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兵制诞生于南北朝时期,消亡于唐代中期。存在了二百多年,是我国古代兵役制度的一种重要形式。秦代统一中国后,实行的是全国征兵制度,这种制度也为汉朝沿用。但是到了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兼并严重,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豪强的家奴和部曲(私人武装力量)。全国征兵的制度遭到破坏,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诞生了“世兵制”。规定一部分人口世代当兵打仗,而世兵的地位低下,与奴隶无异。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进入了南北朝大分裂时代,各国互相征战,兵役制度也随之发生了改革,于是就出现了府兵制。
西魏府兵制
南北朝后期,北朝出现了府兵制。西魏的宇文泰在大统九年(543年),广泛招揽各地汉族豪强地主从军,通过他们的从属关系带来了大量的家兵,部曲等私人武装。西魏政权根据他们带来的部队的人数的众寡授予不同的爵位。这种使得地方割据的私人武装中央化的办法,不仅增强了朝廷军队的作战能力,同时使得鲜卑部落兵与汉族封建兵制逐渐结合,创制了府兵制。
西魏末年,府兵由六个柱国大将军率领,每柱国下设置两个大将军,一个大将军下又有两个开府将军,共有二十四军。当时府兵与民籍分开,不属于郡县管辖,他们只管打仗,不用承担赋税。
西魏时期的府兵制是草创阶段,府兵脱离了生产,是专门负责打仗的,而且带有强烈的私人武装的气息。
隋朝府兵制。
府兵制到隋朝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军府名为骠骑府,以骠骑将军为长官,军士开始编入户籍,从事生产。到了隋炀帝时期,杨广连年征战高句丽,兵源十分紧缺。于是他改革了府兵制,扩大了征兵途径。府兵直接从民间征调,男子满二十一岁就可参军。全国府兵由十二卫分领。大业三年(607年)改骠骑将军府为鹰扬府,长官为鹰扬郎将。军人称为卫士。卫府制度趋于完善,中央集权在军制上得到加强。
隋朝是对府兵制的完善时期,脱离了生产的士兵被再次安排到农业生产中。而且府兵的来源也随之扩大,府兵制早期浓烈的私人地方武装的味道逐渐淡化,转变为政府直接控制的国家性质的军队。
唐代府兵制
唐初全国分为六百三十四个府,均由十二卫和东宫六率分领。改隋朝鹰扬府为折冲府,每府府兵归折冲都尉管辖。并规定在设府的地方,人民有充府兵的义务。服役年龄为二十至六十岁。应征充当府兵的人,平日务农,农闲训练,征伐时自备武器和粮食。这实际上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兵役制度。征调服役的人,定期戍卫京师或者戍边,战时出征,战斗完毕后,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唐代中期,府兵因为负担过重而大量逃亡,折冲府名存实亡。府兵制受到严重破坏,为了补充兵源,就采取了招募的办法。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招募蒲州,同州,岐州,化州和京地区逃亡的府兵和白丁充当宿卫,称“长从宿卫”,代替府兵定期轮流宿卫的旧制度。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下令各军镇招募常驻边疆的军防健儿,其家人愿意同去的,多给田宅土地。后来组成边军,由藩镇操纵。至此,实行了二百多年的府兵制结束。
唐朝是府兵制度的巅峰期,也是衰亡期。唐朝继承隋朝的府兵制度,使更加完善了兵农合一的政策。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保障了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对后世产生了其实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府兵制度中府兵的负担很重,再加上唐代多次征战,这就促使府兵制走向瓦解,被其后的募兵制所取代。
从宇文泰创立府兵制到唐代中期府兵消亡,府兵制度经过了二百多年的发展和改革。成为了当时最主要的兵役制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府兵制的弊端也出现,最终走向瓦解。这其实挺符合由弱变强再由强转衰的历史规律的。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