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嗨了,金融白领,你的工作还不如出租司机!

别嗨了,金融白领,你的工作还不如出租司机!
2023年06月13日 15:03 券业新力量

1

一个想进券商的HR女孩

“定哥,我想找一个稳定点的平台,不知道有没有去券商的机会”,最近一位加了定哥微信的女孩与定哥微信互动。

“近几年跳动太频繁了,现在刚进了一家公司才几个月,公司就出问题了”。

小怡,三十二岁,受教育和培训经历及家庭背景都还可以,人也还踏实肯干,一位私募基金的资深hr朋友推荐给定哥,让定哥就择业问题帮她出出主意。

“金融地产这两年势头都不太好,所以现在有点迷茫,我这两年的跳动让我现在更想需求更稳定的公司”。

是不是真的像她所想的那样,换一个稳定的大平台就可以真的稳定下来呢?

在金融去杠杆,首先是人力去杠杆的今天,我们还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去选择择业方向,前方是否会是又一个“坑”?

2

脆弱的资深HR琼姐

在小怡迷茫的同时,她不知道,在一家券商任职的琼姐也正经历着职场生涯的至暗时刻。

琼姐,大学毕业后就来到这家券商,20年来一直在负责公司员工的调动和外派工作。

虽然券商的收入有较强的波动性,但琼姐却拥有一份相对稳定、可以预测的收入(或者她是这么认为的),享有福利和带薪年假。

每个月,琼姐都要将工资里的25608元用于偿还她在深圳南山房子的抵押贷款,还有15000元左右用于孩子的教育以及家庭零用,剩下的一点点作为积蓄。

每当傍晚琼姐带着家人漫步在深圳湾的海边,享受着海风的吹拂,都会心情愉悦地告诉自己“生活是多么美好”,直到这轮券商危机爆发,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换将,领导通知她要分流到营业部,作为资深的HR,年近五十的她,见多了年龄大的员工遭受的安排,她明白“美好的生活”就此结束了。

3

追求不稳定的理财经理林君

除了“追求稳定”的小怡、琼姐,我们再来看看同样也曾面临过选择迷茫期的林君。

今年33岁的林君,闲暇时经常想,如果不是3年前的那个选择,现在可能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境遇。

毕业之后,林君在父母的指点下,选择到稳定的传统国有大银行做客户经理,期间也换过一家银行,不过工作内容大同小异,传统国企银行虽然有考核,但不清晰,缺乏弹性,一定程度上还是大锅饭,不仅职位上不去,收入和能力也上不去,他也有一段时间对自己的职业方向迷茫过。

3年前,立志闯荡一番的林君,终于下决心离开了银行,加入了一家新兴的第三方理财机构。

民营老板大多深谙激励之道:想要员工有狼性,绝不能喂他们吃草。

跳出体制的林君,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资源整合的“裂变效应”。

除了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林君还当起了客户之间的纽带,慢慢地,客户越积累越多,业务越做越大,再加上公司的高激励制度,这几年,林君的收入翻了十倍有余——业绩好的时候,月入8、90万并不稀奇。

如今的林君,今年初被一家三方机构挖过去做了公司副总,管理着近百人的业务团队。虽说还谈不上完全的财务自由,但是选择确实比以前从容多了。

4

业务人员的坚韧性和中后台工作的脆弱

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些业务人员的抱怨,说自己的工作没有中后台员工稳定,收入不确定。

以至于定哥时常会觉得对于一线的业务人员好像亏欠了什么,在制定激励考核政策时会不自觉地加大力度。

不少的中后台员工也会觉得一线辛苦、压力大,不稳定,似乎自己占了便宜。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觉,说实话,如果我们明白了其中的内在逻辑,其实,业务人员的工作更稳定一些。

当然了,之所以在我们生活中会产生这一种错觉,是因为我们一般人通常会认为不确定性即随机性是有风险的,是一桩坏事,消除随机性,就可以消除风险。

这往往会导致我们在择业的时候会刻意追求所谓的稳定和安全,常常会陷入追求确定性,也就是表面的稳定,而忽略了潜藏的风险。

而作为管理者也会通过过细的过程管理,追求所希望的整齐划一,也就是集权。特别是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内工作的父辈们,对子女教育的耳濡目染更是不能小觑。

