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人间词话》:何谓“三重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何谓“三重境界”?
2023年05月09日 11:54 夏欲诗

为了创造最美的意境,将牵涉诗人本身的修养问题。(这里所说的诗人是广义的,即是指文学家,包括诗文、词曲、小说等作家。下同。)王国维对此提出了两个重要见解,如何认识和处理“入”与“出”的辩证关系,如何成功渡劫“人生三重境界”的考验。

1、关于“入”和“出”

王国维认为诗人必须要能“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躬身实践,沉迷于人世间具体的人和事,可以帮助诗人积累创作素材。跳出事物本身,是要求诗人要保持旁观者的清醒,看透事物本质,而不为表面现象所伤。苏轼在《送参寥师》一诗中说诗人既要“阅世走人间”,又要“观身卧云岭”,也是讲的“入”和“出”的问题。王国维还曾说过:“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此处,“外物”代指一切客观现实,而“轻视”却不是现在我们所理解的“看轻”之意。轻视客观世界显然不是王国维的本意,应是取“看穿”、“洞察”之意,要求诗人具备洞察世间万物的慧心,不被表面的虚伪现象所迷惑,用心发现事物隐藏在背后的规律。虚假的表面现象值得摒弃、轻视,而唯有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更珍贵的东西值得重视和理解。

理解二字看起来容易,然而具备同理心是诗人区别于普通人的关键所在。木心赞赏张爱玲有贵气,她读书不会陷入盲目崇拜中,它对于任何的作家作品都保持“平视”的态度。木心本人也很擅于理解世界,当他从狱中归来,又惊闻母亲早已去逝的噩耗,写下了诗句:不知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生而不易,活着已是很难,学会与自己和解、与他人和解、与世界和解,何尝不是一种睿智。这种“深入其中,而超乎其外”的倔强姿态,抒写着个体的脆弱与无畏!

2、何谓“三重境界”?

诗人在艺术上要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需要反复的捶打和磨炼,在不断学习中积累经验,方能将实践经验转换为无穷的创作力量。

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首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重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人生是不断地做选择,当我们遇到命运的分叉口,是选择人迹罕至的那条,还是选择那条看起来更容易的路?是生存还是毁灭?哈姆雷特的质问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但是其实不管做任何选择,最后都会遗憾,因为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态。关键是在我们选择了其中一条路之后,就要勇敢地走下去。比如选择了写诗,就应该勇敢去面对这条路上的艰难选择,虽然可能暂时看不到希望的曙光,但是这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陌生会带来焦虑,但是一切都是崭新的,孕育着无穷的希望。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

就算举棋不定,但是已丧失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干脆认清现实,既来之则安之。陌生是因为不熟悉,你需要静下心来潜心研究,渐渐入门以后,你会惊讶地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已经打开。你发现了新的精彩,也发现了新的乐趣。着迷是件好事,你在不断挑战中,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在积极挑战中,你废寝忘食。

你甘愿沉迷其中,冥冥之中感到这是命运的安排,甘愿享受老天的安排,明白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所以你顾不上吃饭娱乐,全身心投入到所选择的伟大事业中,乐此不彼。

第三重境界: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经历了犹豫不决和奋发图强两个阶段的准备,坚持努力的成果会渐渐显现,你发现自己的付出开始陆续收到馈赠,这种来自外界的认可让你感到欣慰。偶尔停下来回顾自己所走过的路时,你会发现,原来有一千个理由非走这条路不可,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关键是,如果换一个赛道,你不确定自己会不会依然坚持努力!所以你要感谢的人,是曾经做这个选择的自己。当顺利的处境试图让你膨胀时,你需要时常回顾曾经的自己,坚定初心,持之以恒,勇往向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