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和省长们有了新任务。
中央区域协调发展,又有新动作。最新的报道现实,湖南已经成立了省委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上,省委书记主持召开,省长出席。相关资料更显示,湖南省委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实行的是双组长制,省委书记和省长共同负责。
而此前,广西、甘肃、江西、黑龙江、浙江等多个省份,都已经成立了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的级别均在地方主官一级:江西省委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由省委书记担任,甘肃省则由省长担任,黑龙江的配置,和湖南一样,省委书记和省长组成双组长模式。
各地主官纷纷挂帅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的组长,背后的寓意很深刻:全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地方既是棋手,也是棋子,负责人必须紧密跟进中央。
实际上,这个要求也是形势使然。十八大以来,中央推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越来越多,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实施下,积累出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最后衍生出专门针对这一工作的机构。2023年,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正式出现在人们视野,其办公室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由区域协调发展司承担办公室具体工作。
中央完成区域协调的机构设置,地方也必须跟上。今年春节前后,江西、甘肃、广西等地召开省委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各省就出现了名为“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的新机构,而不久后,机构负责人就浮出水面,各省的效率可见一般。
而如此快速的响应背后,还是各地在时代转型的发展要求下,必须做出符合中央战略要求的革新、改变,说到底,大形势使然,
先看江西,与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毗邻,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江达海,所以江西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提升综合实力”、“引导各地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强化错位分工和协同互补”、“全力推动各区域板块竞相发展、协调共进”。
再看甘肃,集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黄河流域战略为一体,但自身条件太有限,地理环境、经济、产业都没优势,甘肃就提出高水平建设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推动酒嘉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持天水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构建平庆现代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提升陇东南经济带发展质效,培育形成更多增长极、增长带,总体思路就是跳出甘肃,发展甘肃。
再看广西,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集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带一路、东盟开放合作等战略为一体,广西想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加快建设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西部陆海新通道自然被突出出来,主体思路还是最大限度发挥广西作为大西南出海口的集中优势,这个事成了,平陆运河建设、北部湾城市群都能顺利推进。
省份发展定位的背后,其实就是区域发展。我总结了一下,几个区域的发展定位——
西部:更加主动服务区域重大战略,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中部:更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更好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东北:加强与各种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促进东北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都市圈在内的东部地区,将会是大国经济的动力火车头和科技发动机,
就像国家发改委说的那样:“必须先有发展才能谈协调。既不能只讲发展不讲协调,更不能为协调而阻碍发展”。
以后的时代是大蓝图下发展的时代。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