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814课:细说“胎”字

《说文解字》第814课:细说“胎”字
2024年06月15日 21:05 谈艺录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肉”部的三个汉字:“腜、肧、胎”。这三个字中,只有“胎”是现代汉语次常用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次常用字表》中。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胎”。

1、腜。读méi。《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腜,妇始孕腜兆也。从肉,某声。”形声字。本义是妇女开始怀孕的征兆。

王筠《说文句读》:“谓妇始孕曰腜;腜者,朕兆之意也。《广雅》:‘腜,胎也。’浑言之。”《广韵·灰韵》:“腜,孕始兆也。”

本义之外,腜还叠用作【腜腜】,指肥沃;肥美。这是引申义,妇女怀孕,多肚子隆起,故有肥美义。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妇孕始兆也。依《广韵》订。韩诗曰:‘周原腜腜’。又曰:‘民虽靡腜’。毛诗皆作膴。腜腜、美也。广雅曰。腜腜、肥也。此引伸之义也。”这是指《诗·大雅·绵》:“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周原土地真肥沃,苦菜甜如麦芽糖。今本《诗经》“腜”多从毛传作“膴”。

(《诗·大雅·绵》诗意)

腜的小篆写法如图:

(腜的小篆写法)

2、肧。读pēi。《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肧。妇孕一月也。从肉,不声。”形声字。本义是妇女怀孕一个月。

(胚)

肧,古同胚。现代汉语的“胚”,作胚胎讲时,用《说文》的“肧”;作凝血讲时,用《说文》的“衃”,部分辞书统作“衃”,误。

《正字通·肉部》:“肧,俗作胚。”郭璞《江赋》:“类肧浑之未凝,象太极之构天。”李善注:“言云气杳冥,似胚胎浑混,尚未凝结。”

“胚”字在后期又引申指初期发育的生物体。由精细胞和卵细胞结合发展而成。鲁迅《孤独者》:“正因为内中本含有枝叶花果的胚。”

此外,还有两个用法:

(1)事物的开端。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公胚胎前光,生长食息,不离典训之内。”

(2)毛坯;半制成品。如:钢胚。艾芜《百炼成钢》第一章:“炭素降的太低了,只好改成管胚。”

肧的小篆写法如图:

(肧的小篆写法)

3、胎。读tāi。《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胎。妇孕三月也。从肉,台声。”形声字。本义是妇女怀孕三个月。

今多指人和哺乳动物孕于母体内而未生的幼体。如:怀胎;胚胎。

(胚胎发育过程图)

《礼记·月令》:“毋杀孩蟲、胎、夭、飞鸟。”孔颖达疏:“胎,谓在腹中未出。”不许杀害幼虫、已怀胎的母畜、刚出生的小兽、正学飞的小鸟。

也指怀孕或生育的次数。如:头胎;两胎。

本义之外,胎还有其他用法:

(1)事物的根源。《尔雅·释诂上》:“胎,始也。”枚乘《上书谏吴王》:“福生有基,祸生有胎。”李善注引服虔曰:“基、胎、皆始也。”

(2)养育;孕育。《方言》卷一:“胎,养也。汝、颖、梁、宋之间曰胎。”唐代张说《大成舞》:“后歌有蟜,胎炎孕黄。”

(3)蚌肉里包裹的珍珠。卢仝《月蚀诗》:“火龙珠,飞出脑,却入蚌蛤胎。”

(蚌壳里的珍珠)

(4)器物的粗胚或衬里。如:铜胎;泥胎。宋惠演《正定府龙兴寺铸铜像记》:“用大木于铁柱,于胎上塑立大悲菩萨形象。”

(敦煌的泥胎佛像)

(5)(舌上的)垢腻。《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证论》:“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

(6)逃。《方言》卷十三:“胎,逃也。”

(7)通“鲐”。鱼名。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胎,假借为鲐。”

(8)护轮的外圈。如:轮胎;车胎。

(自行车轮胎)

胎的小篆写法如图:

(胎的小篆写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