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盟商会史上首次向沈阳提出建议书,指出外国公司在沈阳所遭遇的各种问题和障碍,管制太严、熟练工人流失以及工作签证和许可证制度缺乏竞争力。
中国欧盟商会是欧盟企业在华的独立官方代言机构,旨在为欧盟企业争取更大的市场准入和更好的经营环境。
建议书指出,欧洲企业已经在“几十年里容忍了沈阳在行政管理上的不确定性”,但现在企业“越来越无法容忍糟糕的管理、在制订政策时缺乏透明度和执行规定反复无常”。
商会称,“浏览当地政府网站时,潜在的投资者会发现失效链接和信息不足,还有2014年的过时的‘最新更新’”。重要的投资指南和通知,绝大多数只有中文版本。一些会员企业,需要“走将近60道手续”才能获批拿到产权证书。其中一些企业表示,如果没有相关官员的帮助,整个过程可能需要2年时间。
此外,糟糕的空气质量,也被特别点名。建议书强调,这座城市必须种下改革的种子,而不是继续忙于高层讨论和制订泛泛的政策目标!
《沈阳建议书》态度诚恳,建议击中要害。但云豹在网上一搜却发现,与之相关的新闻少之甚少,说些无关痛痒的也就罢了,还有夸张如第一条这样的...
这与林毅夫团队8月份发布《吉林报告》时的情形不可同日而语。究竟是两者的影响力不同,身份不同,切入问题的角度不同,还是其他因素导致的呢?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