实际上,不仅仅是业务人员,与其它技术岗位的从业人员一样(包括也许你看不上的出租车司机),由于他们收入的波动性,往往会导致他们具有极强的职业敏感性,小小的变动就会促使他们不断地从环境中学习,并且在持续的压力下保持适应力和竞争力。

此外,在他们的不断修正和探索中,还有机会获得一些意外的礼物和惊喜,以及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

譬如出租车司机,他的工作时间完全是自己决定的,可以直到不想工作为止。

我们不仅是在欧洲、日本可以看到,大家熟悉的香港70岁以上的的士司机也比比皆是。

即使在今天的内地大城市,资深的出租车司机也已经成为常态,前一段时间,定哥在武汉遇到一位60岁左右的的士司机,还曾经在广州开过连锁餐饮店呢。的士司机工作的自由自主性,是他选择这份职业的主要原因。

我们可以看到,像出租司机这一类的技术性职业对于“黑天鹅事件”,也就是颠覆性的、能够完全切断其收入来源的事件,有着强韧的抵御能力。他们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波动性

而同样的是,企业掌握客户资源的业务人员也一定会比中后台员工更具备抗风险能力。

这与常说的一般的公司雇员,即中后台员工不一样,雇员的风险是隐性的。

由于人性天然对风险的厌恶,我们一般都会注重尽可能地消除工作和生活中的波动性和随机性,远离业务压力大的岗位。

这样给我们带来的结果就是:清晰、稳定,但很脆弱。经受不住大的冲击,随时可能变为零。

如领导的更迭,一般都会首先换掉人力和财务的负责人。一般的管理人员会比业务人员更要看老板脸色行事,甚至常常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个性,导致心理性格的扭曲。

此外,对于业务人员来说,当他犯了一个小的错误(非致命)的时候,可以传递出宝贵的信息,引导其采用更适合的方法,自我修正自己的系统,去争取好的绩效收入,现在的平台满足不了自己,会比较容易选择新的平台,甚至自主创业。

而对于中后台员工来说,其工作绩效的评价更受制于人,也就是他的领导。当你遇到一个缺乏包容度(大部分领导都是这样,这是人性)时,你就只能任人摆布。

这如同我们做业务,无论是个人业务还是机构业务,你都要尽可能地发展更多客户,这就相当于你有很多“小雇主”,看起来很“脆弱”,但实际上很稳定。

如果我们的客户只有一个,即使他很大,足够你完成任务,表面上看起来很稳定,实际上很脆弱。这也是为什么个人业务会比机构业务更稳定的原因。

实际上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味地追求稳定,往往会采用中央集权,一段时间的稳定之后往往会带来社会体系的崩塌。

而小政府的市场经济,则会在看似混沌中有序发展。

5

今天的中后台员工的位置在哪里?

那么,在企业的“攻守之道”中,我们一般的中后台人员的位置到底在哪里?

就拿定哥熟悉的券商发展来说,定哥认为:券业经营管理水平整体处于较为粗放的阶段。

究其原因,管理粗放,和行业属性的诸多限制有关;底层原因却是:券商在管理上的投入,注重短期效益,而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长期“磨剑”,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不断寻找中后台人员的合理科学定位。

我们都知道汉高祖刘邦能得天下,在于他有三个最得力的干将:张良、萧何、韩信。他说: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假如大汉朝是个企业,萧何起码也是个CFO兼CHO了。

在今天的现实中,像萧何这样的中后台还存在吗?

前一阵子,朋友送定哥一本书:《价值为纲:华为公司财经管理纲要》,里面针对财务岗位有这样一段描述:财务围绕五方面打开边界,深入到组织的每一个细胞:

责任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打开管理边界;

机会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打开组织边界;

人才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打开思想边界;

方法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打开能力边界。

定哥简单总结一句,就是改变我们过去的静态线性思维,增加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提升全局系统性思维。

定哥认为:做好一个今天的“中后台”,好像以往那样仅仅具备“匠心”是不够的,还得必须升级为“将心”!

定哥在此借用早期喜欢的诗人舒婷,在《致橡树》里写的一样,如果把业务团队比作橡树,中后台既不要做攀援的凌霄花,也不要做痴情的鸟儿,而要做高昂挺拔的木棉,在做好支持和服务的同时,做到牵引和协同,与业务团队相互扶持,在不确定中共同成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