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大锤已至,货基市场变天

监管大锤已至,货基市场变天
2024年03月04日 12:00 理财巴士

之前咱们聊过,货币基金的监管越来越严了。

货基T+0“限额令”落地,快速赎回单日上限1万元,还有货币基金的监管新规里面,提出了一个叫“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的东西:

按规定,满足规模大于2000亿元,或者投资者数量大于5000万个,等条件的货币市场基金,得纳入重要货币市场基金评估范围。

这些货基,因为基金资产规模较大或者投资者人数较多,和其他金融机构或者金融产品关联性较强,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可能对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所以得拿出来“特殊对待”。

最近,证监会终于发布了首批重要货币市场基金名录:

7家公募基金的13只基金入选,规模2.18万亿占全市场两成,以支付宝和微信为敞口的天弘余额宝、易方达易理财都在其中。

(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监管为何有此一举,对持有人有什么影响呢?

在大部分投资者看来,货币基金底层资产的安全性很高,在各类基金中风险最低,灵活赎取,本金损失的可能性非常低,投资体验非常好。

其实,“快速赎回”是银行提供的福利,货基的清算按正常流程没办法当天到账,银行实际上是先将资金垫付给客户,在赎回到账的时候,银行再收回基金份额的款项。

如果货基净值下跌,赎回量突然增加,对垫资银行是不小的压力,也容易造成系统性风险。

所以,货基并不是如大部分投资者所预期的“毫无风险”或者完全“保本”。

市场曾经历过惨痛的教训,2008年次贷危机中,雷曼兄弟破产导致持有其发行商业票据的货币基金跌破面值,随后不得不清盘。跌破面值的恐慌导致大量赎回,引发了流动性危机,最后,还是美联储主持大局,才稳住了这一轮风险。

国内也发生过因为市场波动,导致货基集中赎回事件。

2016年第四季度,货基承受了很大的净赎回压力,到12月份市场连续多天日赎回额超过500亿,个别货币基金遭遇巨额赎回后险些“爆仓”。

如果规模大的货基出现风险,产生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所以,监管提升对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安全要求,会提高它们的安全性,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但另一方面,也会对提高收益的套路进行限制,所以名单中的基金,收益就很难做高了。

有人说,货基收益下行可以转向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或者债基,咱们这几年也反复提过,利率下行是大趋势,存款、银行现金理财、货基、债基的收益率也会慢慢下行。

通过长期的资产配置,实现财富稳步增长是未来的大趋势。

银行也看到了这个趋势,前两天,小巴就碰到有银行在推销自家的资产配置产品。

这个银行的资产配置计划,直接采用了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模型,将家庭资产分成4个账户,咱也不能说他们错。

但一个合适的资产配置计划,肯定是因人而异的定制化方案。

首先要梳理家庭财务状况,资产配置的收益预期则需要根据家庭的风险偏好、理财目标、投资期限来考量。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不能用一个通用的公式套进去,肯定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于不同的情况调整。

另外,银行在资产选择上整体偏向保守,进取型投资也只选择了黄金和债基,背后也是考虑了大家的风险偏好,这两年大家被股市虐惨了,银行也怕权益资产卖不动。

前两天不是有热搜说,“利率一低再低存款却越来越多”,存款利率降到了70多年来的历史最低,银行给出的大额存单三年利率只有2.35%,丝毫没有影响大家存钱的积极性。

楼市、股市、理财产品表现不好,看着似乎是选择存款的人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对经济复苏越悲观,未来的不确定越大,当下越会求稳,投资收益反而是退而求其次的,利率下降也阻挡不了存钱的积极性。

但理财这事,长期则生、短期则死,过于关注当下各类资产的波动,就容易陷入短期主义的陷阱,我们需要的是能够跨越周期的、解决家庭财务目标的资产配置方案。

之前咱们聊诺贝尔基金的时候就提到过,诺贝尔奖成立初期,为了安全考虑,只把钱放在银行吃利息或者购买债券,但因为过于保守,诺贝尔基金大幅度缩水,资产越来越少。

后来把权益资产纳入投资范围,增配权益类资产后,基金的命运才得以扭转,跨越周期,钱越发越多。

所以,既然咱们是用长期主义思维去看待理财,就要学会和风险共处,纳入部分权益类资产,更要站在全球视角,留出可以配置全球化资产的资金,降低资产集中在单一市场的风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