定试试。正好当时还有一伙由乌桓人伏利度领导的近2000人的土匪团伙,刘渊当时硬攻无果、招抚不成,于是问石勒有什么办法?石勒笑言:“这有何难?看我的!”

于是,很快,石勒假装被刘渊赶出大营,投奔伏利度。石勒在伏利度那里帮助伏利度清除了很多敌对土匪势力,并与伏利度结为异姓兄弟。当石勒威信日隆之时,他振臂一呼,除了伏利度外,所有人都表示愿意跟随石勒投靠刘渊,于是在杀死伏利度后,几千土匪随石勒投奔到了刘渊帐下。

再次验证了石勒能力的刘渊大喜,封石勒辅汉将军、平晋王。史料未记载石勒投效刘渊的具体时间,但根据后续历史事件推论,石勒自从家乡出走到被贩卖为奴,再到变成强盗,最终成为刘渊帐下平晋王,历时仅1-2年。屌丝石勒逆袭,成。

大将石勒——爱读书的文盲

根据史书记载,石勒是文盲是肯定的,但热爱阅读也是肯定的。这看上去非常矛盾的说法,石勒采用的是一种最简单的方式解决的——让识字的人读书给他听。甚至在自己军中设“君子营”,君子营是石勒专门安置读书人的地方,也是石勒最重要的智囊团。在这里,石勒找到了一生最重要的谋士——汉人张宾。

作为一名猛将,石勒也凭借当初忽悠到的几千名土匪为基础,逐步发展到了汉赵军方的第二军事统帅。在刘渊麾下效力时期,石勒展现了非比寻常的军事天赋,几乎百战百胜,即使失败也总能让自己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刘渊登基后,石勒受封平东大将军,跟随刘聪两攻洛阳。

刘渊死后,刘聪称帝,石勒随汉赵军方第一大佬刘曜攻陷洛阳,随后,刘曜攻下长安灭西晋,开始在汉赵的大后方进行内部平乱的工作。而石勒开始了自己新的征程——攻打新建立的东晋。简单截说,刘曜、石勒两大军事大佬,一个负责内部军事行动,一个负责开疆拓土。

由于刘聪当皇帝后开始昼夜宣淫,不理政事,石勒逐渐疏远了中央政府,开始在战争的同时使自己的军队处于半独立的状态。在自己第一谋士的建议下,他攻占襄国(今河北邢台),为自己建立了根据地。

石勒——忠臣?叛将?

其实,关于石勒是否早有反心这件事情,多数史家给出的结论是——有的。但以小编自己的判断来说,结论应该是——未必。公元318年,汉赵昭武皇帝刘聪病逝,在遗诏中,刘聪选择的辅助大臣是石勒。虽然刘聪掌权后期好色淫乱,但智商高是肯定的,他没有选择自己的族弟、当时汉赵第一大将刘曜为辅政大臣,而选择了一个身为外人的石勒,可见其对石勒的信任,且后世史家评述之中的石勒,实际当时已经是处于半独立状态了。

公元318年,刘聪死后,靳准屠刘聪全族篡位,石勒、刘曜两军勤王,灭靳准全族。刘曜称帝,封石勒为赵公(注意,原来石勒是平晋王,封公名为讨好,实际可是降级了)。随后刘曜改国号为“赵”。这啥意思呢?封石勒为赵公,自己的国号又是“赵”?耍人呢?这下石勒彻底炸了。于是石勒索性宣布独立,自称赵王。这下更让人彻底看不懂了,同时出现了两个赵国,这是什么情况。

从后世史家来看,刘曜因是刘渊的养子,且都是匈奴族,因此视刘曜为汉赵正统,他建立的汉赵也被称为了前赵,而石勒因为和刘家皇室没有血缘关系,因此被视为了叛将,将他所建立的赵称为后赵。

“千古一帝”文盲石勒——建立影响中华上千年的考试制度

在后世的众多野史中,广大人民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多有将石勒这个异族且未受过文化教育的文盲描述成一名残暴的杀人魔王。甚至在正史中对石勒的赞美也很少,但在毛主席的评价中,确给与了石勒很高的评价。公平来说,小编认为只有毛主席的评价是最客观的。

