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倭乱时日本战国名将使我军多次失利

壬辰倭乱时日本战国名将使我军多次失利
2024年10月19日 14:47 未央长喟

明朝在万历时期发生了万历三大征,其中第一次战争就是中日之间的壬辰倭乱。壬辰战争中的日军和明军相比全方位不足,所以在前期的正面对抗中处于下风。但日军将领战争经验丰富,在后期利用己方擅长的山地筑城战法,防守反击,使明军损失惨重。所以日本这些战国时代的名将,有几个还是表现可圈可点的。

前期,明朝从全国范围调集了40000精锐。这支军队的主要构成如下:辽东铁骑1万;宣府、大同各选精骑8000;蓟镇、保定各选精锐步兵5000;江浙步兵3000;川军5000。可以看出,明军主要是九边铁骑、浙江戚家军和四川土司兵三部分,也是当时明军中最精锐、最能打的部队。

这三支部队相对于日军,各有各的优势,也有其劣势。

九边铁骑

骑兵有巨大的冲击威力,而日军缺乏骑兵,自然也缺乏对付大批骑兵集团作战的经验,因此往往以多打少还处于下风。在碧蹄馆之战中,5000辽东骑兵遭遇日军第3、第6、第9军共36000人,结果占兵力绝对优势的日军伤亡超过8500人,明军伤亡2500余人,占据参战兵力优势的日军经过苦战也无法消灭这支仅仅数千人的孤军,反而自身损失惨重。

明军铁骑属于重骑兵,有头盔、全身甲、裙甲、铁臂手,可以说全身铁裹,防御力极强。而日本缺铁,只有少量的高级武士才可以穿铁制盔甲,大部分的武士和足轻(轻装步兵)是竹制盔甲甚至没有盔甲,因此明军一般一刀就可以击毙一名日军,而日军则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打死打伤一名明军士兵,所以在九边铁骑面前,日军无论是在装备上和单兵格斗上都远远不是对手。

虽然当时中日双方都装备大量火器,但日军的火器是以火枪为主,而明军的火器则以火炮为主,相对于火枪射程远、威力大。所以在平壤之战中,明军大胜日本第1军,毙伤俘日军10000余人,而明军伤亡仅仅是不到800人。

浙江戚家军(南兵)

戚家军这就毋庸多言,戚家军本来就是为了对付倭寇才建立的,所以对日作战经验极为丰富。戚家军本来就是针对倭寇的弱点设计的精锐轻步兵,在山林水泽地带对日军有压制性优势,以至于李昖及其官员请求戚家军派出教练,为朝打造了一支模仿戚家军的“三手军”(“三手”指射手、杀手、炮手)。

四川土司兵(剑阁精兵)

由四川参将刘綎率领的土司兵,主要来自石柱、酉阳,“其民俗悍而好斗,兵马称强,间有所调遣,辄踊跃趋赴”,善用刀弩长矛,悍不畏死。

多次受挫后,日军慑于明军的野战能力,退守庆尚东南沿海自蔚山至巨济间的18处屯垦据点,“构成巨大之滩头阵地”,战争进入惨烈持久的阵地攻坚战阶段。明军兵力本来就不占优势,又过于分散,久攻不下。日军的主要据点是顺天、泗川、蔚山三座倭城,结果明军一座也没有打下来。

加藤清正

蔚山之战,进攻日军坚城的联军四万五千余人苦战失利,明军伤亡11000余人,其中阵亡7000余人,伤4000余人,朝军伤亡近4000人,日军伤亡12000余人。这就是因为日将加藤清正放弃了与明军打野战的打法,而采取了坚守城池的做法。明军火炮只打霰弹,是用来对付步骑兵的,对日军修在高地上的石头城堡无能为力,所以久攻不下,伤亡惨重。泗川之战,26000明军进攻7000日军,先是利用大炮攻破日军老营,但在进攻新寨时却因大炮突然炸膛,并引起大营火药库连番爆炸,全军登时乱成一片,这时日将岛津义弘一看明军大营发生爆炸,随即命令日军出击,混乱中的明军大败,损失约7000余人。

只有顺天之战,明军击败了出击的日军,但当日军重新进入坚守状态后,明军则一筹莫展,僵持不下。如果不是丰臣秀吉病死,日军无心再战而主动撤兵,还不知道战争会持续多久。

而撤退过程中,加藤清正采取了疑兵之计使得明军被小股日军拖在城下,而日军主力则撤退回国,要不是水军及时赶到,这支日军就会完整地逃走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日军将领的军事素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