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小心慢性日常麻烦?

为什么要小心慢性日常麻烦?
2023年10月09日 09:32 精读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作家伏尔泰这种观察确属洞见。因为小麻烦累积起来,有时比大麻烦还厉害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卡洛琳·奥尔德温,将日常生活中发生频度较高的小麻烦,称为“慢性日常麻烦”。

飞机晚点、手机没电、路上堵车、小孩捣乱等,这些日常小麻烦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

日常小麻烦不是大麻烦,但如果慢性持续、日积月累,就好像慢性病会产生大伤害一样,也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为量化慢性日常麻烦影响,卡洛琳开展系列研究。

2014年卡洛琳对1300名男性做一项研究,让他们对自己面对小麻烦时的情绪打分,分数越高代表情绪强度越大。

结果发现,那些经常对小麻烦有激烈反应的男性,健康状况和死亡率,就和那些面对重大人生压力的人一样。

特别是反应最为激烈的那一组,他们在同样时间段内的死亡率,竟然是正常人的3倍。

原因在于,面对小麻烦时,如果恼火,无论是生闷气还是发脾气,身体都会开启“战斗模式”,血压、皮质醇浓度等都容易过度升高,破坏免疫系统。

“战斗模式”只能在少数真正“战斗场景”中使用,如果遇到慢性日常麻烦,每遇到一个就启动一次,情绪劳动过大,身体就难以负荷。

如果一直这样不当应对慢性日常麻烦,身体慢性炎症就会累积,并进一步导致其它更严重疾病,甚至会增大患心脏病、癌症等风险。

卡洛琳得出的研究结论是:慢性日常麻烦对健康的危害,几乎就和大麻烦一样

慢性日常麻烦之所以影响巨大,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慢性日常麻烦本身,而是我们对麻烦的反应

卡洛琳在2016年做过一项研究。她找来900个受试者,统计他们平时都遇到多少个小麻烦以及有什么反应,然后测量他们的“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好,就意味着心脏跳动可快可慢,这样的心脏就是健康的;心率变异性差,就容易得心脏病。

卡洛琳发现,这些受试者的心率变异性,跟他们遇到的小麻烦的数量关系不大,但是跟他们面对小麻烦如何反应很有关系。

例如,办急事路上堵车,如果把堵车当作客观事件,既然着急无用索性做点别的事,听点有声书、看看资料等,这个小麻烦就不会影响健康;但如果一遇到堵车就很恼火,一个劲地抱怨交通、司机,这个小麻烦就会影响健康。

面对慢性日常麻烦时,如果我们能够策略性暂停,不被发脾气等本能带节奏,就有条件采用各种认知工具,调节我们的情绪和反应。

例如,我们可以运用控制二分法,接受不能控制的,控制能控制的。我们不要为不能控制的事件着急上火,只要在可以控制的事件积极行动。

慢性日常麻烦力量在于慢性持续,逆向思考,我们可以用小确幸来对冲。

小确幸是指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随笔集《兰格汉斯岛的午后》。村上春树曾提到自己的一些小确幸。

例如,买回刚刚出炉的香喷喷的面包,站在厨房里一边用刀切片一边抓食面包的一角。

例如,清晨跳进一个人也没有、一道波纹也没有的游泳池,脚蹬池壁那一瞬间的感触。

例如,目睹地铁小卖店里性格开朗而干劲十足的售货阿婆;闻刚买回来的“布鲁斯兄弟”棉质衬衫的气味和体味它的手感。

主观幸福感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小确幸未必相同,但只要我们放慢脚步,收拾心情,留心去观察和体验,就会发现自己的各种小确幸。

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翻译家林少华,也提到自己不一样的小确幸。

例如,清晨忽然发现自己栽的牵牛花,举起第一支紫色的小喇叭;中午钻进黄瓜架扭下一根黄瓜没洗就“咔嚓”一口;傍晚时分从地里拔出一根大葱,轻轻拉下带泥的表皮而露出白生生的葱白。

例如,面对山坡一支随风摇曳的芦苇时,忽然猜中它的所思所想;自己的某一句话如石子投入湖水一般,使学生脸上现出释然的表情。

这些小确幸虽然微小,但如果善于发现,日积月累,也会和慢性日常麻烦一样,产生巨大力量。区别在于,不是负面影响,而是正面价值。

以上是关于慢性日常麻烦部分内容,更完整内容可点击阅读词条。《1302:慢性日常麻烦》

《精读君通识词典》目标是:每天一个概念,每年一个台阶。目前已发布2000+词条,处理问题、决策行动之前,你不妨先查查通识词典。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