在石勒建立后赵之后,石勒从自身是羯族人的角度出发,非常厌恶汉人对少数名族以”胡“概称的贬义用词,全国下令禁用”胡“字,这就有了当时一种外来蔬菜——胡瓜,被改名为今天我们说熟悉的”黄瓜“的故事。

但与后世的文字狱不同,石勒真正讨厌的是态度,而不是称谓。在禁”胡“令颁布后,石勒下属的汉族士兵、大臣也曾当面以”胡“代称少数民族,石勒均未怪罪。有一次,有羯人醉酒闯入王宫,石勒的汉人卫队长在汇报这一情况时说:”醉胡骑马驰入,我怎么叫他都不听。“刚说完发现不对,立即向石勒叩头,因为他犯了”国讳“。而石勒笑语:”的确,跟胡人说话有时很难沟通。“毫无怪罪。更有甚者,石勒的汉人参军曾在向石勒汇报工作时说:羯贼怎么怎么……。待发现貌似石勒是当世最大的羯贼时,吓得叩头不止。而石勒不仅没有怪罪,反而给了这名参军赏赐。作为一名雄主,石勒其实从来没在乎过所谓”胡“这样的字眼,他只是希望改变中原大地上的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态度。不知后世史家在见到这段历史是,真实的内心是否曾存汗颜。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身为文盲的石勒,特别注重教化,他开办了很多教育智能部门,广纳贤才,改变了已沿袭500多年的九品中正制(实际上靠举荐、靠名声当官的制度在当时的中国已沿袭上千年),并且建立了特有的考试选官制度,这一制度后来为隋朝所效仿改进,这才有了后世的科举制。仅此一项创新性的制度改革,就福泽了未来千年的中华民族。也仅凭此一项创举,石勒当有资格被称为千古一帝自此,科举制雏形建立,创立者——石勒,一个文盲。

暴君?——一统北方的石勒

石勒建后赵之后,在北方有前赵,在南方有东晋。出于战友之谊,石勒虽然对前赵刘曜不满,但一直没有挑衅过刘曜,他一直在向南进军,攻打东晋。但不识趣的刘曜偏偏来挑衅石勒,公元325年,刘曜助东晋大军守洛阳,惹怒了石勒。

公元328年,石勒发动灭前赵的战争,公元329年,前赵灭。石勒统一北方。不管如何战乱,在石勒统一北方时期,大约是十六国时期百姓最幸福的时间,石勒减轻租赋,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儒家教育,让百姓在乱世中有了一小段休养生息的时间。但这短暂的乱世之后将是更多的战乱,不过在石勒在世期间,一切都不会发生。

后世因为石勒在统一战争中的种种屠杀行为将石勒称为暴君,但纵观历史,小编依然觉得有必要为石勒辩解两句:首先,关于石勒的屠杀,更准确的是石勒军队的屠杀,因为多数屠杀都不是由石勒直接指使的,多数屠杀的罪魁祸首是石勒的侄子——石虎。其次,熟悉军事的童鞋应该能理解,当一个弱小的国家、民族、军队战胜强大的军队后,俘虏和补给都是问题,有时候杀不是为了杀,更多可能是因为长治久安的需要,比如杀神白起坑杀40万赵军就是很好的例子。当然,石勒是不是暴君,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小编不是要强求大家认同。

石勒称帝——千古帝王家,最难身后事

公元330年,石勒灭前赵,统一北方后次年正式称帝,再此之前虽然后赵是独立的,但一直只是称王。

公元333年,石勒重病身亡,一代雄主崩。石勒死前遗诏,将皇帝位传太子石弘,这可能是石勒一辈子做得最错的一件事情。不是石弘有问题,而是时代有问题。石弘幼有孝行,恭谨自守,自幼熟读儒家经典,深受文士爱戴。这样一个儒雅皇帝,在治世或许有机会成为一代明君,此时的后赵依然处于乱世之中。

千古帝王家,最难身后事。努力一辈子的石勒终将败在继承人选择的问题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