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一时爽,一直涨价一直爽

涨价一时爽,一直涨价一直爽
2023年08月25日 23:52 蓝白爱吃方便面

去年卖惨声泪俱下,今年涨价理直气壮。

平时喜欢用TXT文档写东西,这一期内容,周四刚写了两千多字,今天电脑有点卡,我轻快的哼着歌摁了重启。

完事才发现TXT这玩意不保存就没了,顿时血压上冲,头脑一片空白,有股抽自己脸的冲动。

这事不是一次两次了,只怪自己总不长记性。

今天刷到一组数字,在刚刚过去的七夕节电影院爆满,单日票房破3亿,暑期档破190亿,突破2019年的177.79亿创下历史新高。

《消失的她》《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孤注一掷》,这个夏天的每一部电影都轮着上热搜,勾着你想去看。

票房创新高,靠的是川流不息的观众吗?

似乎不是,跟2019年比,观众人数是下降的。

截止8月18号,今年暑期档的观影人次达到4.4亿人次,2019年同期是5亿人次,暑假马上要结束,神兽归笼在即,观影人次不可能突破5亿了。

票房不靠人,就只能靠涨价,大力出奇迹。

在我重新写稿的这个点,点开软件看了一下,影院列表里都写的25元起,点进去就变成40块钱起步。

这还是工作日的白天场次,如果是晚上黄金时间或者周末场,又变成了50块起步。

俩人看电影,票价先上100,如果是IMAX或者VIP厅再加价,再买点爆米花可乐,完事又在商场吃个饭,大几百就没了。

之前看网上有的电影院,《孤注一掷》能卖到199块的高价,之前的《阿凡达·水之道》最高票价能卖到258元。

这到底是看电影还是看演唱会?

灯塔和猫眼的数据,今年暑期档电影平均票价达到40.8元,连年上涨,一线城市的平均票价更飙到了49.7元。

这个价格,是包含服务费的。

南都梳理了近七年来暑期档包含服务费和未包含服务费的总票房和票价,可以看到两类数据的价差一直在上升,今年的暑期档价差是历史最高。

2017年,我国电影票房558.8亿元,其中服务费约34.5亿元,占比6.12%。

到2019年,服务费占总票房的7.55%。

2023年至今,服务费占比已经超过9.2%。

如果观察平均票价的变化,从2014年到2020年,一直稳定在35块钱左右,也就是这三年,票价一路涨到了40以上。

但数据似乎并不符合我们对涨价的感受。

表面上,2014年之后平均票价是三十多块钱,但那时候的各种优惠券和补贴也多啊,9.9,19.9看电影是常事。

当然,咱不抬杠的说,有心人只要肯下功夫研究,现在肯定还能买到低价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段,不同的电影院,不同的时间段,票价相差一倍也正常,但平均票价的上涨也是正确的,直接的,扎扎实实的。

所以电影票涨价的直接原因是,票补没了。

跟外卖、打车一样,当互联网平台瞄准一个行业,先不计成本的砸钱抢市场圈住流量,再露出獠牙。

2014年的时候,猫眼拿到《心花路放》的联合发行权,通过千万级别的票补,打出9.9的低价策略,吸引到大批用户,票房也突破了11个亿。

在当时很多没见识过互联网威力的人们看来,这个比例有多离谱呢?

补贴的比例,能达到1:2甚至1:3,片方投100万票补,猫眼会再投200万甚至300万的补贴,再赠送app上的宣传位置。

2015年微影时代CEO说,全年各方累计砸入了40亿元票补。

到了2016年,票补竞争更加激烈,光春节档票补总额就达到了10亿。

猫眼当年IPO的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6年亏损达到了12.97亿和5亿,在营销和票补费用上,4年花了50个亿。

砸补贴这个东西,最可怕的地方在哪呢?

形成习惯。

一是形成进电影院的习惯。

原来可能一个月甚至半年看一次电影,9.9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闲了可以周周去天天去。

效果立竿见影,2014年到2017年,年观影人次分别为8.3亿、12.6亿、13.72亿、16.2亿,四年翻了一倍。

二是形成网上买票的习惯。

现在去前台买票,小姐姐甚至还贴心的告诉你去网上买吧,大家都熟练的掏出手机核销二维码。

冯小刚曾经怒批过票补:

“一个电影宣传费加上票补一个多亿,超过电影本身了,这个恶性循环,年轻导演、年轻影视公司的小片怎么生存,它没有票补进不了电影院,它一日游。”

