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南32年的暖心回忆,是一碗烫口的柴火馄饨

老城南32年的暖心回忆,是一碗烫口的柴火馄饨
2019年04月15日 20:57 杨玉井

坚守了三十二年的味道 ——

三十二年的坚守

辗转三次的搬迁

一碗柴火馄饨

是老城南最柔软的记忆

/ 坚 守 /

『尹爷爷的店在老城南待了32年』

初春的南京,有几分落寞。走在这里,总想有些热乎的东西能让自己在大风中温暖一些。

沿着石板路,从老门东一直走到积善里巷子的尽头,便能看见藏在巷角一隅的简陋屋棚。

炉中燃烧的柴火,锅里沸腾的热水,还有袅袅升起的炊烟,在春风中成了让人心生暖意的存在。

“老太婆从她父母手里接过了摊子,一直做到现在,算了算,也已经有32年了。”

尹爷爷说,他1985年下岗后为了贴补家用就开始和老伴一起卖馄饨,后来遇上拆迁,从雨花西路又搬到了扫帚巷,这几年又辗转到老门东这里。

三十二年来,尹爷爷和王奶奶从未想过舍弃馄饨摊,“就是闲不住,只要大家吃不厌,只要我和老太还能做,就会一直做下去。”

之前的街坊中有一个智力障碍人士,没人照顾,有时候会过来吃馄饨,王奶奶从来不收她的钱。

后来,一些流浪汉或者残疾人士过来,奶奶也会请他们吃,久而久之,爱心小吃的名声就传开来了。

/ 用心/

『地方在变 但味道不能变 』

砍柴、和面、剁馅、配菜,全部都是老两口亲力亲为,连烧柴火煮馄饨的室外屋棚也都是尹爷爷自己爬上去修盖的。

问道开店这么久有没有什么秘方,尹爷爷笑着说,没有秘方,做事地道就行了。

“馄饨馅用的都是好的猪腿肉,肥瘦比例说是3:7,就一点肥的都不能多,连汤也一定要熬得骨头汤,材料这方面一定不能省,味精兑开水这不是就是糊弄人吗?”

每天早晨六点半尹爷爷和王奶奶就开始做准备,晚上一般都营业到八九点,每天大概能卖出去几百碗馄饨,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客。

“地方在变,但味道不能变,很多老客都是冲着那个味道来的。”

煮馄饨、撒调料、放葱花和浇骨汤的动作一气呵成,三十二年如一日的流程让王奶奶无比熟稔,不一会,一碗滚热的柴火小馄饨就端上了桌。

煤炉24小时日夜不断熬出来的骨头汤底,滋润着每一颗小馄饨。软滑的馄饨皮,鲜嫩的肉馅,一口吞下肚,整个人都暖和了起来。

辣油都是王奶奶自己用素油熬制,点上一勺,喝起来更是有滋有味。

大 元 宵

用农家粗面粉搓出来的元宵皮微微泛黄,个头饱满,和家里包的一样,一看就觉得很实在。

白糖、芝麻和猪油调配的元宵馅,香甜软糯,咬上一口真是甜到了心里。

大 肉 面

一整块大肉盖在面上,比碗还要长,实实在在的分量。想起了小时候怕自己吃不饱的外婆,饭菜总是要给你装的很满很满。

/ 人情/

『你待人家好 人家才会待你好 』

“之前有个河海大学的教授,他还带着法国人来吃过,那个法国老头吃完后就说,法国离中国近些就好了,下一碗我坐飞机带回去,哈哈,挺有意思的,我就说下次来免费请他吃。”

“有一次客人把忘东西在这,凌晨三点来敲我家的门,急的话都说不清楚,还好我给好好的收起来了,后来他还说要给我送锦旗,我没要,这不都是顺手的小事嘛。”

“我们听过最多的一句就是,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聊到店里的老客和趣事,尹爷爷的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开心和自豪。

“做人不能计较,你待人宽容、客气,人家也会待你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急赤白脸,太没必要了,和谐才是最重要的。”

王奶奶比较害羞不会讲太多话,尹爷爷热情好客,见到谁都能聊上两句,邻居都是打心眼里喜欢着老两口,“他们人是真的好啊,平时对我们也热心的很呢!”。

而他们一直都用心的坚守着这家小店,真诚地对待着每一个往来的客人。

今时今日,柴火馄饨已经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味。只偶尔在无意的一瞥中,在那老巷的最深处发现它的影踪。

那一缕柴火香,总会轻而易举的触动到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又见炊烟柴火馄饨

地址:南京市老门东第一条巷子(积善里)尽头

转载于南京热门美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