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要资产配置,到底怎么配置才能穿越牛熊?

都说要资产配置,到底怎么配置才能穿越牛熊?
2024年06月13日 09:35 ETF令狐冲

随着ETF市场快速发展,近几年“配置”这个词越来越常见了。

买的多、买的分散就叫资产配置吗?

资产配置真能赚钱,还是投顾做营销打的幌子?

今天就来聊聊我对资产配置的理解。

01

资产配置适合你吗?

首先要明确资产配置是一个系统化概念,而不是某个具体策略。起源自1952年经济学家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arkowitz)提出的投资组合理论,强调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的重要性。

那回到开篇提到的问题,买的多就叫资产配置吗,就能分散风险吗?答案显然是NO。

比如你买了10个行业ETF,还买了各种宽基指数ETF,你会发现当大盘环境很差时,这些产品可能会一起下跌。

买的分散并没有降低风险,主要原因是看似不同的产品,由于在同一市场内,其实是有一定相关性的。

配置追求的分散,是通过投资相关性低,甚至有负相关性能产生对冲效果的资产,来实现整体风险与回报之间的最佳平衡,最大限度降低波动与下跌的风险。

当然投资品种分散,必然会降低收益率,低风险与高收益绝不可能同时存在。

我认为资产配置追求的是,在风险足够低的前提下,保障资金的稳健增值。

所以资产配置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关键还是看你的风险承受能力、收益期望与资金来源。

02

抄作业

做资产配置其实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因为要了解许多不同种类的资产特性,才能找到最佳组合。

就像你玩游戏时,阵容选的好就赢一半了。

但是为了选出好阵容,你至少要把100个英雄都玩一遍才行吧。

资产配置在理财打破刚兑后,其实是非常适合家庭资产的。

但是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可能对定期、理财、国债这三类产品以外的资产一无所知。

那这种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抄作业。

目前知名度最高的资产配置型投资人,就属桥水基金的达利奥(Dalio)了。其全天候策略,我根据名字理解就是想做到不论什么环境,都天天有效。

全天候策略主要是通过经济好坏与通胀高低,将宏观环境分为4种状态,然后匹配相应的资产。

通过股、债、商品之间的均衡配置,降低组合风险的同时,保障东方不亮西方亮。

想复制正统全天候策略还是很难的,不过达利奥在一次采访中,也给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一套简化版的全天候策略。

具体比例为30%股票,15%中期债券,40%长期债券,黄金、大宗商品各占7.5%,至少每年做一次资产比例再平衡,抄这个作业基本是有手就行。

03

实战

模型有了咱给试试到底好不好用,由于达利奥提供的思路都是基于美国市场,所以咱也不能照搬全抄。

资产比例是长期优化过的,直接用就完了。

具体资产肯定要选我们常见的,股票我选择中证800与标普500各一半。

这么搭配是因为两个国家的市场相关程度较低,而且美股长期趋势性最强,A股长期波动性最大,定期平衡做得好或许能有收益加强的效果。加之现在美股位置偏高,A股位置偏低,这样搭配也保证了可投性。

中期债券选的10年国债,长期债券自然就是30年国债,黄金就选国内黄金现货。

大宗由于数据问题我用了南华商品指数代替,这个指数没有ETF跟踪,实际操作时可以用现有的豆粕ETF(159985)、能源化工ETF(159981)、有色ETF(159980)组合来代替。

我把各类资产按比例做了个组合,再平衡期限为每年。

怕选的股市位置太低做起点,组合表现可能会失真。我还特意从2015年3月,主板3400点以上开始计算。

近十年将利率上行与下行周期、股市牛熊、通胀高波动、地缘摩擦等因素都涵盖了。

从最后的结果看,年平衡组合表现确实达到了资产配置的目的:低波动+稳健增长。

收益率为10年80%左右,年化接近6%。跟银行理财相比,竞争力嘎嘎的。

可能有人认为长期表现美股、商品、黄金表现更好,尤其是黄金是不是普通投资者更好的选择?

我不讨论几种资产基本面与未来预期的问题,只说单一资产与配置组合的持有体验区别在哪。

首先追求收益最大化就不是资产配置的目的,资产配置是为了让那些“不能亏”的钱尽量稳健增值。

你想如果家里所有的积蓄今年100万,明年变130万了是非常高兴,但是后年又变成100万了会怎么样?那可能就是无尽的争吵,还有以泪洗面。

而且非专业投资者,面对大幅波动,还有较长时间的调整,真的拿得住吗?

就算是波动最小的债券,连跌几天,投资者搞不懂调整原因,可能都吓得要清仓了。

而配置组合由于资产品种较多,很难所有品种同时下跌,每天有涨有跌,投资者的持有体验会好很多,持有淡定自然也就拿的住。

为了降低风险,配置资产必然是以债券为主,年平衡组合跑赢了长债,能做到债券加强其实就是成功的。

而且从图中也能发现,一些重仓的30年国债调整阶段,年平衡组合都没受影响,这就是大类资产配置的妙处所在。

某种因素在一类资产是利空,到了另一类资产那就成利好了。

今天的内容,属于抛砖引玉,其实很多细节还可以优化。

像是A股波动较大,如果平衡期限换成半年或者更短,组合收益会不会更好?

大家有什么关于组合的优化建议,或者对于资产配置的独家见解,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