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如何打开央企与地方合作的想象空间

记者手记|如何打开央企与地方合作的想象空间
2024年06月17日 20:11 澎湃新闻

清流县林畲镇石下村,因村建在石峰下而得名。眼下的村庄,青瓦建筑,错落有致,泉水潺潺,清爽宜人。

走在石下村干净的村道上时,能看到的房屋外立面都进行了彩绘,华润集团第二批援助干部,挂职清流县委常委、副县长游前强指着一处独立的屋子,告诉我,外墙彩绘着象鼻子的地方是烤烟叶的烟囱。

这是华润集团对口支援清流县工作的一个极小细节。此次到福建省清流县的调研,让我感慨,就是这样一个个小细节的用心,既赢得了群众的满意,也稳步推进了民生事业发展。

无疑,华润与清流的合作模式是成功的,甚至是愉快的,这并不容易。究竟需要哪些要素,才能使得央企与地方政府的合作颇有实效并具有美好发展前景呢?

首先,需要双方的务实担当和为民情怀。

这一点,在实际项目的策划和执行中,会显得尤为关键。

清流县委书记吴钟民对我说,华润来挂职的干部都非常优秀,抓工作很实,能够充分发挥央企和地方桥梁纽带作用。“会主动去思考、策划、引进清流和华润发展共需项目。立项完之后,执行也很高效。”

作为华润与清流之间的沟通纽带,游前强告诉我,挂职干部是从华润优秀年轻经理人中选拔出来的,他作为华润建材板块的相关负责人,专业对口,恰好可以帮助清流当地提升传统建筑建材产业。

目前正在做的建筑固废再生利用产业园的规划,也是为解决当地固废难以高效回收利用的情况,计划对固废分类破碎后进行回收利用,做成生态环保的建筑骨料。

石下村。 清流县委宣传部 供图

从过去的希望小镇延伸至希望乡村,石下村也是华润在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次新探索。在华润集团援助之下,石下村完成了258户村居外立面改造工程和“芬芳俚”文创商业区、巫峰寻龙线路、农田花海木栈道等设施建设。

“老区人民善良淳朴,加上清流的领导班子正派厚道,本身就没有什么私心,都是想干事创业,也愿意为居民考虑。这样我们过来援建,打交道的过程就会比较舒心。”游前强说,在外立面改造过程中,华润与当地乡镇充分尊重村民意愿,随着乡村实实在在地变漂亮,部分一开始不愿意的村民也主动配合,共同加速村居环境的改善。

其次,要结合双方禀赋资源,尊重产业规律。

游前强的挂职工作已跨过2个年头、700多天,他先后邀请华润集团旗下的建材科技、医药、怡宝、电力等14个业务单元到清流考察对接60余次,促成华润电力、建材科技、万象生活等业务单元与清流县政府签署产业投资合作协议10份。

“我始终牢记帮扶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政治责任,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是基调是引子,在责任下,事情能做到多深多细,则是方式决定的。

林下经济、润福新材料、农特产品助销、米兰花酒店……这些支援项目,往往由双方共同碰撞探讨“破壳而出”,这也因此使得项目更具有科学性。

米兰花酒店。 清流县委宣传部 供图

岗梅,作为一种林下中草药,可用作感冒冲剂的主要原料,是大众必备药品,市场需求量大,而华润的“三九感冒灵”冲剂的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清流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达80.2%,本地就有原生岗梅种群,在岗梅等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虽然,在华润业务板块中,岗梅的全国种植基地已布局完成,但华润集团对对口支援工作高度重视,加之清流地方政府的积极争取,使岗梅基地落地清流成为现实。

这类项目,立足双方优势,清流积极争取和策划,而有一些项目,清流会考虑等待更加成熟的时机与条件。

清流有丰富的石英砂资源,可以开发提纯做硅基材料,但当地现有已探明矿坑的品质、规模暂时达不到华润的要求,对此,清流积极帮助华润集团选矿、找矿,不断寻找更合适的机会推动硅基项目落地。

项目的实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硅基产业园,投入本身较大,大额投资需要相应的效益为匹配。等条件合适成熟了,再来推进这件事。这背后,是充分认识并考虑对方的立场,也是尊重产业规律,尊重商业运行规律。

最后,政通人和、民风淳朴,形成良性循环。

基层工作复杂细碎,与老百姓打交道更是不容易。

千头万绪中,要改善干群关系、凝聚干事合力,关键是找到寄托载体、搭建沟通桥梁。

以清流县龙舟赛为例。一直以来,端午节赛龙舟的传统源远流长,寄寓着人民祈福国泰民安,祈求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2021年,清流重启了此前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未举办的龙舟赛,效果出乎意料得好,通过干群共同参与,不但传承弘扬了这一传统习俗,更激起了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拼搏向上的精神。

此外,通过当地媒体多平台多形式的宣传报道,线上线下的同步推动,让龙舟赛传统习俗的影响力,一年比一年大。

清流县欢庆元宵“踩街”活动中的舞狮表演。 清流县政府官网 图

2022年开始,春节期间,清流县举办民俗“踩街”活动欢庆元宵,舞龙、舞狮、滚灯、走古事、板凳龙灯等民俗非遗表演,重新走上街头,激活了清流的夜晚,展现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重视文化建设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理念。清流县也正是遵循这一理念,通过文化的连结来破题。老百姓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喜爱,加上客家人的好客朴实,使得清流当地民风淳朴,政通人和,对口支援工作也相对更容易开展,更容易协商一致,形成友好互动和良性循环,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