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下,楼市“现金流”扛不住了!专家测算:8万家地产商将消失

新规下,楼市“现金流”扛不住了!专家测算:8万家地产商将消失
2020年09月12日 22:30 蓝白爱吃方便面

关注房地产行业的朋友应该了解,最近出了一个新规,开发商的日子并不好过。

因为开发商近些年采用高周转策略,贷款、拿地、盖房、加杠杆的速度太快,造成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此,房地产企业有息债务规模将受到控制。

相关方面对房企按“红-橙-黄-绿”四档管理,并设置了“三道红线”:即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

现在开发商有9万多家,那具体是怎么按照红线来筛选呢?

根据中国房地产报的报道,分档设定为有息负债规模增速阈值,每降低一档,上限增加5%。

如果三道红线全部命中,开发商的有息负债就不能再增加,说白了,就是不能再发债借钱了,这对依赖现金流周转的高负债房企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踩中两条,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 5%;踩中一条,增速不得超过 10%;一条未中,不得超过 15%。

很多人以为这个新规,跟往年房企融资的约束差不多,开发商照样可以从银行贷到款,拿地、施工、盖房、卖房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现实无情,事实证明,这种想法颇为幼稚。

有券商人士指出,“三道红线” 融资和资金监管新规带来的影响,可与2018年的资管新规相比。

遥想2018年,资管新规一出,资本市场顿时风声鹤唳,资金空转、通道业务、多层嵌套等业务迅速销声匿迹。

现在房地产行业的情况也差相仿佛,恒大、融创、泰禾、富力、绿地,“三道红线”全都越过了,扣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超过70%,净负债率超过100%,现金短债比也不到1倍。此外,阳光城、佳兆业等净负债率也较高,都超过了100%。

作为购房者,我们不必看这些复杂的财务指标,只看最近各大房企的行动,就能明白一个事实:新规下,楼市的“现金流”快扛不住了。

这两天,某个龙头房企打出口号:又要7折卖房子了,该房企连夜召开大会,要求全国楼盘全线7折,给予总部和地区公司部门负责人以上领导额外96折的签批权限,且要求在“金九银十”两个月,单月销售额均要冲刺千亿。

再来看看大佬的表态。

融创老板孙宏斌近日在业绩会上说了两段话,“现在是土地市场风险最大的时候,开发商手中有钱,老百姓手中没钱,土地拍的贵,房价压力挺大的。”

“房地产肯定不会放松的,总体会放松一点点,这个调控是会持续很长时间的。地价那么贵,房价再狂涨的话,这个是不对的。”

看来房企心里也跟明镜似的,知道老百姓现在手头比较紧,再不降价回款、收缩经营,只能吞下苦果。

各个城市的房价也是闻风而动,在石家庄,房价已经阴跌至一万五以内。

在青岛,一个楼盘入市销售仅2%,销售们为了抢客户都快打起来了。

在重庆,巴南地王项目亏本降价卖房。合肥高新区特价房降幅高达5000元每平。

郑州房价已从2018年至今阴跌近两年多,房价坚挺程度还不如省内地市。

说到底,这就是一场开发商争相“抢跑”的比赛,大浪淘沙,能活下去的房企才能在未来称雄,现金流一旦被截断,银行、信托那边借不到钱,受限于“三到红线”,又没办法继续发债借钱,身上背着的债务日益沉重,只有破产重整、被兼并收购这一条路可走。

贝壳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8月份到2021年上半年,房企有4个单月到期债务规模超过千亿,同时,不少开发商采用“借新还旧”的方式缓解债务压力,这边发了新债,马上去填老债的窟窿,本身2020年就不是好过的年景,加上各种融资约束,房企的现金流不出问题才怪。

在笔者看来,开发商也该为这些年的快速扩张“还债”了。

放眼全球,没有哪个国家的房企,像我们的开发商活得那么滋润,在商品房预售制的环境下,用空手套白狼的手法,拿地-卖房-回款-再拿地,不断扩张规模,施工不是房企干的,拿地的钱是老百姓的购房款,这些年习惯了“躺赚”,也该尝点苦头了。

有“智囊”之称的黄奇帆演讲时提到:全世界180个国家的地产商加起来也没有9万个,美国大大小小房产商没超过500个,欧洲20多个国家所有房产商,独立法人加起来不到1万个。

而我们呢?

不算两亿的流动人口,现在城市里的居民也只有7个亿,房企数量就能达到9万多家,相当于每一万人就配了一家开发商。

最重要的是,现在我们住的房子,70%都是由TOP100的房企盖的,前1000名房企更是盖了90%的房子。

这就意味着,9万多家开发商里,剩下95%以上的房企,都是没必要存在的,要么体量极小,未来会被并购,要么是空壳子,只是登记在册而已。

因此,专家认为:到2030年以后,最起码6万家开发商没了,剩下3万个,这还是用最宽松的思路想。略严重一点的话,可能8万个都没了,留1万个都是会出现的局面。

也就是说,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未来8万家开发商都会消失!

看过本文之后,相信各位心里应该有谱了,纸上得来终觉浅,接下来的两个月,大家可以出门走一走,往售楼部里转一转,再到新城区、市区、远郊的楼盘看一看,看到大量的特价房、特惠房、工抵房请不要惊讶,降价只是开始,那些规模小、产品差、实力弱的房企,终将会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