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高质量发展:创新才是发动机

牧原高质量发展:创新才是发动机
2025年01月15日 20:30 记经典时刻

来源:华商韬略

作者丨小李飞刀

图片丨图虫创意、东方IC、网络

1月8日,牧原股份公布2024年业绩预告,符合市场广泛预期。各项经营指标的完成,得益于企业在技术、管理、产品等方面的持续创新,并一直践行惠农利己法则,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同的高质量发展。

01

经营稳步回升

据业绩快报,牧原股份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70亿元-1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8.75%-522.21%。另据12月生猪销售简报,全年生猪销售收入为1362.25亿元,同比增长25.9%(不含屠宰、肉食产品等业务收入)

牧原经营稳步回升,主要得益于“量价齐升”。2024年,生猪总出栏量为7160.2万头,其中商品猪6547.7万头、仔猪565.9万头、种猪46.5万头,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年度出栏目标。

猪价方面,12月商品猪均价为15.29元/kg,较上年同期上升13.9%。纵观全年,大多月份均价保持在17-19元之间,而2023年大多月份处在13-14元之间。可见,2024年生猪价格景气度较此前有不小程度的回暖。

成本方面,牧原养殖完全成本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到12月已经至约13元/kg,相较于年初的15.8元/kg下降2.8元/kg,达到近年来最低水平,主要来源于饲料价格的下降和生产成绩的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牧原优秀猪场完全成本已经做到11.38元/kg。未来,公司会将这些优秀养殖场的经验共享、推广、复制,全集团生猪养殖成本还将进一步下降。2025年,在不考虑原材料价格变动的情况下,牧原希望完全成本阶段性达到12元/kg,朝着“头均600元”降本战略目标进一步迈进。

在2024年经营回暖大背景下,牧原财务结构更加安全、稳健。据此前披露,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91.78亿元,同比大增336%,创下上市以来最高记录,且比上轮猪周期最景气的2020年还要高。

▲牧原历年经营现金流净额

来源:Wind

此外,牧原最新资产负债率为58.38%,较2023年末大幅下降3.73%。加之四季度净利润为65亿元-75亿元,预料现金流状况、偿债能力等指标将进一步改善。

有了这份底气,牧原还在2024年10月官宣首次季度45亿元分红,并承诺未来三年分红比例不低于40%。这较此前平均28%的分红率有较大提升,彰显了牧原回馈中小投资者的积极态度,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02

创新三大法宝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原动力。牧原能够从22头猪起家,逆袭成为中国第一大猪企,并取得当前业绩表现与市场地位,离不开围绕降低成本这一核心竞争力上持续不断的创新,主要包括技术、管理、产品三大方面。

在技术创新方面,牧原历来不遗余力。公司将养殖拆分为饲料、种猪、健康管理以及饲养四大环节,并进一步细分为种、料、康、养、舍等20大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已申请专利超2200项,逐一攻克遇到的技术难点与挑战。

在猪舍上,牧原近些年投入了上百亿资金用于研发与升级。据此前披露,牧原猪舍设计人员高达674人,为猪舍服务的智能化方面的研发、技术人员高达2392人、4808人。

▲牧原研发人员数量历年走势图

来源:Wind

如此大规模的人力、财力投入,自然也带来了大批创新性成果,即打造了一个智能化的好猪舍。牧原将自主研发的空气过滤、智能饲喂、智能环控、智能巡检、智能声音监测等210万套智能装备,分散在各个养猪场,真正实现了智能化养猪,充分发挥生猪生长潜力。

这使得猪效得以大幅提升,产仔数、日增重等关键经营指标持续提升,成为降低成本的关键突破口。

在生猪健康防疫上,牧原创新性搭建起“猪病天网工程”,近五年累计投入30亿元成立100多个实验室,打通蓝耳病、回肠炎等重大疾病防控技术路径,推进疫病净化,在降低养殖成本的同时,也进一步保障猪肉的安全和质量。

除技术创新外,牧原还通过管理创新来提升效益。当前,牧原在全国一共有300多家子公司,14万名员工,分布在全国1100多个养猪场,如何实现高效管理的呢?

一是生产数据化。通过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化系统,实现运行的数字化、机械的自动化、数据的云端化以及业务的智能化。二是管控精细化。公司建立了一套管理体系,精准管理到每一间猪舍、每一台设备、每一头猪以及每一名员工。

三是业务信息化。将采购、销售、生产运营以及猪群流动等各项业务数据全部上传至总的生态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四是运营财务化,以利润为导向,将成本管控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

得益于这些举措,牧原实现了高效的集团化管理,并持续推动创新。

2021年,牧原创新性地推出“双核领导人”制度,搭建接班人梯队,一批以85后、90后为代表的年轻领导班子开始在集团层面承担重任。比如,首席财务官高曈、肉食总裁秦牧原、首席人力资源官王春艳、养猪生产首席运营官李彦朋、首席法务官袁合宾等。

此外,牧原还设立了全员反腐制度,对举报腐败行为的员工给予重奖,对弄虚作假、违章违纪、滥用私权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从制度层面给予震慑。这自然有利于上下齐心,将精力集中到降本增效这一核心任务上。

在产品创新方面,牧原同样持续发力。比如,在种猪选育上,牧原独创“二元轮回育种体系”,具备缩短能繁周期、提高扩产灵活性、适应低蛋白饲料等显著特点,降低了养殖成本,且解决了种猪被海外“卡脖子”的风险。

03

惠农利己是法则

牧原在追求经营效益的同时,也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同高质量发展。用大白话讲,就是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进而反哺企业成长。

牧原董事长秦英林曾在一次会议上强调,真正的商业模式是市场机制,是要发现客户价值,反过来找客户需求,找企业存在的价值,找企业的着力点,那么最后企业发展的真谛就是服务社会。只有把社会责任承担起来,企业才能做大做强。只有推动社会发展,才有更多的机遇。

牧原并非空喊口号,而是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上。

于农业,牧原在2021年将自主研发的低豆日粮配方无偿贡献给整个生猪行业。在这一背景下,农业农村部印发《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有力推动了生猪行业的降本增效。

据牧原测算,2020年集团豆粕使用量为9.8%,而中国平均水平为17.7%。若全国均按照牧原标准来推广,头均经济效益为28元,同时节省的大豆与耕地产生的社会效益达31.4元,并能减少1.72公斤氮排放,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拉通算,每年可节省大豆2000万吨,节约耕地1.5亿亩。

自从牧原无偿公布低豆日粮配方后,加上农业农村部政策的大力推广,全行业豆粕使用量已从2021年的14.5%下降至2023年的13%,而牧原则进一步下降至5.7%。

牧原这一共享举措对生猪行业而言,是一次重大突出贡献,不仅放大了经济、社会、生态整体效益,还一定程度上助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于农人,牧原因地制宜开展种养循环,助力农民增收。牧原在全国一共有1100多个养猪厂,每一个厂均实施“养殖—水肥—绿色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将粪肥资源化利用,减少化肥使用。

▲江苏灌南种养循环示范田

来源:牧原2023ESG报告

目前,牧原已在养殖场周边免费为农户铺设支农管网2689.29万米,涵养农田452.07万亩,减少农户化肥使用14.68万吨。

此外,牧原还专门投入200名农艺师,在农村各地开展农作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成功打通小麦、玉米、水稻等39种农作物的资源化利用路径,促进农户实现亩均减投增收352.27元,2023年惠农增收总额达到14.82亿元。

人们常说,承担起社会责任,企业的发展方可行稳致远。牧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点。加之在技术、产品、管理等方面持续创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便有了坚实根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