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公布固态电池最新进展!2027年量产,目前研发进度不到50%

宁德时代公布固态电池最新进展!2027年量产,目前研发进度不到50%
2024年06月24日 14:50 车东西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作者 | Janson编辑 | 志豪

固态电池2027年量产,宁德时代给固态电池定下最终量产时间表。

车东西6月24日消息,据日前宁德时代投资者活动报告的内容显示,宁德时代透露了其固态电池的研发进度,并表示将在2027年开始小规模量产。

作为电池领域的翘楚,宁德时代公布的这个量产研发规划无疑成为了固态电池量产研发的标杆之一。

▲宁德时代工厂

目前,在固态电池的研发上,宣称首款搭载了固态电池的智己L6背后的电池供应商清陶能源从此一举走入公众视野,卫蓝新能源则是在NIO Day上宣布蔚来150kWh电池包时走红。

同时,这是目前在消费市场上消息最多的企业了。清陶能源和卫蓝新能源也都分别宣布其首款全固态电池包要在2027年量产。

从目前的市场划分来看,清陶能源和上汽深度绑定并与北汽广汽等多家主流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不断拓展应用市场。上汽在多个轮次的融资中对清陶能源进行了投资,成为其第一大投资人。

卫蓝新能源则与蔚来、吉利小米等新能源车企合作紧密,已向蔚来正式交付半固态电池,李斌还曾经全程直播了150kWh电池包的续航。

▲李斌直播蔚来150kWh电池包续航

尽管目前半固态电池已经有一部分上车了,但是目前全球尚未有车企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上车。

可以说,此次宁德时代的固态电池进展的公开,也是给全固态电池行业的量产锚定了时间线。

毕竟,在发展迭代十分迅速的电车市场,落后就代表着市场被对手蚕食。

一、宁德时代投资者日纪要公开 确认固态电池量产时间目标

在2024年4月宁德时代的业绩会上,董事长曾毓群曾指出,固态电池在技术层面上仍需克服固态离子扩散的基础科学问题,商品化的道路仍然漫长。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

而在2个月后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上,针对投资者关于固态电池的提问,宁德时代方面指出,如果用技术和制造成熟度作为评价体系(1-9打分),其在全固态电池研发项目目前处于4的水平,目标是到2027年达到7-8的水平,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

可以看出,宁德时代给自己的固态电池研发提出了一个2027年小规模量产的目标。

资料显示,宁德时代在全固态电池领域已有部分进展,其的技术路线主要依赖于凝聚态和硫化物双重材料体系,目标是实现500Wh/kg的能量密度。

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无机-有机复合电解质及薄膜技术等,各自具备独特的离子导电性、稳定性和加工性等优势。

宁德时代选择的凝聚态聚合物和硫化物双重材料体系作为固态电池中的两种主要电解质材料,各自有比较明显的优缺点。

凝聚态材料以其高离子导电性、良好的稳定性和加工性能而受到青睐,但存在界面接触问题和成本较高的问题。

相比之下,硫化物材料以其高离子导电性、良好的界面接触和较高的能量密度优势显著,但化学稳定性和制备工艺的复杂性是需要克服的难题。

可以说宁德时代选择凝聚态和硫化物双重材料体系有助于其尽快实现量产目标。

二、主流电池厂目标已定 直指2027

目前主流进行固态电池研发的厂商中,已有多家厂商明确了其全固态电池的量产目标。

▲部分电池厂商全固态电池量产目标

在已经投入量产的半固态电池企业中,清陶能源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过500Wh/kg,并计划在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而卫蓝新能源也有计划在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

同时清陶能源和卫蓝新能源在电池材料和技术上各有特色。

清陶能源的智己L6采用了纳米尺度固态电解质包覆的超高镍正极材料和高比能复合硅碳材料,电解质材料则采用“超高离子电导率复合固态电解质”和“干法固态电解质一体成型”工艺。

卫蓝新能源的蔚来ET7则采用了固液混合电解质,以期解决电池在高电压、安全性、锂枝晶和体积膨胀方面的挑战。

▲锂离子电池和全固态电池的工作原理

此外,国轩高科也在5月17日,首次发布采用全固态电池技术的金石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达350Wh/kg,计划在2027年小批量装车实验。

欣旺达则规划在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且能量密度更高。其计划第一代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第二代达500Wh/kg。

在国际市场,日韩企业如三星SDI和LG化学也在积极推进固态电池的研发。

三星SDI计划在2027年量产全固态电池,而LG化学预计在2028年推出氧化物全固态电池,并在2030年推出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可以说,目前绝大多厂商都将全固态电池2027年开始量产作为目标。

▲广汽全固态动力电池模型展示

与此同时,中国全固态电池协同创新平台(CASIP)也在2024年初成立,旨在推进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和应用。

这个平台包括了工信部、科学技术部、学术界以及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多家主流电池厂商,目标是加速全固态电池的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进程。

结语:固态电池上车指日可待

目前,绝大多数电池厂商都明确了其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日期目标。作为目前最有可能实现续航突破的新技术,各大电池企业都在积极投身研发。

目前距离2027年也只有3年左右的时间了,至于到时候各家厂商能拿出怎样的产品,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