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对隆美尔的提拔除了其在北非的成就外还有政治考量

希特勒对隆美尔的提拔除了其在北非的成就外还有政治考量
2024年11月13日 12:17 未央长喟

客观地说,隆美尔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得以火箭般“窜升”,除在北非战场表现的确不俗之外,希特勒出于政治需要和考虑德意两盟国之间当时的微妙关系,也起了很大作用,属于非正常或称“破格”提拔。它同时也造成国防军内部对隆美尔颇有微词,难怪克鲁格元帅在1944年的西线挖苦他:“到现在为止,你还没有真正指挥过比一个师大一点的部队”!

作为“天子近臣”,元首大本营警卫营长隆美尔进入陆军总参谋部实习就是走了后门,他1939年8月才晋升陆军少将,随即根本未经必要的考试就直接上岗了。波兰战役结束后,他又短暂地离职去兼任希特勒警卫营长,负责纳粹元首在华沙阅兵等活动的安保问题,一句话,在1940年之前,他除去一战的尉官生涯之外没有任何战役指挥所必需的作战经验。

法国战役开始前,在隆美尔少将的强烈要求下,希特勒满足了他一直想指挥一个装甲师的愿望,任命他为改编后的第7装甲师师长。从级别上来说,这一任命没有问题,但让一名高级幕僚军官直接出任主力师长,希特勒显然还是动用了特权,那时候的德军一共才拥有10个装甲师,而隆美尔在波兰寸功未建,一线野战部队的将军们显然是不舒服的。

埃尔温・隆美尔

1941年元旦,正在法国休整的隆美尔被晋升为陆军中将,隆美尔在法国战役中表现极为出色,“魔鬼之师”让英法军队闻风丧胆,伤亡2000灭敌接近10万,因此这次晋衔确属正常,另外也有一大批德军将领在本次战役后获得晋升。2月6日隆美尔被任命为新组建的”非洲军”军长,2月15日抵达北非接管了德意混合部队的总指挥权,中将军长实至名归。

在北非的德意混合军队中,德国军队的数量只占很小一部分,意大利在北非有数十万人马,原来的集团军司令是元帅军衔,现在隆美尔成为了实际上的战场总指挥,让一名德国中将指挥一帮子元帅、上将是有点过分的,会让意军将领们普遍反感,因此希特勒出于照顾盟国军队感情的需要。仅仅半年之后的1941年6月,就将隆美尔晋升为装甲兵上将,就任升格后的非洲装甲军团司令官。

在陆军元帅以下有大将、兵种上将、中将、少将四档将级军衔,隆美尔从中将晋级兵种上将的区间实在过短。一方面是这个时期德国非洲军战绩辉煌,“沙漠之狐”声名鹊起;一方面也是希特勒有意提高隆美尔的身份,便于他在北非掌管德意混合部队,需要指出的是,隆美尔不仅直接对希特勒负责,他还需要同时接受意大利最高统帅部的指挥,综合考量的话,这一次勉强说得过去。

阿道夫・希特勒

这还不算完,又过了半年的1942年1月29日,由于收复班加西战役的胜利,隆美尔再次获得晋升,成为了陆军大将(一级上将),这次晋衔有些离谱了,首先隆美尔成为兵种上将的时间太短,根本没有什么“停年”流程,其次是北非任何一场战役,其规模都远远不如苏德战场的残酷。

然而看看时间点就能明白,这正是东线德军在莫斯科城下遭受挫折的倒霉期,希特勒急需用胜利的消息来鼓舞士气,隆美尔完全属于政治提拔。

虽然大将军衔距离陆军元帅仅一步之遥,却并非唾手可得,闪击战的创始人古德里安就是停留在这一军衔上没有封帅。1942年6月20日德意联军攻克托布鲁克要塞,拔除了后方唯一的英军据点,两天后隆美尔就收到了晋升陆军元帅的电文,即便是论功行赏,这个功劳最多值一枚勋章而已,只能理解为希特勒对东线德国将领的不满日甚,经常一次性解除一批司令官的职务,是在用隆美尔的元帅节杖刺激普鲁士军官团。

从1939年8月到1942年6月,在不足三年的时间里,隆美尔从少将、中将、兵种上将、大将再到陆军元帅,整整迈过了四个台阶,在和平时期,恐怕连晋升一级的“停年”都不够,就算在战争时期,这样的晋升速度也是惊人的。除去隆美尔在北非战场的初期作战一路奏凯之外,希特勒个人的赏识、德意军队之间的关系考量、打造德军“明星”将领的宣传需要、故意刺激东线将领等多方面因素也掺杂其中,完全归于隆美尔的能力和所谓“战术天才”,显然是不够客观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