砸钱的游戏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片方和影院也不想被互联网平台绑架。

2018春节档前夕,监管部门发布票补“双限令”:即每张电影电影票最低票价不得低于19.9元,票补张数不超过50万张。

停止线上票补,包括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但不包含影院线下售票。

没了票补,片方制作成本越来越高,需要转嫁给观众。

电影院的房租、人工、水电,还有过去三年关关停停,对利润饥渴似虎狼,也需要转嫁给观众。

行,可以转嫁,但有个词叫“回票价”。

三个小时无尿点的好电影花50块钱也值了,花高价碰到烂片能把一周积攒去看电影的好心情给毁了。

薅观众羊毛一时爽,一直薅一直爽,爽死你们算了。

不光是电影院,这个夏天出行数据爆棚,哪哪都是人,地图上路况都是红的,12306买票还拼手速。

去年叫苦连天的行业,今年陡然换了一副嘴脸。

比如酒店。

前阵有个热搜我看笑了,月薪两万,住不起快捷酒店。

北京、上海、青岛、厦门、大理这些地方,有的经济型酒店价格上千,有酒店平时最低200多元的房型,直接涨到1300多。

500住如家,600住汉庭、800住全季,1000住亚朵,什么速8锦江之星,哪怕无窗隔断间满屋子臭味的小旅馆,它们涨价的步伐,五星级酒店看了都惭愧。

不止是暑假,以首旅如家为例,今年一季度,集团连锁酒店品牌的中高端酒店每晚平均房价分别是329元,比2019年同期涨了7.9%;

但集团的经济型酒店,每晚平均房价达到了171元,比2019年同期上涨了14%。

权威酒店信息统计机构STR的数据,今年中档和经济型级别酒店平均房价大幅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高端酒店却是唯一一个未能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类别。

为啥经济型酒店涨价更狠?

一是低价酒店过去几年减少的更多。

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数据,中国内地住宿业客房总规模(不含隔离酒店)在2019年底是1891.7万间,2022年底降到了1529.1万间,比三年前减少了362.6万间客房。

电影票涨价也有这方面的原因,《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市场报告》显示,2、3月新增数量均为历史同期最低值,一季度新增银幕数同比减少41.9%。

二是今年出行人数爆表,铁路发送旅客人次,各大城市的地铁客运量,全都创了新高,但人均开销并没有超过2019年。

消费复苏慢,出去玩的人又多,绝大部分人首选就是经济型酒店,而这一类酒店过去三年减少的最多。

穷人穷游,却富了穷人住的酒店,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挨宰也打碎牙往肚里吞的精神。

表面上看,电影院是砸钱补贴停止之后,可劲的薅观众羊毛。

表面上看,酒店是供需失衡之下,汹涌的低收入者们穷游推高价格。

不同的原因,却有一样的特征:

你不看,有的是人看。

你不住,有的是人住。

所以酒店、电影院、餐饮为啥吃相难看的真正原因,是在被憋坏的2023年,这些行业,甚至开始趋近于跟米面粮油盐一样的“完全非弹性需求”,也就是:

需求对价格的变动并不敏感。

从始至终,咱不是说电影院和酒店的价格不能涨,而是不能涨的太离谱。

去年卖惨的时候声泪俱下,今年涨价的时候理直气壮,你们是懂既要又要的。

其实早在2010年,三部门就发了《关于规范酒店客房市场价格的意见》,旅游热点区域和大型活动场所周边地区,可以根据《价格法》进行最高限价等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但具体限价标准,并没有统一的区间,由各地自行把握。

自行把握,不能变成酒店自己把握。

淄博做的就挺好,五一的时候明确涨价幅度,3月1日至3月31日平均价上浮超过50%的,按哄抬价格行为予以查处。

淄博还是太少了,或者说,重庆成都西安青岛厦门大理丽江,人家不怕没人来。

所以为啥说今年魔幻呢?

做了好几期关于物价的视频,肉蛋菜的价格比去年在降,房租在降,汽车手机在降,家电家具在降,玻璃水泥在降,CPI在降,PPI也在降,可我们感受不到。

能引起人们强烈感受的,是楼下烩面从12涨到15,是奶茶涨到20一杯,是电影票40涨到50,是酒店200涨到600,演唱会炒到几千,旅行社狮子大开口。

一个是商品价格,一个是服务价格。

一个是生存,一个是享受。

从电影院到景区,从餐饮到酒店,今年火热的,涨价的,闷声发财的行业,全都是线下,线下,线下。

网络上的我们,喜欢在家躺平,炎热的天气吹着空调吃西瓜,点着外卖刷手机,现实里,还是更喜欢喧闹的烟火气。

人,毕竟是恐惧孤独,渴望群居的社交动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