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房企连环爆雷,楼市可能出现集中坏账?高层密集处罚商业银行

大型房企连环爆雷,楼市可能出现集中坏账?高层密集处罚商业银行
2021年07月16日 23:31 蓝白爱吃方便面

今年开始,我们要做好楼市出现“集中坏账”的准备。

广发固收7月15日发了一份报告,其中提到:7月11日,蓝光发展公告“19蓝光MTN001”实质性违约,是近一年来第8个宣告实质性违约或展期的地产主体。

自2020年7月以来,先后公告实质性违约或展期的房企主体包括泰禾集团、三盛宏业、华业资本、福晟集团、协信远创、华夏幸福、中国泛海以及蓝光发展,均为民营企业。

其中,首次违约存续债余额超100亿元的主体包括华夏幸福(276.3亿元)、蓝光发展(105.3亿元)、福晟集团(100.1亿元),泰禾集团(89.2亿元)。

这一系列数字,触目惊心,放到以往想都不敢想。

刘郁的报告指出:近一年的地产板块,不论是从违约主体家数还是违约债券金额,都远超历史同期水平,并且信用风险的暴露呈现“大型化”、“主流化”趋势,违约逐渐从边缘小型房企蔓延至top50房企,泰禾、华夏幸福、蓝光都曾位列销售规模前30以内。

说白了,以前小房企跑路爆雷还算正常,可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大型甚至巨型房企都扛不住了,前段时间那个商票不兑付的龙头房企,又是降价打折,又是半价卖房,资金到底有多紧张,大家都心知肚明。

这些巨型房企出现坏账和违约,从原材料到施工、建材、供应商,上下游几十个行业都会受到影响,一旦形成“大而不能倒”的局面,当房企出现加速爆雷的现象,银行也会受到拖累。

据《中国经营报》近日报道,相关报告显示,2020年国内商业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显著上升,仅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增幅就达50%,多家银行增幅超过100%,甚至有城商银行增幅逾1000%。

也就是说,全国范围内的银行,房地产逾期贷款总额增加了一半,有地区坏账甚至猛增10倍以上,这样的增幅实在过于惊人。

从年报披露情况看,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显著上升, 由2019年486亿元升至2020年729亿元,增幅50%。

其中,渤海银行增幅达1479.47%,中信银行从1.19%增长到了3.35%,增幅达181.51%。同时期,房地产贷款余额由4.64万亿元升至5.17万亿元,增幅11%。

如果任由房地产坏账增长,大型房企不断爆雷的情况发生,迟早会影响到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房地产和房企形成集中坏账,是有历史原因的。

房贷作为银行最优质的业务,房产作为流动性和变现能力最佳的信用抵押品,房企作为合作流程最默契的客户,银行早已形成对房地产相关业务的依赖。

央行一份报告中指出:2020年居民杠杆率为59%,已接近欧元区和日本。剔除经营性居民债务后降到了46%。最近10年时间,居民杠杆率上涨幅度超过了30个百分点。

高层对这种形势看得很清楚,今年3月份的一场发布会上,银保监会高层明确表态:“很多人买房子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或者投机,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持有那么多房产,将来这个市场要是下来的话,个人财产就会有很大的损失,贷款还不上,银行也收不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经济生活就发生很大的混乱。所以必须既积极又稳妥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为了使银行跟房地产风险脱钩,最大化降低坏账风险,必须祭出大招才可以。

最典型的表现,是高层密集处罚商业银行。

上海银保监局在7月12日开出了17张罚单,其中7份罚单的受罚事由为涉房信贷业务违规,主要涉及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偿债能力审查不审慎,个人贷款违规用于购房,固定资产贷款变相用于支付土地出让金等多项违规行为。

银保监会网站7月16日消息,银保监会对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开展了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专项现场检查,对进出口银行开展了风险管理和内控有效性现场检查,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予以行政处罚。

其中,针对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存在一个共同问题:资金投向不合规,为房地产市场或地方政府违规提供融资的情形依然存在。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2021年2季度,银保监会对银行业开出了745份罚单,合计罚款金额约6.05亿元。具体的处罚事由中,涉房业务的比重着实不低。

其中,流动贷款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受到10次监管处罚,个人消费贷款流入楼市同样受到10次行政处罚。

想化解房企爆雷,一方面,是对银行加强监管,防止信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另一方面,是限制房企融资。

大家都知道房企现在面临三条红线的限制,即: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房企的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房企的“现金短债比”小于1。

如果达不到这三个指标,就直接限制房企发债,现在不少开发商都是“踩线”的,在监管压力下,或主动,或被动,只能降低负债。

在前几天,央行把开发商的“商票”数据纳入到了监控范围,这意味着在三道红线之外,房企又一个“表内转表外”的融资渠道被管控起来。

这就会造成一个后果:越是缺钱的房企,越借不到钱,越容易发生信用违约和坏账。

显然,这是为了加速出清高负债、低质量的开发商,只有渡过短期“阵痛”后,才能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