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白名单银行不等于存管过关 存管属地化或成P2P隐忧

接入白名单银行不等于存管过关 存管属地化或成P2P隐忧
2018年10月26日 17:17 翼龙贷理财

作为平台通过合规验收、实现备案登记的必要条件,银行存管一直是P2P行业热议不歇的话题。监管政策的一丝丝风吹草动,都往往足以搅动整个行业的敏感神经。

近日,32家银行机构相继在中国互金协会的登记披露服务平台发布声明,宣布通过测评,进入P2P银行存管白名单。不少平台看到自己对接的存管银行进入白名单后,不免长舒一口气,欣喜异常。

如果P2P选择对接的存管系统没有达到合规等级,那么平台的后续发展也会受到直接影响。从这一点说,所对接银行进入白名单的平台是值得高兴的。

然而,P2P对接的银行进入白名单,就代表平台过了银行存管这一关了吗?

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准确点说,“白名单”是开展P2P存管业务的银行为了取得存管资质而要过的关口,即银行自己开发的网贷资金存管系统要达到合规等级,通过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验收。

而P2P在存管路上要过的津关隘口,远非对接银行进入“白名单”一处。事实上,目前关于P2P资金存管的立法是相当立体的,从《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到《互联网金融 个体网络借贷 资金存管业务规范》,再到各地根据自身情况而制定的政策,需要P2P平台进行落实的要求多如牛毛。

在业内为白名单的出炉而或忐忑或欣喜时,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原来争议颇大的属地银行存管政策。从2017年中到2018年初,多地相继对P2P资金存管提出银行属地化的要求,即接入的银行需为当地银行或在当地设有分行机构。

目前,出台存管银行属地化政策的地方不在少数。比如,上海金融办在出台的《上海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明文要求平台需要选择在本市设有经营实体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商业银行进行客户资金存管;深圳也要求平台与在深圳市行政辖区内设有分行以上(含)级别机构的商业银行达成资金存管安排;浙江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由于和P2P开展存管业务合作的银行主要是地方城商行,业务范围不可能遍及全国各地,而签约的平台则遍布各地,所以属地化政策甫一露面,就引起业内哗然大惊。其后,地处西南一隅的贵州银行宣布退出P2P存管市场,即被认为与属地化政策的出台有莫大的关系。

监管部门要求平台对接本地银行机构,里头有两个比较显见的目的,一是规范银行存管乱象,二是便于后续监管。以深圳为例来说,该地要求存管银行需向“市金融办、深圳银监局、市公安局等部门提供相关材料和业务情况”,银行”发现重大资金异动、涉嫌非法集资等特殊情况的,应及时告知市金融办和深圳银监局”。如果存管银行身在外地,则在对接本地的监管需求方面可能煞费工夫。

近半年来,随着行业暴雷事件频发,同时受存管银行白名单政策的影响,人们对存管银行属地化的规定关注渐少。其间,虽有媒体传出监管层有意取消属地化政策的消息,但终未能被坐实,而且已经写进各地监管办法意见稿里的规则尚无变更。

如果存管银行属地化的政策得到贯彻执行,即便平台所对接的银行已经进入白名单,也有可能不符合所在地的监管要求。

距离合规备案的最后期限已经时日不多了,那么,属地化政策是否会再度突然地冒出来,成为P2P平台在通往合规路上的拦路虎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