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中,国共双方每一次重大决策的决策过程,都足以成为经典教材!
我军攻占锦州后,我军已经掌握了辽沈战场的主动权,但战场的形势依然十分复杂。
对国军来说,尽管遭受了重大损失,但其在东北的主力部队依然有数十万之众,装备精良,并有海空军的绝对优势。
而对我军来说,尽管已经成功关上了东北的大门,但是,攻锦部队仍然处于南北两面受敌的态势中,而长春、沈阳两座大城市及葫芦岛、营口等海岸港口依然在敌人控制之下。
此时,双方都存在机会,任何一方稍有失误,仍然有可能陷入被动!
我军的原计划:先消灭“东进兵团”
1、东野的考量。
在决心攻打锦州时,东野的想法就是“先攻打锦州再打锦西”。
相比于拥有若干王牌部队的廖耀湘兵团,锦西、葫芦岛的敌人无论是兵力上还是质量上都比较弱,先打他们,符合“先弱后强”的常见部署。而且,此时,我主力部队距离锦西、葫芦岛比较近,更利于调动。
2、军委的考量。
而军委同样认可了这一考量。
(1)“关门打狗”的总体思想。
军委认为:我军之所以先打锦州,就是为了要关闭东北的大门,“关门打狗”,将东北的敌人消灭在东北,不让其窜回关内。
攻占锦州,我军已经从陆路实现了“关门”,接下来的重点,就是要夺取敌人的海港,封锁敌人海路退路。因此,迅速打下锦西、葫芦岛,进而封闭营口港,就可以彻底实现关闭东北大门的战略设想!
(2)争取时间,调动(留下)敌人。
同时,营口港的封冻时间是11月,所以,敌人必须要在11月以前从海上撤走,否则就走不了!所以,要想办法把卫立煌、廖耀湘多“留”在东北一段时间。
军委判断:锦、葫敌军都是国军嫡系,与当初锦州守军多为杂牌不同。我军攻打锦州时,卫立煌、廖耀湘援救不利,已经为国军所不满。现在,如果我军对锦、葫之敌进攻,可以迫使卫立煌、廖耀湘被迫增援,从而使其远离沈阳,为我下一步歼灭创造更好的条件!
因此,一开始,我军的设想就是,在攻占锦州后,先消灭锦西、葫芦岛之敌。
十月十七日的讨论:长春
10月17日,东野依据敌情,提出:不宜对锦西立刻发动攻击,而应先集中力量解决长春突围之敌。
这是因为,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
10月15日,锦州失守后,蒋介石空投手令,要求长春郑洞国立刻放弃长春突围!同时,蒋介石又给沈阳卫立煌下达两道手令:1、令廖耀湘迅速向黑山、大虎山、锦州攻击前进;2、增援长春,帮助郑洞国突围。
这可能是一次危险:因为如果长春之敌成功突围,与沈阳之敌靠拢,则辽沈战局将发生不利于我的重大变化。但同时,这也是一次机会:如果粉碎长春之敌最后的挣扎,他们也到了崩盘的时候了!一旦长春之敌被迅速解决,则辽沈战局又将发生有利于我的重大变化!
同时,东野又分析:锦西之敌必不敢单独向锦州靠近,必然要等到廖耀湘靠近后才可能前进。放着他们不打,就可以一直诱廖耀湘继续南下。如果廖耀湘还是坚决不动,我们再向锦西之敌佯攻,调动廖耀湘南下!而在此期间,我们可以先把长春解决了!
军委同意了野司的意见,同时,当天5时,中央军委致电林罗刘:你们下一步行动,我认为宜打锦(西)、葫,并且不宜太迟,休整15天左右即行作战。先打锦西,后打葫芦岛,争取十一月完成夺取锦、葫任务。
显然,在军委看来,长春之敌的突围企图不难粉碎,不足以使我军改变整个战局部署。
果然,18日,长春守军60军起义之事已经明朗,林罗刘立即致电军委:我军已经开始进行攻打锦西和葫芦岛的侦察和准备!
