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南宋中期了。
这一时期的书法代表人物,基本上都是南宋建国后成长起来的。他们在乱世中出生,至成年之时,局势已经趋于稳定。绍兴十二年(1142)宋金议和之后,两国大规模的剧烈对抗平息了。其间只有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的渝盟南犯,但虞允文采石一役大胜,亮又旋为兵变所杀,才遏止了金兵大举南侵的锐锋。“隆兴和议”成立,对宋金双方而言,都是难得的休养生息的良机。
两国在和议维持的四十余年内,出现文化的共同繁荣不是偶然的。
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和尤袤,在文学上称为“中兴四大家”。书法方面,杨、尤两人并未见专胜。于是,工们套用现成名目,把陆游、范成大、朱熹、张孝祥比为书法的“中兴四大家”。
(南宋中期书法“中兴四大家”)
一、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以荫补登仕郎。绍兴二十四年(1154)应礼部试,名列前茅,因论恢复,为秦桧黜落。桧死,始赴宁德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通判镇江、隆兴二府,因主战免归。乾道六年起为夔州通判。范成大帅蜀,辟为参议官。淳熙五年东还。七年,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因发粟赈灾,落职奉祠。十六年任礼部郎中,又遭劾罢。闲居十余年,嘉泰二年(1202)被召修孝、光二朝实录,次年书成,迁宝谟阁待制,致仕。世称“陆待制”。工诗文,“南宋四大家”之一。
(陆游画像,“待”误作“侍”)
我们熟悉陆游,多来源于文学史,来源于他与唐婉的爱情故事,来源于他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诗句(因为是课本诗)。
他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反对和议,倡议克复。但是在主和之声占据上风的时代里,他只能是空怀投笔之志,莫得请缨之路。
陆游的书法,和他的诗歌风格一样,沉雄郁勃,寄托着饱受精神压抑而欲一吐为快的强烈感情。其晚年诗中谈到过自己的学书渊源:
“草书学张颠,行书学杨风。平生江湖心,聊寄笔砚中。”又云:“学诗当学陶,学书当学颜。正复不能到,趣乡已可观。养气要使完,处身要使端。勿谓在屋漏,人见汝肺肝。”
张旭、杨凝式、颜真卿,陆游学书学此三家,虽有时代的惯性,但不可否认他对所学者人品的影响。也就是说:人品不好,书法就不会好,要学书法,就向那些人品好的书法家的学习,陆游大概这样认为吧。
陆游最爱狂草,这种有着强烈抒情功能的书体,暂时抚平了多少壮志难酬的血性汉子的心灵啊!张旭是,黄庭坚是,陆游也是。
今日能见的陆氏墨迹只是行草,其中两件较为精彩。《怀成都十韵诗》作于五十四岁,如图:
(陆游《怀成都十韵诗》)
《自书诗帖》已是八十岁时的作品。如图:
(陆游《自书诗帖》)
两件作品年龄跨度虽大,但除了因此造成的笔意相对有苍秀之别外,结字和笔法等基本无甚出入。放翁书有郁勃雄豪之气,却又不失敦厚理智,因而其风格大致只介于杨凝式和苏东坡之间,还带有较多的时代流风。
陆游一生隐多于仕,因而并无书名。但历史毕竟是公正的,他的真实水平确实超出于同时代且名噪朝野的范成大和张孝祥之上。
二、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1154)及进士第。乾道六年使金,不畏强暴,几乎被害。历静江知府兼广西安抚使、四川制置使,皆多治绩。淳熙五年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奉祠,退居故里石湖。工诗。有《石湖集》《吴船录》《揽辔录》《桂海虞衡志》等。
(范成大画像)
范成大盛有书名。他的书法于北宋“尚意”三大家皆有不同程度的继承。大致情况是,写得较大较慢的字,因有一些涩意,因而与苏,黄比较接近,如《西塞渔社图卷跋》,作于其六十岁时,用极硬的退笔书写,颇为率意,确实“劲健可观”。
(范成大《西塞渔社图卷跋》局部)
而他的小草或小行草书札,笔势流走,却较多米芾的轨辙。如《荔酥沙鱼帖》:
(范成大《荔酥沙鱼帖》局部)
范成大的才气,比较善于体察细腻的感情。他的诗词讲究词藻的华丽,篇章结构也是偏重精巧。这种审美倾向,自然也表现在他的书法上。
范氏基本上没有书法观点,他惟的书论,由陈槱(《学书须观真迹》)记录下来:
学书须是收昔人真迹佳妙者,可以详视其先后笔势、轻重往复之法。若只看碑本,则惟得宇画,全不见其笔法神气,终难精进。又学时不在旋看字本,逐画临仿,但贵行住坐卧常谛玩,经目著心。久之,自然有悟入处。信意运笔,不觉得其精微,斯为善学。
