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交税的“新规”来了,4个月后实施,还有“压轴税”正在路上

买房交税的“新规”来了,4个月后实施,还有“压轴税”正在路上
2021年05月17日 23:22 蓝白爱吃方便面

如果你准备买房,最近肯定有不少中介、置业顾问给你打电话,宣称9月份契税将要上调至3%-5%,早点买房早省钱之类的话。

先说结论:别被他们忽悠了。

什么叫契税?

契税是房产交易环节的一个税种,也是以转移土地、房屋权属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税种。

征收契税,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保护合法产权,避免产权纠纷。

简单说,只要你买房,房子发生了产权转移,就需要缴纳契税。

去年8月份,通过了《契税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1997年7月7日发布的《契税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契税从行政法规改成了法律,这就是中介所说9月份契税有变的由来。

那契税税率会变吗?

答案很明确:不会。

现行的条例从1997年颁布直到现在,就明确契税税率为3-5%,虽然至今该条例几经修订,但税率始终维持不变。

之所以现在契税收的税率低,都在1%-1.5%左右,是因为“财税[2016]23号”这个文件。

具体规定如下:

1,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90平方米以上减按1.5%的税率征收。

2,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减按2%的税率征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不实施该项)。

也就是说,契税的适用税率,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前款规定的幅度内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

买房交税的新规,也就是新的契税法,确实是在4个月后开始实施。

但是,契税征收的税率并没有任何变化,如果你打算买房,不要因为中介、置业顾问的“不懂装懂”给带偏了。

契税新规并不会对购房者产生实质性影响,事实上,真正的“压轴税”正在路上,一旦落地,将会对楼市造成影响深远。

相信很多人都猜到了:房地产税。

我国的房地产税收体系,涉及开发、保有、交易等环节。

在开发阶段,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建税等税种。

在交易阶段,同样有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印花税,上文说的契税,就是交易环节的税种。

非常遗憾的是,尽管住房“保有”环节也有房产税,但只是针对商业住房征收,个人持有住宅是免征这个税的。

显然,我们现行的房地产财税体系,是“重交易、轻保有”,住房持有成本几乎为零,在房价上涨预期的推动下,投机客囤多套房几乎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只要不征房产税,物业费、折旧费相比之下都是“毛毛雨”。

注意,这里要厘清一个概念:我们所热议的房产税,实质上是指“房产税”改革及“房地产税”立法。

前者属于财产税范畴,房产持有环节进行征税。

后者则是一个综合性的税收体系而非单一税种,涉及开发阶段、保有阶段和交易阶段。

一句话:一切与房地产经济运动过程有直接关系的税都属于房地产税,即房产税也是房地产税环节之一。

现在,风向终于清晰了:房地产税,可能随时会落地。

在5月11日,财政部、人大预算工委、住建部、税务总局在京召开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听取部分城市及专家学者对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注意几个关键词:四部门、房地产税、试点城市。

也就是说,未来房地产税极有可能以试点方式出现,待经验成熟后,再立法向全国推行。

房产税,一直以来都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2013年的表述,是加快推进立法。2015年第一次明确进入立法规划。2019年的表述是“稳步推进房产税立法”。2020年,又变成“稳妥推进”。

几经波折,迟迟无法落地,原因大家都明白:税基、税率、试点范围,触碰的利益太多,要权衡的利弊也太多。

东北证券曾发布报告指出:房地产税迟迟无法落地的原因,在于理论层面的法理障碍,和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路径依赖,现实层面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和房地产评估制度缺失,以及特殊住房类型导致产权模糊。

从这个角度看,召开试点工作会议,极有可能成为房地产税落地的第一步。

如果说契税法的实施,能够让买房税收更加规范,那么,房地产税作为楼市的“压轴税”出现,将会起到三大作用:拓展税源,调控房价,调节贫富。

现在,各地过于依赖土地批租和土地财政收入,开征房地产税,可以使地方得到支柱税源,改进辖区投资环境,摆脱土地财政助涨房价的怪圈。

更重要的是,房地产税的开征,会增加持有多套房、高档房的高收入阶层的税负,可以防止财富过度集中。所筹资金转而用于国家财政支出,更多扶助低收入阶层,起到纵向公平的效果。

契税法,只是完善楼市税收制度的第一步,房地产税,才是接下来的“重头戏”,我们拭目以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