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剧里动不动就煮面,究竟煮的是什么面?!

港剧里动不动就煮面,究竟煮的是什么面?!
2024年06月25日 15:03 时光倒流二十年

来源:吃货研究所

“你肚唔肚饿啊?我煮碗面俾你食?”若是看TVB港剧长大的孩子,对这样的对话一定不会陌生,当剧中角色遇到矛盾或困难时,深夜的一碗面总能用汤汤水水将恩怨于胃袋中化整为零。至于这一碗面,大部分家庭用的都是公仔面。

餐蛋公丨图虫创意

01

 公仔面 VS 出前一丁 

/ 方便面的地位竟然这么高? /

就如同辛拉面已经成为韩剧的灵魂美食,港剧也很难与一碗热气腾腾的“公仔面”割裂开来,因为这碗面在香港着实流行了一定的年份了。

公仔面丨图虫创意

1968年,日本日清公司推出了名为“出前一丁”(意为“速递一份”)的速食方便面。差不多同样的时间,香港工业家周文轩在日本参观了方便面工厂,并订购了一批方便面给自家的员工品尝。

没想到这批方便面大获好评,周文轩看出此中商机,当机立断引进了一条方便面生产线,成立了“永南食品有限公司”,因为生产出的方便面外包装上有个玩偶形状的标志(在粤语中玩偶被唤作公仔),这种面也被港人亲切地称为“公仔面”,出前一丁则因为相似的原因被唤作“清仔”。

公仔面的包装上有个公仔丨doll.com.hk

七八十年代,出前一丁与公仔面在香港“打得火热”,各自都有相当庞大的拥趸,但这场商业战最终以日清收购永南,二者握手成为一家人告终,至此出前一丁成为香港方便面界的大哥大,但港人却习惯将方便面统称为“公仔面”,也算是永南的一点小小胜利(下文也统一用公仔面代替方便面)。

不同于内地浓油重赤的各式方便面,公仔面可谓是相当简单与清淡。

最早的公仔面调味包仅有一包干粉,一包麻油(就是芝麻油),而永南版多了一包酱油,至于内地人习惯的各种肉包菜包,那是一概没有的。

一碗很素的方便面,菜都是自己加的丨wikipedia

如此素净的公仔面注定需要与其他食材搭配,成为黄金配角,而茶餐厅中再寻常不过的餐蛋面便是公仔面最早的应用之一。

切两三片肥厚的午餐肉,在热锅中小火煎到表面微微焦黄脆硬。再敲一颗鸡蛋,溏心的最为美妙。而另一个锅中咕咚着公仔面,还可以随意加点青菜,整套流程下来不过5分钟,非常符合高效且忙碌的港人的生活方式。

餐蛋公丨图虫创意

如何在家将公仔面煮得更好吃,港人不仅研究出了一套心得,还特地用电影呈现了。电影《喜欢你》里,金城武扮演的挑剔食客煮面时间精确到3分钟,捞出后立即过冰水,取另一个碗放入粉包、面条,淋上麻油,点缀葱花,最后加入八分满的热水。

