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通过史书看朝代更迭,世代兴衰,会有很多视角,比如政治制度的设计、文化内核、军事制度、人口与资源等等。近来随着历史资料的深度发掘,也有了从气候变化的角度,以几千年的时间维度来看世间百态。
因为人都要吃饭,粮食、物产成为大自然规律参与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手段,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绝对控制力量。只是在当时的人看来,只是天气的变化,他们也不会认为自己的自由意志竟然会受到小小天气的影响。
小冰河期的形成机制,直到目前也没有权威的解释,最引人入胜的一种理论是宇宙引力对地球潮汐产生浪影响,从而影响地球洋流运动,出现了脉动式的气候变化,时间间隔一般是“800至1300年”不等。目前处于上一次小冰河期结束后的气候平和期,从1700年开始算起,至今已经300多年了。
最近一次的小冰河期并不是从明朝开始的,而是始于13世纪,在17世纪达到了顶峰。这个时间对应中国的历史时期,则是宋朝到明清之际。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突然变得强悍难制,屡屡南下,冲击中原王朝,北宋、南宋王朝因此亡国,甚至还因此出现了武功亘古未有的蒙古帝国。这其中的原因即是天气突然恶化,草原脆弱的生态系统和经济体系难以维持生存,游牧民族为了活命,拼了命地往南迁徙,因此变得极其富有侵略性和攻击性。
现有的资料显示,小冰河期不仅仅对中国造成了农作物歉收,因此形成了大面积的战乱乃至于朝代更迭,在全球范围内,也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在小冰河期的巅峰时期,挪威和瑞典有一半的人口在饥荒中丧生,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部分地区白雪皑皑,美洲大陆的苏必利尔湖开始结冰。
欧洲近代以来,文明社会形成,因此保留了更多的气象资料。中英格兰的气象资料显示,在1659年至1979年之间,最冷的冬天、最热的夏天多发生在小冰河期,泰晤士河经常结冰,荷兰的运河也是如此。冰雪覆盖的地貌成为常态,同时期的欧洲画家的笔下也经常出现白雪景色。
从查理曼大帝之后,欧洲虽然陷入了中世纪的泥潭中,但是欧洲之所以还能在黑暗中坚持600年之后才迎来文艺复兴,并非是欧洲人不懂得反抗,而是从800年后,就开始陆续有几百年的温暖时期。从英格兰和挪威,森林越来越多,农民开垦土地到荒原高地,冰岛的北岸甚至都可以种植大麦。从1100年至1300年间,危害喜暖作物的五月霜冻一次也没有。
气候环境的好转,使得物产大增,人吃饱了饭,就开始了文化创造。1000年前后的欧洲封建社会文明大幅发展,不管是绘画还是诗歌、建筑都到达了黄金时期。维京人喜欢航海,他们驾着船发现了格陵兰岛,到世界各地区捕鱼,还曾经把活着的北极熊运回丹麦。虽然教皇要求缴纳的税有点多,但是好歹日子还能过得下去,所以,欧洲的社会在这个阶段是比较稳定的。
到了14世纪,情况就不同了。气候转冷,冰岛冬季开始结冰,无法捕鱼,到后来甚至也不能种植庄稼了,人们宰杀了一半的牲畜用以节省干草和粮食。当时的人们还以为天气只是一时变差,还幻想着明年会好转,直到他们耗尽了生活物资,不得不从北欧返回本土。
欧洲本土的日子就会很好吗?很显然不是的。
1315年夏季的欧洲大陆,冷冷的冰雨连下几个月,洪水冲走了欧洲大陆的泥土,还冲走了整个村子。1316年的春季,再次阴雨绵绵,连年歉收击垮了欧洲,没粮食,没饲料,哀鸿遍野,在凛冽的寒风里,到处流传着人吃人的传说。灾难性的气候持续了7年,欧洲自此贫瘠,欧洲气候从此变幻无常。欧洲人爱聊天气到习惯,就是从那个时候形成的。
温暖时期的人口过剩难题严重困扰着欧洲各国的国王们,民众的生计成为最大的现实政治。谁能让老百姓吃饱饭,谁就是好国王。为了给这些过剩的人口找条活路,也是为了通过战争解决这些隐患,欧洲人发动了持续200多年的“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的结束,也不是欧洲人突然良心发现,而是他们又发现了更好的出路。
虽然海况变差,但是穷则思变,欧洲人发展出了更耐风浪的尖底船。他们乘坐着渔船,在没有粮食吃的时候,满世界去捕鱼。结果,还真让他们发现了两个世界级的渔场——拉布拉多、纽芬兰。不过当时由于没有保鲜技术,他们只能做成了鳕鱼罐头送回欧洲,救了很多人的性命。
随着捕鱼航线的发展,哥伦布发现了西印度群岛,到了1600年前后,欧洲人开始尝试殖民美洲大陆。1620年,五月花号带着“信奉上帝和寻找鱼类”登陆美洲大陆,成为美国历史的开端。
中国的明王朝由于是大一统政府,承担了大量的社稷民生的责任。结果,欧洲人由于是封建制,封建主与农奴多少还有些关系;明朝则是赤裸裸的刀兵相向了。欧洲人在穷困中走出来一条康庄大道,明朝则陷入了治乱兴替的窠臼。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后来的学者尝试解答过这个谜题,就是“李约瑟之谜”,很多人都从文化内核的角度去找。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上的重文少理,无为而治,重视义利之辨有关,也与中国地大物博,中央大一统的政治制度有关。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