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丝绸之路与当代生活

古丝绸之路与当代生活
2024年05月28日 09:05 柿子06028

古丝绸之路与当代生活——《沙与海:丝路古道的千年与新生》

●活动时间

2023年5月30日19:00-20:30

●主讲人:

黄元琪(作家、环球摄影师)

陈跃飞(作家、摄影师)

主讲人

黄元琪

作家、环球摄影师,曾获中国青年报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当代徐霞客”提名奖,2023年被授予“世遗泉州 海丝丰泽”文旅传播大使称号。

陈跃飞

作家、摄影师、当代艺术经纪人。

活动简介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凭借超人的勇气、智慧和决心,抵挡住敌人的威逼利诱穿越九死一生的地理阻隔,异态文明这才小心翼翼地相互认识。碧海、金沙驼铃、船帆……熙来攘往了不止千年的道路上,具体的画面景观与抽象的精神内核碰撞,如同在宇宙中迅速移动的小行星撞击到另一颗星球,进发出巨大的能量。我们可以把丝绸之路对世界的影响想象成两者撞击后产生的巨大光斑它渐渐覆盖了地球上诸多国家的天空,至今影响着当下世界的商贸与文化格局。

作为连接东西的商贸文化交流之路,丝绸之路并非古老的梦境与宏伟的孤寂之所,在岁月沉淀中,人类文明通过它产生的交汇碰撞痕迹,多如大漠中的沙砾。它们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依旧深藏在现代人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中,默默地影响着、塑造着沿途地区的人民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当今丝路古道上的重要城镇,本身因丝路的贯通而崛起,生活也因往来旅客的影响而变得更加精彩独特。《沙与海:丝路古道的千年与新生》的立足点就是:它讲述的是丝绸之路的现代故事。

两千年来中国与各国之间文化与贸易的交流依旧影响着沿途现代人的生活和精神。丝绸之路虽然立意宏大,但是写作的角度依旧是当下细微的生活。翻开这本书,听一次作者的讲座,仿佛在用显微镜观摩一具庞大的骨骼之下,依旧流动着的毛细血管。

例如在泉州,永春县达埔镇制香产业欣欣向荣,延续了古海上丝绸之路繁茂时期,泉州港“千帆竞过、百舸争流”的鼎盛繁荣。当代的制香人在延续古法制香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设计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香品套装,并远销海外,在全球斗香会上得奖。

马六甲的人民依然怀念与感激郑和下西洋时期,为满喇加(古马六甲)的城市建设作出的贡献。随着郑和航海事业到来的第一批华人与当地人结合后,诞生了土生华人种群,他们经过勤奋工作,让后代过上安稳的生活,如今不少人将老宅改成民宿,用鲜活的方式讲述过往的历史,商人们依旧与中国保持着积极的贸易往来。

书中还提到的中亚国家的民众很喜欢来自中国的小商品,在阿姆斯特丹,受大众欢迎的瓷器表面,郁金香图案盛开在青花瓷上;以及多哈市集上的珍珠、波斯湾女性力量的崛起;亚历山大灯塔的重生等。丝路虽已久,但它的生命力依旧旺盛,它在当下仍然在将不同背景的人联系在一起。毕竟,无论古今,我们人类的故事和情感总是互相交织,我们永远是广袤世界的一部分。

而在内容的选择上,除了更为广为人知的陆上段,《沙与海》的作者黄元琪与陈跃飞也将笔触伸向了大海和草原。丝绸之路虽名为路,但它终究不只是一条单一的地理线路,而是广阔的文化交流通道。

相关图书

《沙与海:丝路古道的千年与新生》

本书以古丝绸之路为主线,两位作者沿着前人的足迹,从大漠到海洋,横穿亚欧,探访沿途的重要城镇——敦煌、阿拉木图、多哈、阿姆斯特丹、亚历山大港、马六甲、泉州等,思索丝路文明和我们的关系。

本书不仅在文化角度有着细致、深入的描写,在摄影作品中也表达了冷静、细腻的观察,兼具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历史与现代、商贸与文化、美景与人文,辅以对海上丝绸之路和古代中西海洋文明的延伸介绍,本书对丝路文化有着完整的解读,非常适合对丝路文化感兴趣、对美学与人文特色有追求的读者阅读。

收看方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