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惨的日子还在后头

创新药惨的日子还在后头
2023年09月14日 09:44 拇指医药

取得商业成功会变得很难

作者:西北哽

上周六,中国医院协会在南京开了一个会:“第二届全国大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这个会连续两届都是南京鼓楼医院承办的,原本只是个医院圈子里的会。但今年因为国家卫健委官员在这个会议上的发言,其中一些积极的表述在医药圈扩散开来,才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校正工作方向,对一些地方停办延办学术会议、广泛清退一线医务人员讲课费等问题及时予以纠偏。”

过去一个多月,医生们可没少折腾。七月份时候医生们还对将信将疑,八月份就知道厉害了,可以说触及灵魂。退讲课费是常规动作,一般要求退5年的,对很多地方的一线医生来说,一下拿出几万块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还有些医院直接画条线,让医生上交廉政账户。

如今,这些统统被定义为“偏”。纠偏成为今天医药板块的热词,段子很快就出来了:医药分析师建议,

“买入我们上周建议卖出的标的”

这一轮医药被暴锤之后,短期的不利因素其实从8月底就开始消散:政策层面不再有更多的信息发出,各地医院也没有大张旗鼓开展工作。直到卫健委官方出面“纠偏”,这算是近期较为明确的信号。

确实,再不纠偏可能全行业都将陷入螺旋式下滑:医院接诊热情下降,药企创新热情下降。

医药行业这两个月的真实感受如何?周末一份交流纪要在网上流传,尽管真实性存疑,但大概能说明一些问题。

这份纪要的内容是7、8两月医院用药情况,号称来自于流通专家反馈,但从内容看应该是国药控股的内部数据。国控的配送对象主要是大医院,如果所披露的数据是真实的,会有一定的代表性。

数据上看,8月份门诊量、手术量比去年同期都有增长,但8月份环比7月份有所下降。8月天气炎热,手术量略微下降也是常有的事情。可以对照的是,8月手术量环比下降12%,麻醉药销售环比只下降5%,可见正常手术并没有影响太多。

但有一个指标,的确展现出了反腐风暴的威力:8月在医院端

中成药销售下降26%

中成药大多用于辅助治疗,开处方的时候医生一般顺手开两盒中药,自然大多是高毛利品种。医疗反腐后大量院内处方不敢乱开,中成药首当其冲。

其实,纪要里面最惨的还不是中药。

被视为创新之光的国产创新药,尤其是不进医保的那种,据称平均下滑50%,最多下降70%都有。

没进医保的创新药只有走医院里“地推”这一条路。医院一旦不能正常开科室会,几乎没有医生会认识这些新药,自然也就没法开出处方。

2022年底,不少国产创新药学着外资药品的样子,拒绝医保的橄榄枝,希望通过自己的推广构筑销售护城河。回过头看,外资药敢于拒绝医保,一方面是他们的全球定价体系不允许新品种大幅降价,另一方面是他们的销售体系,能保证产品就算不进医保也能正常销售。

更主要是,人家的药大部分真的有创新。

放在国内创新药企的选择就很有限了。即便学术会和讲课费能重新拾起,开展力度也不可能像过去一样,医药推广渠道会更加集中于行业协、学会等高端资源,成本会大大增加,中小创新药企是很难企及的。

好产品自己会说话,可惜大部分国内创新药真不具备这个实力。

挤医保的独木桥,成为当下国产创新药最好的出路,医保局的选择权大增,今年的谈判现场肯定会出现更多的“灵魂砍价”。

当下的环境,无论是否“纠偏”,对医疗机构的震慑作用已经形成。过去biotech们的跟随式创新已经很难能获得商业实现,目前在研的这些me too品种市场空间会非常有限。与其大量铺设管线,还不如先停下来盘一盘资源,看一看环境再做决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