这当然是至理名言,但却是拾人牙慧之语。范成大诗作甚多,但对于久负盛名的书法却异常冷漠,似乎书法是不甚值得钻研的事情,显然,范成大应属于那种凭才气又迎合时君所好的典型。
三、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云谷老人等。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及进士第。历官同安县主簿、知南康军、提举浙东茶盐公事、知漳州、秘阁修撰等。宁宗初,为焕章阁待制,旋以本职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党禁”被削职。追谥为“文”。受业于李侗,得程颢、程颐之传,兼采周敦颐、张载等人学说,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所创学派称“闽学”或“程朱理学”。一生主要从事著书讲学,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及自然科学皆有贡献。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伊洛渊源录《名臣言行录》等,后人编纂有《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
(朱熹像)
作为理学大师,朱熹主要精力在阐发圣贤之学上。尽管如此,他对书法的兴趣以及关注程度,似比范成大深一些。
朱熹对本朝书法的是非取舍标准,可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概括,那就是艺术优劣可居其次,字迹的平正与否却是至关重要的。
他说:“字被苏、黄乱写坏了!近见蔡君谟一帖,字字有法度,如端人正士,方是字。”在“宋四家”里,他只肯定年辈稍长的蔡襄。原因其实简单,就是因为蔡的字迹像正人君子。
即便是其父(朱松)曾效法过的王安石,他亦持否定态度。他将王安石与也曾为相的韩琦相比,并且把字迹得升到“德性”的高度来看待。
他在政治上提倡“克己复礼”,这种今不如昔的总体思路,便决定了他对待书法的观点。苏、黄,米是不及嘉佑前,而国初的李建中是不逮唐人的。他甚至看不起二王,他说“二王书,某晓不得,看看只见俗了。”
朱熹自称书学曹操,但董其昌评朱“大都近锺太傅法,亦复有分隶意”,虽曹佚而锺存,但两人是同时代人,自应当具有相近的时代特征。朱熹的《卜筑帖》,乍看像是明末黄道周的手札,这说明董其昌的直观感受是正确的,如图:
(朱熹的《卜筑帖》)
朱氏于近代书法最推许朱敦儒和喻樗,显系二人学锺之故。
朱熹在同辈人中,书法面目较为多样。除了较少见到的锺繇风格之外,壮年时多作虞世南体,如三十八岁时写的《城南唱和诗》:
(朱熹《城南唱和诗》局部)
结体修长而竦瘦,与虞神理相近。然而朱氏不追求唐人那种法度森严和笔意的精到,而是带有宋人以意为之的烙印(虽然他言论上不喜“尚意”)。
他晚年的书札和文稿,由于出自实用,便减少了很多刻意的成分。他的思路敏捷,意至手随,各字几乎鳞次栉比。字距极小,行距却较宽;字内逸笔草草,每行却颇为整饬。如《秋深帖》:
(朱熹《秋深帖》)
四、张孝祥
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绍兴二十四年状元。历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建康留守、知静江军、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荆南知府、荆湖北路安抚使等。乾道五年(1069)因病退居芜湖。有《于湖集》《于湖词》。
(张孝祥雕像)
张氏才华横溢,加上少年得志,擢拔甚峻,应该可以干成一番事业。但是生不逢辰,天不假年。
张孝祥的书名,由于高宗的推赏而声震区宇。陆游云:“紫微张舍人书帖为时所贵重,锦囊玉轴,无家无之。”朱熹云:“安国天资敏妙,文章政事皆过人远甚。其作字多得古人用笔意。使其老寿,更加学力,当益奇伟。”
张孝祥的书学渊源,是自称的颜真卿和后人指出的米芾。
他的书法比较注意节奏的轻重迟疾,以及结构的正侧险夷。如他的《台眷帖》,第五行下面七字空然用轻快的小草写出,与前面的凝重相映成趣,起到了较好的调节作用。
(张孝祥《台眷帖》局部)
张孝祥毕竟属于豪放派的重要词人,虽然才气为苏、辛所掩,器具略小,但在南宋人中仍不失为第一流人物,因此,曹宝麟先生认为他的尺牍《柴沟帖》表现出的豪迈书风,才应是他的本色。如图:
(张孝祥《柴沟帖》局部)
此帖线质如虬枝杈桠,苍劲奇古,笔意亦极洞达,有如掉臂直行,我行我素。张孝祥以三十九岁的英年早殒,确实十分可惜,如果天不忌才,他在各方面的成就真是“未可量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