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的微观变化看投资风口的转变

从数据的微观变化看投资风口的转变
2016年08月19日 14:47 明富金融研究所

哲学家说过,凡事的发生有其必然性,而这一必然性则来源于其自己本身。把这句话放到现今的金融市场当中是再合适不过了,且这种现象在对于中国的金融市场来说就更为贴切了。很多的学者指出,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必然会出现倒塌,且过大的杠杆也会失去拉动经济的最初目的。在如此纷繁复杂的市场当中我们要如何从细枝末节上窥得投资先机?国内股市真的成为了投资者心中永远的痛吗?

一、国内信贷市场萎靡折射出经济的不景气状况

近期最令市场关注的国内数据要算一系列的7月份信贷数据,从数据结果得出最直观的看法是国内私人信贷市场出现溃堤式倒塌。然而,与私人信贷的疲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有企业的贷款优势。深究每一个分项数据我们看到,个人短贷、对公短贷、票据贴现和非银金融贷款在今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情况。在这其中,个人短贷和对公短贷是最能体现出私人信贷情况疲软的。通常情况下,个人短贷包括了个人消费贷、经营贷、信用卡透支等,对公短贷也大多数是来自于中小微企业的流动性贷款。如今这两方面的信贷情况表现较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逻辑推导:

如果说对私短贷出现下跌得出上方的逻辑推导是从需求侧进行的考虑,那么对公短贷出现明显下降的逻辑推导则完全是从供给侧进行的。从下图不难看出,若从供给侧进行逻辑推导的话,最终的结果仍然是会令整体社会的经济活力下降,且最终导致股市方面出现较为萎靡的状况。

实际上,很多媒体和机构、专家等对于此次信贷数据的解读都是倾向中立略偏负面的。然而,在我看来却并没有那么的乐观,尤其是在对比了前几年的相同数据以后这种感觉就越发的强烈了。从下方的图表们可以看出,除了对公和对私的短贷上面有明显下滑外,最引人瞩目的还是票据贴现方面的数字缺口。对比2015年7月的数据来看,今年7月的票据贴现额度较去年同期减少了89.25%左右。进入今年以后,每个月票据贴现方面的数据表现都不是很高。尽管有些分析指出这一数据结果体现出自今年以来对于票据方面的监管得到了加强,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理解就是自去年以来票据方面的问题会在今年剩下的时间甚至是明年逐步爆发。而年内票据方面数据整体下滑还向市场传递了另一个信息,国家对金融监管的加强将会大幅削减信贷市场的杠杆率。这对于市场的短期影响将会体现在信贷市场流动性趋紧上,进而影响到股票市场表现。

从此次信贷数据中的分项数据变化和前值对比中,我们发现了中国整体经济仍然处于低迷状态的一些证据。尽管我们不能武断的说中国经济一定会继续萎靡下去,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个小细节当中了解到目前中国的金融和利率市场并不是健康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从这推导出来一个令人担忧的逻辑结果,中国股市在未来的6-8个月的时间里将会出现很多隐性风险。而这些风险不仅仅来自需求方,风险同样也来自供给方。而由前几年监管不到位而导致的延续性风险也将会在这个时间段内出现集中爆发,届时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就是国内股市。

二、各国争先进行的量宽措施逐渐失效

当我们将目光从国内市场转回到国际市场以后,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细小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在不约而同的告诉我们,简单粗暴的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并不能令实体经济出现好转。并且,过多的流动性还会导致市场中投机资金总量增多而带来的更多风险。我们可以从最先开始实施量化宽松的美国来进行分析,以方便我们可以推导出单一的量宽措施对于整体经济复苏的效力逐渐消失的结论。

近期公布的美国7月零售销售数据和PPI数据,以及8月的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按最基本的经学逻辑来看,零售数据的低迷表示近期社会上的消费意愿下降,而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下滑则表示对未来市场环境的负面预期。换句话说,现在和之后的市场环境都不乐观,消费者不愿意或者没有钱进行消费。然而,从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美联储先后进行了3次量化宽松政策和2次扭转操作,其向市场投放的流动性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美国众多的经济数据仍然表明市场上缺少资金。而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仍然是流动性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当中,或者说只有少部分的流动性进入到了实体经济当中。那为什么美国的主要股指却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并且整体呈现强势上涨的走势呢?答案是量宽提供出的流动性转变为投机资金进入到股市当中,并且这些资金也正在制造出难以察觉到的股市泡沫。

从可寻的美国官方数据来看,美国民众在2015年第二季度的时候,其住房拥有率已经跌回到里根总统上台时的水平。并且,美国的投资者对于股票的青睐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据不完全统计的数据显示,美国民众中只有55%左右的人在股票市场进行了投资,而在2007年的时候这一数据是65%。有鉴于此,我们可出,美国政府并不能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美国民众借更多的钱来进行房产投资(或其他消费),也不能通过拉高股票市场来吸引投资者进入股市投资从而将流动性传导到消费市场。次贷危机后,市场的现状就是几乎所有人都在忙于如何还清自己巨额的债务,而不是忙于那多余的钱进行投资和消费。作为股市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散户并不能从量宽政策中得到利益,那么他们也不会热衷于对股市进行投资了。

三、全球股市风险增加且丧失吸引力,投资偏好整体转向

从现有的数据来看,全球股市在年内的资金流入情况要远远差于美国刚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时候。并且,这一情况并没有因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实施量化宽松而出现好转。甚至,越来越多的经济专家、大型投资机构、政府官员等都在提醒着谨防股票市场的泡沫破裂风险。尽管个别新兴市场国家(俄罗斯、印度、波兰、南非)的股票市场受到了国际资本的青睐,但是其国内对于股市的投资并没有出现同样的情况。事实上,若不是中国政府对热钱流入提前实行了监管,中国股市也可能会出现像这些过一样的情况。然而,大家心理都清楚这些大多来自于投机资金炒作,这并不能这些股市出现健康而长远的牛市。

根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来看,从各国股市流出的资金和量宽带来的流动性正在一边倒的向贵金属和各类大宗商品市场流入。作为最基本的常识,资本都是逐利的,哪里有可观的利润,资本就会流向哪里。不仅如此,由于金融危机后大宗商品都经历了将近10年左右的熊市后,其投资周期在慢慢的向牛市转移。以大宗商品的代表——原油价格来说,其目前正处于筑建头肩底形态当中。一旦这一过程结束,原油将会迎来一个中长期的牛市过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