这样做出来的面条爽口弹牙不软烂,油炸后的面沾染着麻油的浓郁气息直击味蕾,在这种高热量食物的面前,什么肚饿带来的烦恼委屈,通通消散。

图丨《喜欢你》

港式茶餐厅又将这种方便食物的精髓发扬光大。

比如捞面在粤菜中并不少见,但以往更多是捞竹升面、鸡蛋面,港式茶餐厅兰芳园尝试用出前一丁代替寻常的面条,没想到大获好评。

煎得皮脆肉嫩的鸡扒,勾上一勺秘制的姜葱蓉酱,公仔面切忌煮太软,最后淋上一勺酱油。在炎热的夏天,一碗去掉味精汤底的清爽捞丁可以让人快速吃完复工。

姜葱鸡扒捞丁丨图虫创意

在不少港式茶餐厅,相较其他粉面,若是要换成公仔面甚至还得加钱,下次见到“转丁加收3蚊”(转出前一丁加收3块),可千万别感到意外。

香港人对公仔面的爱,促使日清推出了更多限定风味,像沙爹味、XO酱海鲜味、鸡蓉味等等,甚至不少日本人来到香港都会“反向代购”一波。

但如果想尝试公仔面,不妨下次去茶餐厅说“老细,一份捞丁,唔该”。

厚切餐蛋捞丁丨图虫创意

02

 华丰三鲜伊面 

/ 各种煲汤的灵魂伴侣 /

与香港相距甚近的广东,却流行着另一种方便面——华丰三鲜伊面

三鲜伊面丨拍摄  呲呲

与公仔面在香港的发扬光大不同,华丰的发展史可谓有些唏嘘,它曾经是中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工厂甚至开到了东北牡丹江和新疆,东北和新疆孩子一度认为华丰是只有他们本地才有的品牌。

当时华丰还请来了香港明星“肥姐”沈殿霞,“食华丰,路路通”这朗朗上口的广告语迅速为华丰在广东打开了销路,和日清一样,华丰也拍摄了自己的“公仔片”,成为了一代广东孩子的童年回忆。

早年间华丰的广告丨bilibili

但在90年代,华丰被印尼外资集团收购,创始人也被迫离开,新推出的产品在随后的方便面大战中落于下风,近几年只能靠华丰三鲜伊面这一款产品勾起一波回忆杀。

三鲜伊面的三鲜,指的是华丰的调料包含有猪骨、海鲜和鸡肉三种鲜味食材,在那个物质匮乏,鲜味不足的年代,华丰这种“下血本”的做法,迅速抚慰了一个个油水匮乏的胃。

华丰三鲜伊面主打一个弹、爽、不油腻,而且颇为耐煮,再加上汤底鲜美却清淡,又不像公仔面添加过多的味精,十分符合广东人的口味,不少老广是按箱囤货,方便又实际。

三鲜伊面丨图虫创意

至于小孩子喜爱的吃法,那一定是干吃,在小卖部买上一袋华丰后迅速捏碎,再倒上干粉,一包广式干脆面应运而生,真·好吃到要吮指。后来华丰家族推出的魔法士干脆面,很难说不是受到了小孩儿们的影响。

魔法士干脆面丨item.jd

但现在,华丰三鲜伊面更多的用途,是各种汤煲的“灵魂伴侣”。

在广东,如果一锅鸡煲最后不来一份华丰三鲜伊面“收尾”,那这锅鸡煲是没有灵魂的。待到鸡肉被吃干抹净,喊来老板倒入高汤,此时下一份伊面与青菜,让面条在浓郁的汤煲中翻滚片刻,须臾后每根面条都会裹满鸡煲浓郁的酱汁味,胃里还剩的一点点缝隙都被溜满了。若是还觉得不够过瘾,拆开配好的料包倒入碗中,再捞出面条在料包里打个滚吃,风味十足。

同理,各种广式的火锅都能用华丰收个尾,就像是麻辣火锅里的红薯粉、扯面一样的存在。

搭配鸡煲的三鲜伊面丨拍摄  Yokan

而且至今华丰都没怎么涨价,比起动辄十块一包的进口方便面,哪怕在食家,一袋华丰也才3-5块,若是在超市买那就更便宜了,可谓性价比惊人。

三鲜原味10包19.8元丨item.jd

无论是出前一丁、公仔面、华丰三鲜伊面,亦或是其他未出场但曾流行的方便面品牌,从它们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人们对其的喜爱,除了它们本身的口味,更多是背后赋予的时代气息。

在食物匮乏的年代,一批人靠着它的方便与油水成长起来,也成为其难忘的童年回忆。

而如今,这些方便面也在努力适应着大众的生活,“甘当绿叶”,甚至成为了某个地方的特色食物,或许这种感情,还是很难割舍的吧。

你童年记忆里的方便面是什么?

 关 注 所 长 

 不 再 错 过 好 文 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