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估”是渣男的幌子,还是浪子回头的宣言?

“科特估”是渣男的幌子,还是浪子回头的宣言?
2024年06月11日 17:22 ETF令狐冲

端午假期又学了个新名词“科特估”,今天一开市,大科技还真就全面爆发了。

科技行业自打5月27日第三期大基金成立的消息出来后,几乎天天都有逆势拉升,在大盘主跌的这段时间里,显得非常抗跌。

今天全A指数止跌反弹,科技行业立马大涨,难道新主线已经出现了?

01

大基金雪中送炭

这波“科特估”行情的导火索无疑就是大基金成立,我看了下2014年9月大基金一期、2019年10月大基金二期成立后,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行业确实都走出了极强的趋势行情。

背后的逻辑我认为主要有两点:

首先大基金对于行业来说是货真价实的增量资金,能有效转化为新技术与行业的营收。

当时第一期总规模为1387亿,用来扶持全产业链。

第二期总规模为2042亿,这时已经开始聚焦集成电路产业链了,支持芯片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最后我们确实在芯片设计、封装等领域,诞生了一批在全球产业链中非常有竞争力的企业。

这次第三期总规模3440亿,比前两期的规模总和还要多,光是投资金额就已经大超市场预期了。

对于大基金投资方向,市场普遍认为会重点针对被卡脖子的人工智能芯片、先进半导体设备(尤其是光刻机)、半导体材料(光刻胶等)、先进制程晶圆厂等方向。

大基金二期推动了我国芯片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如果三期能攻破先进制程的制造问题,那对于我国的积极影响,可能就不限于半导体一个行业了。

第二点是大基金成立的节点,其实非常巧妙。

半导体行业虽然是成长行业,但是销量有明显的周期性,过去一直在循环着缺货-扩产-产能过剩-削减产能的过程。

近20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每隔4-5年就会经历一轮周期,波谷到波峰的上行周期通常1-3年,波峰到波谷的下行周期通常1-2年。

最近的波峰在2022年,按照以往经验,现在已经处在新的波谷区域了。

从3次大基金成立的节点看,很明显都是在行业景气度底部区域。后面再与景气度上升共振,做到投资效率最大化。

我看了下最近费城半导体指数都创出历史新高了,行业复苏预期非常高。

可见这波“科特估”行情,绝不是单纯的炒概念,而是有产业逻辑的。

大基金吸引来的并不是喜欢炒概念的短线资金,所以 “渣男”最近都变得有点长情了。

02

能不能先于大基金布局?

目前半导体行业有复苏预期,但国内还没有明显进入景气周期,所以这波行情最大的确定性,来自大基金带来的增量资金。

我通过研报,把这次最可能投资的4个细分行业,具有技术优势的上市公司都找出来了。然后再选出营收前三名,尽可能覆盖大基金可能投资的行业龙头。

当然这些企业不一定是行业龙头,因为有些核心企业并没有上市。

由于大基金一期、二期共同投资过多家企业,以前投过的三期仍然可能投资。

我根据筛选出的成分股,通过韭圈儿的牛股选基,找出了2024年一季报成分股相关性较高的场内基金。

光刻机这边没有找到相关场内基金,光刻胶相关性最高的是半导体设备材料指数。

AI芯片相关性最高的是科创芯片指数,其次是科创信息指数。

先进制程晶圆代工厂相关性最高的是科创50,其次是科创芯片指数。

从我筛选成分股时,发现科创板的公司占比很高,怪不得最近科创50明显强于3大指数呢。

其它与芯片、半导体相关的指数也给大家找出来了。

从近两个月的份额变动看,几个与半导体相关的规模产品,份额增长明显高于芯片产品,看来市场是有明确预期的。

半导体ETF(512480)在2019年6月刚上市才1个多亿规模,大基金二期成立后仅过了3个月,到2020年2月就暴增至60多亿,这种增速在整个ETF市场都少见。

我看最近份额又开始快速增长了,难不成这波又要创造新的奇迹吗?

目前芯片、半导体相关指数的PB估值,基本都处在历史极低水平。从走势看,距离2021年的高点,也基本都腰斩了,我认为投资风险还是可控的。

不知道大家还愿不愿意再相信“渣男”,反正我是想再信一次。

科技行业的特点就是弹性巨大,情绪性强,如果等确认行业进入景气周期再参与,那时可能已经涨到天上去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