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陕军”走出去:西部证券拟现金收购国融证券

“金融陕军”走出去:西部证券拟现金收购国融证券
2024年06月25日 16:57 金融棒棒糖

一纸公告,引动券业。

21日早间,西部证券(002673)发布公告,基于自身发展需要,正在筹划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国融证券控股权事项,具体收购股份比例以最终签订的股份转让协议为准。

当日,证券板块异动拉升,西部证券“领涨”,盘内一度冲高至8.36%。

01

标的是谁:国融证券缘何要卖?

国融证券成立于2002年4月,是一家从区域性券商成长起来的全国性综合性券商,前身为日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3月更名改制,注册资本17.83亿元,注册地为呼和浩特,主要股东包括长安投资集团、杭州普润投资、内蒙古日信投资集团等。

公开数据显示,国融证券员工人数1435人,平均年龄36岁,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为35.19%,高出行业平均水平。公司以内蒙古为“大本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证券营业部超76家,遍布全国31个省市地区,包括北上广深、江苏和浙江等一线城市和沿海发达省份。

财务报告显示,国融证券2023年营收为9.67亿元,同比增长38.42%,增速明显。归母净利润2022年全行业受市场冲击出现亏损,但2023年即扭亏为盈,同比增长115.87%。

从经营层面看,国融证券作为中小型券商,最大的特点是在新三板、北交所业务上具有优势。例如2023年年内成功保荐北交所骑士乳业,在审1家,持续督导4家。截至去年末,新三板类项目持续督导264家,持续督导数量行业排名第4位。

那国融证券为何要被出售?关键是2016年的一份对赌协议。

当年公司更名改制,并于11月进行增资扩股,杭州普润投资12.45亿元认购了公司2.5亿股股份,并签订了回购协议,即国融证券大股东长安投资须确保未来5年完成上市。期间,天津吉睿、横琴鑫和泰道投资、北京用友科技和宁夏远高实业累计投入4亿元。

不说5年,就是等到近8年后的今天,国融证券上市仍未兑现。

这期间,纠纷不断。包括天津吉睿和诸暨楚萦投资等将国融证券大股东长安投资集团推上被告席集团,或要求回购,或申请冻结股权。

2022年下半年,二股东杭州普润投资提起民事仲裁申请冻结国融证券股权数额12.58亿元获得了胜诉,冻结期至2025年9月14日。至此,长安投资集团面临高达20亿元的股权回购义务。有信息显示,长安投资集团母公司22年流动资产仅5亿左右,现金流较为紧张,转让国融证券控股权以获得现金流的意愿较迫切。

由此看来,国融证券出售之因与“经营基本面”毫无关联,只是属于股东间的资产腾挪。

02

西部证券:最强时期选择出手

熟悉西部证券的糖豆都清楚,2018年是西部证券的一个分水岭。新一届董事会及管理层在履新之后,果断地将目标锁定于“转型”,并持之以恒地坚持至今。

公开信号很多:

2019年,在《中国证券报》“财富管理前景广阔 转型升级成大趋势”一文中,西部证券管理层表示“证券经纪业务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转型升级成大势所趋”。众所周知,经纪业务在西部证券业务结构中占比较高,这就意味着“转型无禁区”。

站在8年后的今天观察转型结果,金融棒棒糖认为已获重大进展。

首先是完成了资本实力的提升。2021年75亿元的融资规模不但突破了陕西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天花板,还直接带动了西部证券对多个子公司和创新业务的出资能力,基本是拿到了结构性调整布局的先机。详见《汇通9.9亿“出手”最大再融资:西部证券75亿官宣落袋》。

其次是经营发展进入良性周期。2018年之后公司营收持续上升,尤其是2023年营收以68.94亿元来到了“历史最佳”,归母净利润也实现了“历史第三”。受益于此,西部证券总资产创下962亿新高,距“千亿券商”仅一步之遥。相较于2017年的512.44亿元,已经接近翻番。

而在长期的纪录中,西部证券转型最大的特点是“多点创新”。

例如投行业务的快速扩张,资管规模的剧烈提升,ABS的首单效应不断涌现,背后都是“体制机制”的革新,这也推动西部证券具备了“并购式扩张”的底气。详见《西部证券投行“成绩单”:IPO承销金额全国第20!债券承销省内项目占四成!》《“西北国企第一单”:募资6.5亿!70年“老资产”也能发CMBS?》等。

综上所述,“在自身最强时积极并购”,应该是西部证券8年转型成果一个坚实的佐证。

03

行业低谷:双牌照时代下一步

事实上,这是西部证券第二次谋求并购。

2021年,彼时的并购对象是新时代证券,遗憾的是,后因未收到北京金控已经履行完毕法定程序的内部决策文件,致使无法于北京产权交易所要求时间内完成资料提交及保证金缴纳工作而告吹。

如果说当年以新时代为对象有着清理“明天系”的影子,本次重启并购,则是迎来了更好的时机。

2023年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首提“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随后,证监会表示“将支持头部证券公司通过业务创新、集团化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

显然,西部证券决定抓住这次重大机遇。

▲图:券商并购时间表

而站在面向未来的视角,我们也判断此次并购成功率相对较高,二者协同优势亦相对显著。

有分析人士指出,最有可能互补的应该是投行业务。

如前文所述,国融证券在新三板和北交所业务上具有优势,而西部证券则在金融债和公司债领域占据优势。2023年,西部证券总承销金额达466.92亿元,其中金融债和公司债合计390.58亿元,占比高达84%。这种业务结构的互补性有望拓宽合并后公司的投行业务覆盖面,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次则有可能是区域布局的完善。

截至2023年末,西部证券在全国范围内共有11家分公司和101家证券营业部,其中58家集中在陕西省。而国融证券在全国有74家营业部,主要分布在华北(主要是内蒙古、北京)、华东(上海、浙江、江苏),华南的广东深圳也有少量营业部。两家公司合并后,营业部数量将达到175家,可以补充西部证券在华北地区的布局缺失,并且强化其在华东地区的影响力。

这种充满战略布局的意味其实非常深远,“新型营业部”对综合性业务的承揽将起到很好的地面支持,从而扭转西部证券西北地区业务占比近半的区域色彩。

至于很多读者关注的“千亿券商”之说,我们倒不认为西部证券刻意借并购达标,因为目前962亿元的规模,平滑一段时间也可如愿兑现。

因此,我们愿意将本次出手理解为西部证券继2018年之后的又一个分水岭,并购只是一个信号,因为在6月14日,西部证券董事长徐朝晖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时,已经完整地提出了新目标:

第一次提出“打造一流投行”。

第一次提出“陕西绝对领先”。

这种表达在西部证券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我们也意识到其五大板块(财富信用、自营投资、投资银行、资产管理、机构业务)有可能进入更深维度的优化。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