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永宽等八叛王杀慕王谭绍光献苏州降清却均被李鸿章所杀

郜永宽等八叛王杀慕王谭绍光献苏州降清却均被李鸿章所杀
2024年10月14日 11:41 未央长喟

无论何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也因此导致无论哪个团队里都会出现叛徒,有些叛徒能因背叛而步步高升,而有些人则会被自己投降的对象所杀。太平军就出现过一次这样的事情,八个叛徒杀了谭绍光,投降李鸿章,却被李鸿章所杀,同时也闹出了震惊中外,连戈登都看不下去的苏州杀降。

刺杀慕王谭绍光 、 献苏州降清的8个太平军叛徒

纳王郜永宽:郜永宽即郜云官。湖北人。咸丰四年(1854年)在家乡投太平军。初为伍卒。因生性勇猛,敢打敢拼,获忠王李秀成赏识,被忠王招致麾下。咸丰十年(1860年),被李秀成任为主将。同年6月,随忠王东征,连克江苏丹阳、常州、苏州。郜永宽作战勇猛,每战皆充先锋,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屡立战功。

当年8月,随李秀成往攻上海,与淮军、常胜军(洋枪队)鏖战,旋即奉命率部转援嘉兴。10月,转战于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咸丰十一年(1861年),随李秀成袭占杭州,以分化江南大营清军,解天京之围。参与摧毁江南大营之役。

同治元年(1862年),与谭绍光等合兵,连克江苏南汇、川沙(今属上海),兵锋逼近上海,旋即在高桥、七宝等地遭淮军、洋枪队阻击,失利后撤退。同年5月,随李秀成攻克嘉定,再逼上海;随后与黄文金等围攻松江。6月,进攻上海,遭清军与雇佣军的联手阻抗,溃败后退守苏州,与忠王、慕王等共商解天京之围的办法。

同治元年(1862年)10月,随李秀成大军救援天京,参与了雨花台之役,与曾国荃部湘军激战,太平军虽兵力占优,却屡屡受挫。12月,同章王林绍璋转攻浦口,再次失利。同年积功被封纳王。

李以文

同治二年(1863年)3月,随李秀成开至安徽巢县,相继攻取庐江、舒城、六安等地,又折往寿州,经天长返回天京,随后奉命协助慕王谭绍光镇守苏州。

9月,郜永宽率部袭夺无锡荡口,随后会合李秀成主力进攻大桥角,失利后退至黄埭,不久率部进入苏州城,归主将、慕王谭绍光节制。

不久,对苏州前途失去信心,对太平天国的未来更是绝望,遂频频出城与围城淮军将领程学启(原陈玉成部将,后降清)、洋枪队(常捷军)首领戈登(英籍)私通,密谋献城投降事宜。同治二年(1863年)12月4日,在慕王谭绍光召集的军事会议上,与汪安钧等叛王刺死毫无防备的谭绍光,并率叛军将慕王麾下2万多将士围杀一空,随后献城投降。

12月6日,因对投降条件有分歧,郜永宽等拒绝缴械,还占据苏州半城,惹恼了李鸿章、程学启,旋即设计摆下“鸿门宴”,邀请郜永宽等 8人赴宴商谈,酒酣耳热之际,8个太平军叛徒均被拖出斩首。8降将稀里糊涂地掉了脑袋,李鸿章、程学启还不罢休,又下令将8降将的部属全部诛灭,随后两万多投降太平军官兵被淮军屠杀殆尽。

康王汪安钧:汪安钧,湖北人。在家乡参加太平军,隶李秀成部。因作战勇猛,升迁极快,旋即被任天将。

咸丰十一年(1861年)年底,参加了攻克杭州之役。同治元年(1862年)1月,奉命留守杭州。不久封康王。

汪安钧

同治二年(1863年)4月,与天将钟万信等联手击败浙江按察使刘典部于皖南休宁,随后在徽州潜口之战中受挫失利,退往黟县、太平(今当涂)一带休整,不久退守苏州。

因淮军大举来攻,当年11月28日与清总兵程学启(太平军降将)密会于阳澄湖畔,商榷投降事宜,并将苏州城内叛降阴谋告知程学启。程学启让汪安钧刺杀忠王李秀成,汪不忍下手,未答应。后李秀成留谭绍光守城,自率万余将士突围奔往无锡。

12月4日,汪安钧与郜永宽等反对继续作战,故意激怒主张坚持抵抗的慕王谭绍光,汪安钧趁机用袖藏匕首刺死谭绍光,合8个同伙率部向淮军献城投降。6日,被清江苏巡抚李鸿章诱杀。

宁王周文佳:周文佳,也有文献记作文嘉。广西人。参加金田首义,算两广老弟兄(清称“老长毛,粤匪”)了。后隶李秀成麾下,为绍天豫(爵名)。

咸丰十年(1860年)6月,同赖文光(后封遵王)率部攻占江苏青浦。后参与了攻夺杭州之战,奉命驻守绍兴,封宁王。

常捷军

同治二年(1863年)1月与天将何文庆等率军与“常捷军(雇佣军)”激战,混战中击伤常捷军统领、被清廷封为总兵的法国人勒伯勒东,后伤重毙命。

2月,再次与常捷军鏖战,击溃器械精良、训练有素的常捷军,击毙该军继任统领、清封副将买忒勒(原法军炮兵上尉)与副统领、原英国海军将领丁龄,几乎击溃常捷军。

3月,淮军、雇佣军发起反扑,绍兴失守,周文佳率部西退萧山,不久再次撤退。后退往江苏,辗转进入苏州。12月4日,与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钧等8个叛徒杀害守城主将谭绍光,献苏州城降清。6日,为清江苏巡抚、总兵程学启诱杀。