军委在认可野司态度后,再次强调:解决长春问题后,除留几个独立师监视外,攻打长春的主力部队应该迅速向沈阳到营口之间运动,切断敌人向营口突围的路线!
下定先歼廖耀湘的决心
19日,廖耀湘开始猛攻黑山,而葫芦岛之敌仍在进攻塔山。东野由此作出判断:敌人仍然在坚持“东西对进”,企图再占锦州,打通陆路通道的企图。这一情况下,野司提出:先打廖耀湘!原因如下。
1、锦西、葫芦岛之敌虽然弱一点,但并不好打。
我军需要在没有任何遮避的海岸与敌12个师作战。
狭窄的海岸不利于展开大部队,也不利于隐蔽接敌,而敌人在此已经建立了坚固工事。如果久攻不下,廖耀湘兵团从后方靠近,我军就要面临被动局面。
2、廖耀湘集团实力虽强,但却相对好打歼灭战。
黑山、大虎山地区是打大歼灭战的好地方。西北是医巫闾山;东南是沼泽地;沟帮子附近,山脉与沼泽之间的通道狭窄,仅十五公里;黑山、大虎山附近是一道专阻机械化部队的丘陵。
而且,与已经修筑坚固工事的锦葫之敌不同,廖兵团在这里尚来不及修筑坚固工事,又没有有利的自然条件可以凭借,只有几十个叫作窝棚的大小村庄。
这种地形中,敌人的机械化部队施展不开,而我军可依托医巫闾山隐蔽迂回、包抄,又可利用饶阳河、辽河轻易阻挡敌军退路。
19日一天之内,东野连续发了4封电报,详细阐述了意见。军委从善如流,当天下午回电,表示林帅的意见“甚为正确”!如此,我军改变了原先要先打锦、葫之敌的设想,决心先吃掉廖耀湘!
国军的误判
我军改变原先先歼锦葫之敌的设想,决心先吃掉廖耀湘,是依据敌情变化所作出的调整。这一敌情变化,主要是敌人的误判带来的。
当时,蒋介石的意图,仍然是“东西对进”,重新占领锦州,打通陆路通道。
单纯从军事上说,这是有道理的。
如果走海路,以当时的运力,运走大部队需要一定的时间,一旦不利,就真的是要被赶下海了。而且,攻锦作战,东野付出的代价不小,以当时东、西两面国军的实力,加上飞机的支持,蒋介石认为没有理由不能重新打通锦州。因此,蒋介石一直严令廖耀湘抓紧时间南下,打通陆路通道。
而廖耀湘则早已经决心从营口撤退。这也是比较清醒的认识。
尽管我军已经认识到营口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如果廖耀湘早早向营口移动,我军确实在相当长时间内都难以阻挡。然而,廖耀湘的意见得不到蒋介石的支持。
蒋介石、卫立煌、廖耀湘、杜聿明,各有各的看法,彼此不一。
廖耀湘想要往海路退,又怕公开违抗蒋介石的命令而不敢动;蒋介石想要陆上决战,廖耀湘又认为没有希望。结果,十月下旬,廖耀湘兵团趴在原地整整5天。
如此,这就使原本王牌的廖耀湘兵团在“死地”趴着,举棋不定,战、守、走都没有准备,变成了一个天然的猎物!那还有什么好客气的呢?我军又怎么可能会放弃这样的机会呢?
解放战争中,每到关键决策时,双方的内部都会进行激烈的讨论,产生不同的意见。国军往往争执不休,最高统帅、战区司令、部队指挥官,往往各有各的意思,谁也说服不了谁。而我军则往往能迅速形成最合乎实际的统一意见,并根据形势不断调整,最终上下一心,赢得胜利!
上下一致,官兵一心。我们必会继续赢得更多的,新的胜利!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