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博物院 × 巴黎圣母院 !

秦陵博物院 × 巴黎圣母院 !
2024年05月09日 14:37 西安发布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

在2023年4月

中法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中

两国承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修复

和开发领域的双边合作

在此期间

陕西文博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已开展了

中法“公输堂彩绘木作保护研究”

“茂陵石刻保护”等合作项目

公输堂:

中法两国合作保护“天宫楼阁”

位于西安市鄠邑区的公输堂,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由100多位明代能工巧匠历时11年建成,是一座集建筑、雕刻、绘画于一体的建筑,2001年入选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输堂虽然外观与明清时期的民居别无他样,但内部却别有洞天,众多的梁、柱、斗拱、飞檐之上皆有“雕花”绽放,古建专家将其视作宋代《营造法式》中天宫楼阁的实物再现

然而由于长期遭受自然因素影响,公输堂古建木作存在结构歪闪、彩绘层变色、脱落等病害问题,亟须进行维修保护。2017年,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与法国遗产科学基金会签署开展“公输堂彩绘木作保护研究”合作项目,7年来,双方合作不断深入,携手为古建研究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西安市鄠邑区公输堂小木作艺术博物馆副馆长王洁介绍:“法国专家他们多次到访公输堂,对我们木材的树种以及粘合材料、彩画的传统工艺进行研究。2019年,举办了中法公输堂的油漆彩画保护修复培训班,为我们中法双方培养了大量的文物保护专业人才。下一步,我们将与法国专家就文物保护的理念、技术还有方法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加大人才培养,共同提升中法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

文化遗产合作

一直是中法两国文化关系中

最具活力的亮点之一

近日,中法达成《中国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关于木质遗存与土遗址保护科学研究之合作协议书》。5月8日,记者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本次合作将围绕木质遗存保护研究和土遗址保护研究两方面展开

巴黎圣母院“牵手”秦陵博物院

兵马俑一号坑木质遗存。

据介绍,木质遗存保护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联合开展巴黎圣母院火烧木材及秦始皇帝陵火烧木材遗迹(木炭)保护修复以及价值认知研究;针对巴黎圣母院火烧木材及秦陵秦俑坑出土木炭及残存木质开展包括木材树种鉴定、保存状态评估、劣化机理、保护技术与方法研究,尤其是针对残存木质,还有木质修复研究。

土遗址保护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针对秦陵秦俑坑土遗址以及法国作为建筑元素的土质材料,开展土遗址耐久性和稳定性、制作工艺、病害识别评估及损害机理等研究,开展遗址土体保护技术研究。

巴黎圣母院火烧木材现状。

“选择木质遗存保护这一共性问题作为双方合作的切入点,可以将两个世界文化遗产地联系起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国秦始皇陵与法国巴黎圣母院是闻名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均曾使用大量的木质材料且存在过火木质遗存,如秦兵马俑坑的建筑使用了大量棚木、枋木、立柱、地栿等木质构件,也出土了战车、兵器局部构件等木质遗迹,这些木质遗存在历史上遭到过不同程度的焚烧;而巴黎圣母院也保有大量木质建筑构件,其木质屋架在2019年被严重焚毁。

秦兵马俑一号坑火烧木材现状。

与此同时,以秦陵博物院为代表的考古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特色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结合所创造的生动实践,为全球文化遗产事业贡献了独到的中国经验。秦兵马俑坑等考古遗址主要为土质。这类土遗址的保护与常见的露天土遗址不同,需要结合其自身环境与病害特征,面向考古、保护、研究、展示、利用的全链条需求,发展可持续的保护利用科学体系。

我们希望同法国的遗产机构一道开展考古土遗址的保护研究,在国际上推广中国特色的考古土遗址保护理念,通过文化遗产科学研究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精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工作人员表示,中法双方将围绕合作协议所确定的框架,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