其余参与刺杀谭绍光献城投降的太平军叛徒还有:比王伍贵文、天将范起发、汪环武、张大洲、汪有为。

李鸿章苏州杀降事件

同治二年(1863年)12月6日,当献苏州降清的原太平天国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钧等人准备向淮军统帅、江苏巡抚李鸿章邀功请赏时,李鸿章却因其要价太高而起杀心,他不顾戈登、黄翼升等人的反对,设下“鸿门宴” 将郜永宽等4王4天将全部砍头。随后,8个降将的近3万部属全被斩尽杀绝,除此之外,淮军还将苏州城抢掠一空。郜永宽等人杀谭绍光献苏州降清,旋即也献出了自己的头颅。

彼时恰好有一位英国随军记者和几位洋枪队医官在戈登军中,他们亲眼目睹了李鸿章将11个太平军降将斩首后下令对3万手无寸铁的太平军降兵进行集体大屠杀之惨烈场景。

当时,这位外国记者和几位外籍军官在苏州双塔寺附近的一处院落,亲眼见到淮军士兵屠杀太平军投降将士的残忍场面,该记者在发回给报社的文中写道:“庭院约半英亩左右,我们见到庭院的泥地上浸透人类的鲜血!大屠杀二十天后,抛满尸体的河道上仍旧水泛赤色,马加尼军医以及两位军官可以为此作证。地下三英尺深都浸染了暗红色的血液,这是中国最优秀的鲜血。”“有中国人告诉我们说,三万太平军降兵曾被押到此处屠场处决。我们掌握了充分的证据,知道被杀者为数众多,我们还掌握有一个欧洲目击者提供的证据,他曾亲眼看到这条河中浮尸如麻,都是被斩首的太平军士兵尸骸,清朝官吏不得不雇人架船用篙钩捞尸,再把尸体运到城外的大河里去抛掷,以疏通小河道。”呤唎著作《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提到:“在戈登进犯宜兴、深阳和金坛的同时,清军总兵程学启率大军和一支由英军分遣队所组成的辅助军前去包围苏州和杭州之间位在运河岸边的嘉兴府。程学启在清军中可称一名骁勇的将领,他是太平军的叛徒,我们知道这类人总是成了太平军的死敌。当我从嘉兴回到上海以后不久,程学启曾经在嘉兴城下战败。戈登部下贝莱团长督率攻城大炮随程学启军作战,几小时后,贝莱的大炮把这座遭到浩劫的城市轰开了一道缺口。程学启军及其盟军开始冲锋,但屡次均告失利,程学启本人于是役负伤,一个多月后毙命。数日后,敌人得到强大援军,重新轰开了几道缺口,以寡敌众的忠勇守军被迫于夜间撤退,勇敢的统帅荣王及其部下将近三分之二的战士均告阵亡。清军入城后,滥杀未逃走的不幸的非战斗人员,无辜的居民不分男、女、儿童均遭屠洗。难道戈登少校就把这种暴行称之为‘遵守外国所通行的战争规则’吗?无锡和嘉兴等地的屠杀罪行发生之后,难道普鲁斯爵士还把戈登的行为名之为‘为人道服务’吗?”

如此野蛮残害降军的暴行在古老中国已经持续了千百年,举凡所有当时能想到的各种残忍手段都使用上了。都说“杀降不祥”,但从白起、项羽、李广到李鸿章,都干过这出尔反尔、惨绝人寰的不仁之事。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飞将军李广一生征战沙场,却始终未能封侯,有一些不如他将领都纷纷封侯了,于是李广很不能理解。都说人病了会乱投医,李广就把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了一个算命先生。原话是这么说的:“自汉击匈奴,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妄校尉已下,材能不及中,以军功取侯者数十人。广不为后人,然终无尺寸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算命先生也不含糊,立即反问他说:“将军自念,岂尝有恨者乎?”这句话其实问到了李广的痛处,因为他内心始终有一个打不开的结,原来李广在战场上光明磊落却在战场下做过一些“亏心事”,他杀过俘虏——“吾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降者八百余人,诈而同日杀之,至今恨独此耳。”算命先生见此给李广下了一个结论:“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其实“杀降”不仅让李广不能封侯,最后他也因行军迷路而自尽了。他的孙子李陵也因投降匈奴后被汉武帝下令灭掉了满门。如果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李广的杀降之举确实很“不祥”。

常言道杀降不祥,李鸿章苏州杀降,是他一生中最为人诟病之处。随后他成为清朝的替罪羊也算得上是他的报应了。

苏州沦陷后,淮军又联合戈登的“常胜军”一同攻取常州,俘斩死守常州的护王陈坤书。

苏州、常州的失陷,使拱卫天京的屏障尽失。湘淮军于是趁势连陷丹阳、句容等重镇,继而完成了对天京的合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